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公共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

時間:2022-11-15 10:05:00

導語:淺談公共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公共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

摘要:現在這個時代我國的地鐵交通開展迅速,地鐵空間里的公共藝術創作在社會引起廣闊的關注,其發展出現更加成熟的趨向。本文從南京地鐵站點的藝術創作出發首先介紹了南京地鐵一號線鼓樓站公共藝術的設計建造背景以及構想,然后在第二段講述了該作品使用了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手法所呈現的藝術表現形式,公共藝術作品的擺放定位與方式考究,并通過從與乘客之間的交流中感官要點去設計,最后描述了該公共藝術作品使人們引起的思考,并做出總結。

關鍵詞:作品放置;感官焦點;藝術表現形式;現代手法;傳統文化

在地鐵車站里,藝術文化墻、壁畫能夠說是公共藝術較為重要的表示方式之一,也較容易變成乘客的視覺交流對象。藝術文化墻屬于建筑空間設計的一部分,所處在的空間位置應該為交通樞紐的車站,在很多時候該藝術對乘客來說是強制性的、被動的接受,所以壁畫的方式相對內容更加可以給乘客留下印象。

一、南京地鐵站一號線鼓樓站公共藝術作品的設計建造背景

地鐵是當代城市新進程化的重點標識。雖然地鐵的場地大多都處在城市的地底下,但要了解的是城市的文明氣息卻有可能延伸到這所城市的每一片空間,所以地鐵也會遭到地域文明的影響。其中地鐵的公共藝術作品無疑是該影響下形成的藝術載體,它將一座城市里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呈現出來,乘客在陷入審美的過程中還可以感受南京城的非凡魄力。在2003年的5月,南京藝術學院接下這份“訂單”,組成專家方案小組并協調校內各力展開公共藝術創作。此環節包含對地鐵站公共藝術詳細地位現場的勘察,對其中地鐵空間周圍環境的調查,通過種種了解使用電腦做出創作品的三維模型。南京古都一直就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的說法,“其龍蟠虎踞之勢,長江衛護之雄,群山拱翼之嚴,此天地所造設也。”解放軍攻下南京城總統府時,偉人寫下了有著非凡歷史意義《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宏偉詩篇中有“虎踞龍盤今勝昔”,虎踞龍盤不僅描述了地勢的嚴峻,還是悠久文化的南京古都的意味,這是以虎踞龍盤為創作主題開始新的構想。圖1圖片來源:自攝在此設計稿的基礎上,利用軟陶泥和有機物材質制造的小模型通過數次重復修改后制作的模型。在這一階段發現并處理了一些問題。模型完成后制作正稿。在泥稿初階段,創作人員花了較多時間在龍虎的造型和紋樣的設計上,研究龍虎外形風格與紋樣風格如何聯結,在經過反復斟酌后得以完成,并翻制成石膏并交由鑄銅廠鑄造。

二、鼓樓站“六朝古都”公共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

地鐵一號線鼓樓站文化作品墻的創作主題為“六朝古都”,是由六枚鑄了銅的朱紅色金印勾畫鑲在石墻里,用甲骨文、小篆等六種字體寫了“東吳、東晉、宋、齊、梁、陳”以南京作古都的名稱,所以通過使用此印章能夠充分汲取中國古老龍虎肖形印之精髓,可以表現出古都的地域特點。這六枚銅鑄朱紅金印形象地體現了南京的古都特點。石墻上南京六朝時的稱說、建都年代等文字層層相疊,體現出了南京歷史文明的堆積。該作品以人們熟悉的手法顯現出傳統元素,有著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該公共藝術藝術墻整體色彩構成醒目濃厚,使用灰調色來作為底,突顯主題紅色字面加以金邊修飾勾勒,在具有極強的現代藝術感的同時也體現了較強的氛圍感受力度。“六朝古都”文化墻合理地將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表達形式結合在了一起。鼓樓站“六朝古都”公共藝術壁畫采用的擺放呈現位置經過了嚴謹的討論與研究,首先考慮人流量大的地方,空間選取也要有足夠寬敞,要與四周環境的色彩互相照應,能夠顯現出藝術墻的魅力。這個定位的公共藝術創作能夠和乘客有更多的心靈互動,使地鐵公共藝術朝更多元化的目標開展并與乘客日常相連,更增進了作品與乘客的互動性。

三、南京地鐵一號線鼓樓站“六朝古都”公共藝術作品為人們帶來的思考

“六朝古都”作品中蘊含的藝術,不是簡單的作品藝術,具有著很重要的歷史意義,準確的說也不是人們腦中的大眾藝術,該藝術品反映了大量的地域文化,表現了風俗人情,引起人們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思考,并被這宏偉的歷史文明所震撼。筑建造,要具有特殊性和獨特屬性??偟膩碚f鼓樓站“六朝古都”公共藝術作品能夠起到使人們回味歷史、感受傳統文化的作用。

四、結語

鼓樓站的公共藝術作品體現出了一定的手法性和獨特性,和別處站點的藝術巧妙地區別出來,這可不是單個的個人行為,也不是為了環境而裝點,更不能說是普通的建立工程;這是團體合作的高層次藝術設計,供給了富余的工夫和空間讓創作者仔細研討并深化思索最終實現作品。南京地鐵一號線包含“六朝古都”在內的藝術品已成為南京地鐵的良好文明形式,同樣也是南京文明風貌的創意體現。這樣的藝術創作具有一種永恒性。出現地鐵文明,反映特色并將成為南京地鐵將來眾多地鐵線路建造的正面經驗。也會成為中國地鐵文明更深范圍展開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作為公共藝術,我認為鼓樓站“六朝古都”公共藝術作品能夠更全面地概括體現金陵城的歷經,地鐵一號線這件創作品也會成為活動于地鐵巨大空間流量的精力良作。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委會《藝術向地鐵延伸:南京地鐵一號線藝術作品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8月

[2]張如夢,李響.公共藝術與壁畫——建筑與藝術的交融[J].美術教育研究,2018,(01上):33.

[3]趙曉晴,熊瑤.區域性文化特色的地鐵景觀藝術化營造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8,(13下):50-51.

[4]吳禮程,金曉雯.基于游客群體下的老南京西火車站場地景觀分析與改造[J].大眾文藝,2018,(18):50-51.

[5]王晨曦,張耀.論景觀中場所精神的塑造對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3下):72-73.

[6]顧娟,孫琦.淺談創意思維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8,(22):63-64.

作者:王正崎 陳瑋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