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4-13 10:02:46
導語:生態建設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著前期工作不扎實、設計工作不完善、缺乏專業施工隊伍、監理制度未全面落實等問題,制約著工程建設實施和可持續發展。針對上述問題展開探討與研究,探索切實有效的對策,加強項目建設管理迫在眉睫。
關鍵詞: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日益重視,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也得以快速發展,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建設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急需探討與研究。
1.1前期工作不扎實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具有點多面廣、工程量零碎等特點,在建設過程中,部分項目前期工作不扎實,影響了預期效益的實現。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建設規劃不合理,未嚴格執行上級規劃的總體要求,未全面考慮區域內生態與經濟建設的和諧統一;②審批把關不嚴,致使部分條件不完備或建設規劃不合規的項目得以實施。
1.2設計不完善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從規劃到設計往往時間短、任務重,詳細勘測有困難,造成設計不完善,致使實施階段變更頻繁,給施工造成很大麻煩。實施階段變更頻繁的原因有多種,設計方面主要有三個:①勘測不到位,地形圖底圖老舊,結果實施時發現一些治理措施無法按圖進行布設,不得不進行變更以符合現場實際。②部分措施設計不能因地制宜,現場實施困難。例如在勞動力匱乏地區15°以上陡坡地設計的水平梯田田面寬度≤1.5m,機械無法施工;在石料匱乏地區設計的工程措施大量采用砌石工程;無論坡面質地排水均采用U型槽等;不一而足。③植物措施設計不符合前期規劃要求,做不到適地適樹(草)。當地無法提供設計樹草種所需要的生長環境,限制了林草措施發揮預期效益。
1.3缺乏專業施工隊伍
一直以來,缺乏專業的施工隊伍,而大部分施工單位水土保持專業技術力量單薄,施工計劃針對性不強,施工不專業、不規范,質量控制不到位、不符合專業要求,影響項目建成后整體效益的發揮。
1.4監理制未全面落實
部分項目實施過程中未采取監理制,而采取監理制項目的監理單位并不都具有水土保持專業監理資質,影響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動態控制,制約項目建設管理目標順利實現。
2加強建設管理,完善建管體系
2.1扎實做好前期工作,為項目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做好前期工作要注意兩點:①因地制宜做好建設規劃,做到既符合相關規劃,又與當地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目標相統一。在編制規劃前,首先要全面收集上級部門關于本區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規劃文件和本級政府關于本區域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規劃文件,理清相關規劃的要求;其次要全面征詢當地群眾和集體對本區域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然后根據匯總意見和建議結合相關規劃要求提出項目建設方向,做到與當地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目標相統一。規劃編制要堅持科學規劃、統籌考慮的原則,保證規劃內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且突出重點,實施計劃清晰明確,資金來源要確定合理有保障,做到建成一個項目,受益一片群眾。②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把審批關,做好上報項目的審查批復工作,條件完備、規劃符合要求的優先實施,條件不完備或規劃不符合要求的暫緩實施。評審時專家應涵蓋水土保持規劃設計和概算、項目管理、農業、林業、經濟等方面,以便對項目進行全面評審,評價其建設條件是否完備、規劃是否符合要求。
2.2嚴格執行規劃,完善設計,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保證
設計是體現項目前期規劃、完成投資計劃、實現預期效益的有力保證。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前期規劃,設計前做好現場勘測,充分調查現行成熟的施工工藝、區域附近各種原材料、適宜鄉土樹草種、水文氣象等自然和社會經濟方面的信息;設計要統籌考慮,因地制宜布設治理措施,工程措施要做到各單項措施相互協調、集中連片、協調統一地發揮保持水土的基礎作用,植物措施要做到適地適樹(草),與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持續發揮項目的綜合效益。
2.3重視招投標,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質量
首先,針對專業施工隊伍缺乏的現狀,建設單位要提高對招投標的重視程度,選擇信譽好、服務質量高的招標機構開展招標,通過嚴格規范的招標程序,選擇具備資質且建設經驗豐富的施工單位作為承建單位,為項目實施后發揮預期效益提供保證。其次,施工單位選派的施工管理人員應具備豐富的同類項目實施經驗,其進場前要熟悉項目各治理措施的施工工藝,制定合理的施工計劃,統籌調配人員和設備。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加強質量與安全管理,緊抓安全警示教育,同時按照制定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施工現場安全檢查,保證項目建設安全無事故;做好材料檢驗,控制進場材料、半成品、構配件和設備質量,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場,施工中嚴格執行“三檢制”,保證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單元,每一個單項治理措施的質量;收集整理分析項目建設進度方面的信息,與項目建設總進度計劃比較,發現偏差及時分析原因,排除不利因素影響,保證項目按期完成。施工結束及時整理建設資料并提請項目法人開展完工驗收,在質量保修期內按計劃完成尾工及施工質量缺陷的修復,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達到約定目標,全面發揮項目的綜合效益。
2.4全面落實監理制,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建設質量
長期以來,建設單位既是工程建設的組織者,又是監督者,缺乏必要的社會監督和制約,工程投資、進度、質量一家說了算,降低了工程建設的透明度,往往造成投資難控制、工期不確定、質量難保證的被動局面。因此,全面落實監理制,完善建設管理體系,提高建設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勢在必行。落實工程監理制就是受委托的監理單位對工程建設參與者的建設行為進行動態監控、實時督導和客觀評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必要的監督管理措施,保證建設行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有關技術標準的要求,防止各建設主體建設行為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達到全面、最優地控制工程投資、進度和質量的目的,全面發揮項目建設的預期效益。全面推行監理制,一方面滿足了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適應了政府管理職能轉變的需要,同時也體現了社會組織第三方監督管理的客觀公正性。監理單位以專業、科學、規范、公正、獨立、自主的第三方形式介入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的建設管理,有利于形成建設、施工和監理單位三方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有效機制,可以有效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建設質量。
綜上,針對目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今后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注意扎實做好前期工作、嚴格執行規劃、完善設計、重視招投標、加強施工管理、全面落實監理制,全面提升項目建設管理水平,保證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程建成后發揮其預期的綜合效益,改善區域農業生產條件,促進生態與經濟建設和諧發展。
作者:王權 單位: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 上一篇: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戲劇元素分析
- 下一篇:林業建設工程造林實施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