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分析

時間:2022-01-13 08:36:04

導語: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分析

[摘要]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中心。中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農村地區在資金上的嚴重“貧血”。本文通過對河南濮陽鶴銀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分析,來探討未來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應當注意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村鎮銀行;發展現狀;“三農”

1村鎮銀行興起的背景

根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加大了城鄉統籌發展力度,提出了完善的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其中就有改革完善農村金融體制的內容。為改變農村金融市場處于壟斷狀態,沒有競爭,服務水平無法提高,農民貸款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現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銀監發〔2006〕90號文件)、《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銀監發〔2007〕5號文件)等相關文件,村鎮銀行應運而生。

1.1河南省濮陽縣經濟金融發展情況

濮陽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華北平原南端,黃河下游北岸,是一個擁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濮陽縣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已探明油氣蘊藏面積300平方公里,石油地質儲量4億噸,天然氣儲量330億立方米。生產小麥、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全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全省城鎮化建設重點縣。改革開放以來老城區個體工商戶長期繁榮發展,現在有8537家,是濮陽經濟的支柱和金融業發展的豐沃土壤。濮陽縣具備村鎮銀行生存發展的經濟基礎和市場空間。近幾年來,濮陽縣的經濟持續增長。2010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92.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6%。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快速增長,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324元,增長1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3元,增長10.64%。經濟的高速發展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金融服務供給增加相對緩慢,為村鎮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銀監部門的調查,2015年濮陽縣各家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勢明顯,達79億元之多,增幅26.05%,而貸款卻相對增長遲緩,增加3.11億元,增長12.53%。由此可見,在濮陽縣經濟高速發展的這幾年,濮陽縣的金融業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快速發展和實現經營模式的轉變。金融網點覆蓋面窄,農村地區的儲戶存取款不方便,金融服務效率較低。貸款條件過高,獲取服務不便限制了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業者和農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1.2濮陽鶴銀村鎮銀行簡介

濮陽鶴銀村鎮銀行以發起方式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鶴壁銀行出資2550萬元,占股本金總額的51%,企業持股不超過規定的10%,單個自然人持股不超過規定的5%。截至2013年3月,濮陽鶴銀村鎮銀行共發放涉農貸款7495萬元。

2村鎮銀行面臨的發展困境分析

2.1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因素

(1)資金來源匱乏。村鎮銀行的主營業務是信貸業務,滿足“三農”對資金的需求,其主要的資金來源是農戶的儲蓄存款。然而由于受到自身發展情況及外界條件的限制,其存款規模較小,因此村鎮銀行往往面臨資金匱乏的問題。以鶴銀村鎮銀行為例,其目前成立時間較短,從農戶中獲得的資金來源較少,不利于其業務的開展。(2)信譽度和社會知名度低。村鎮銀行在近幾年內得到快速的發展,發展歷程相對四大國有銀行及大型商業銀行比較短。由于屬于新興的金融機構,人們對村鎮銀行并不是很相信,對其信譽情況也持懷疑態度。因此,村鎮銀行面臨著信譽度和社會知名度低的困境。出于這些擔憂,農民不愿把錢存入村鎮銀行,這也造成了村鎮銀行資金來源有限的問題。除了主發起股東外,村鎮銀行絕大多數股東都是民營企業,也造成了客戶的不信任,以鶴銀村鎮銀行來說,除鶴壁銀行外,其他股東都為濮陽本地私人企業或自然人。(3)村鎮銀行難逃網點擴張之嫌。城市商業銀行近年來都在施行跨區域經營,而銀監會對此要求較為嚴格,設立村鎮銀行似乎可成為其變相擴張之捷徑。以鶴銀村鎮銀行來說,發起單位鶴壁銀行就是總部在濮陽市鄰市的鶴壁市。借助村鎮銀行政策,鶴壁銀行成功將網點建立在了濮陽。鄰市銀行因為地域關系而不熟悉本地業務,也是鶴銀村鎮銀行初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4)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制約其盈利性。一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收入費用率通常為15%左右,農村信用合作社通常為22%~30%,而村鎮銀行則高達40%以上。在貸款管理方面,農戶貸款通常為小額貸款,客戶管理方面單位成本較高,加之村鎮銀行信貸人員多為在當地招聘簡單培訓便予以上崗,人員素質問題必然造成貸款管理成本的增加。

2.2村鎮銀行發展面臨的風險

多種風險并存風險管控能力亟待加強。村鎮銀行由于在設立時便嚴格限制其經營地域,僅在鄉鎮經營,許多村鎮銀行將其經營集中于當地個別行業,一旦出現地區性自然災害或市場波動,村鎮銀行缺乏有效的風險對沖與規避能力便會造成其整體風險的巨大損失。而在人員配置方面,大多村鎮銀行除董事長、行長等少數幾人由出資參股銀行金融機構選派,其他均在當地招聘,簡單培訓便予以上崗,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尤其兩三人組成的部門難免會使經營治理制度流于形式,增加操作風險。比如鶴銀村鎮銀行,于2015年公開招聘2名副行長,并且基層員工流動性也大,經常性招聘柜臺人員。

3促進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3.1服務“三農”,不斷豐富產品體系

由于村鎮銀行主要的經營區域和服務對象都是農村地區,而農村金融主體具有多樣性和多層次性,因此它們的金融需求也表現出多層次性。在這種情況下,創新產品服務,因地制宜地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成為村鎮銀行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為解決“三農”融資難題,濮陽鶴銀村鎮銀行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落墨,量體裁衣,根據濮陽縣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積極推出特色種植、特色養殖、農戶小額貸款的投放工作。

3.2樹立良好形象,提高社會知名度

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村鎮銀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從自身出發,不斷完善內部管理結構,提高在業務和產品方面的創新能力,提高由員工素質決定的人力資源結構和機構的社會知名度,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優勢。此外,村鎮銀行應加強自身社會認知度的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鶴銀村鎮銀行以“龍都貼心人的銀行”為宣傳口號進行品牌建設,就是有目的的建立品牌核心競爭力。

3.3擴展資金來源渠道

對于村鎮銀行面臨的資金來源匱乏的問題,政府應加大在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求緩解該問題。一方面,針對村鎮銀行,政府應建立專項的基金對其進行扶植幫助。另一方面,財政部門應大力支持村鎮銀行的發展,在稅收及與其相關的各項費用方面提供幫助。

作者:王宏景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參考文獻:

[1]王曙光.農村金融與新農村建設[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2]李學春.鄉村銀行運作模式及借鑒[J].東岳論叢,2009(4).

[3]張笑塵.村鎮銀行市場定位分析[J].西部金融,2009(6).

[4]孫雪梅.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個案研究[J].經濟縱橫,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