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戲劇元素分析

時間:2022-04-13 10:01:19

導語: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戲劇元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戲劇元素分析

【摘要】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擁有歷史悠久等特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和歷史的發展,古典詩詞也可用音樂的形式進行表達,人們用聲音和肢體語言將創作者在詩詞歌賦中給予的情懷和情感進行表達。

【關鍵詞】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戲劇元素

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是我國聲樂藝術發展中的啟明星,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隨著人們對于中國古典文化認知水平的提高,中國古典詩詞藝術作品逐漸被關注。

一、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發展歷程

在唐朝時期,詩歌被譜入歌章,并在王公大臣的宴會上傳唱,這一時期是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鼎盛時期。隨后就是曲子詞的形成,宋代的曲子詞作是我國長短句的鼎盛時期,這種長短句易唱而文詞高雅,使之與音樂的結合較詩句更為自由,體現了音樂與文學的高度結合。緊接著就是元曲的出現,元曲著重于抒情、敘事以及寫景,在用詞方面口語化較為明顯,具有一定的通俗化特點,是詞與曲的完美結合。明清時期出現了“俗曲”,又被稱為“小令”或“雜曲”,加之以樂器伴奏,形成了具有藝術色彩的民歌。

二、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戲劇性元素概述

(一)戲曲音樂在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的運用。戲曲音樂作為我國傳統音樂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曲調、行腔等方面都具戲劇性特征,也正因為如此,戲劇中的曲調以及行腔常常被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所學習和借鑒,還常常被運用在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創作之中。在我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發展中,人們常常為了體現詩詞內容的時代特征以及古典藝術歌曲的民族特征,將戲劇元素中最具表現力的戲劇旋律應用到藝術歌曲的創作之中,從而將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與戲劇元素完美地展現。例如在《竹枝詞》的創作中,冼星海不但將西方的作曲手法運用其中,并且研究分析了中國古典詩詞的表現手法以及結構特征,將京劇等戲曲曲調的特征在創作中完美展現,例如拖腔、甩腔等元素的運用。(二)戲劇表演在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的運用。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以戲劇中“百戲之祖”昆曲為例進行說明。一是在舞臺表演中,虛擬動作的運用。昆曲中的演員在進行生活動作的表現時,并不是將生活中的一些動作進行生搬硬套,而是對其進行感悟和思索,形成程式化的藝術語言,以虛擬性的特征展現生活場景,也就有了在舞臺上虛擬時間、地理位置等場景,例如戲劇演員在表現大家小姐害羞時,會用手絹遮住自己的嘴等虛擬動作。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歌詞凝練晦澀,在進行表演時,必須將詞曲的歌唱以及肢體動作和演員的眼神進行融合,通過表演者的形體姿態以及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進行詩詞內容的展現,從而讓觀眾正確領會和理解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思想和意境。二是戲劇中眼部表情的表演藝術在古典詩詞藝術中的運用,戲曲講究“神韻”,即是通過表演者的眼神來表現歌者的氣質和詞曲的意蘊,戲劇中有說,“一身之戲在于臉,臉上之戲在于眼”,因此,在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表演中,也將戲劇中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及“喜、怒、哀、樂、悲”等神情恰到好處地運用,將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的意境以及人物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三)戲曲藝術的虛實相生在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的運用。我國傳統文化中,講究虛實相生、時空結合的概念,在戲劇藝術作品中,尤為凸顯,舞臺上的布景非常簡單,甚至不用布景,或者根本沒有比較真實的布景。然而戲劇演員卻能用非常簡練的戲劇動作和肢體動作,將戲劇內容中虛擬的時空以及情景等完美地展現出來。曾經有戲劇前輩說過,“戲劇的布景在演員身上”,這就需要演員根據戲劇內容,活靈活現地將表演程式和手法運用其中,將戲劇劇本中的人物感情進行表達。在欣賞作品時,觀賞者也似乎忘卻了舞臺的布置,實現了“實景清而空景現”的舞臺效果。也正因為如此,將舞臺的布景進行空白,能引起觀眾的思索和想象,還能將其注意力集中在演員身上,更好地將創作者的情感作一展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發展經歷了時代的變遷以及歷史的洗禮,其文化源遠流長。戲劇元素在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中運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展現在音樂、舞臺以及留白三大元素的運用上,將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民族性特征得以展現,同時,將古典詩詞藝術歌曲與戲劇元素進行行之有效的結合,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好地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

作者:崔偉 單位:湖州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曾廣海.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發展脈絡及演唱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時楠.淺析古典詩詞歌曲演唱藝術及教學特點[D].福建師范大學,2014.

[3]吳婷婷.探究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演唱特點[D].上海音樂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