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語言藝術研究3篇

時間:2022-04-09 11:05:33

導語:教師的語言藝術研究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的語言藝術研究3篇

第一篇

一、語言形象化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倍恍┊a生厭學情緒的學生,多半是由于教師的語言枯燥乏味、黯然失色。要讓學生樂于接受你所講授的知識,必須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而教學風格、課堂氣氛與教師的語言藝術密不可分。從課堂教學氛圍而言,他們更期望灌入耳際的是老師形象生動、娓娓動聽、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叩啟他們的心扉,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因此,語文教師要具備較高的語言素養,把教學內容講解得生動些,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個印象清晰的概念。從生理角度來看,小學生腦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成熟,要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離不開形象思維的支撐。在他們的整個認知發展過程中,事物的形象是他們進行抽象概括的感性支柱,形象性能促使其抽象思維的深入與展開,使其順利地登上抽象概括思維的另一新臺階。對于他們而言,一些具體的東西更具吸引力,更能喚起其大腦皮質的興奮度。因此,教學中使用形象化的語言,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鳥的天堂》時,有這樣一句話:“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生命在顫動。”我把學生帶入真實的情景,以其他樹代替榕樹,讓學生觀察教室外樹葉在微風中顫動的各種姿態。然后引導學生說:“綠葉有的輕輕搖擺,有的左右旋轉,有的互相簇擁,有的發出沙沙的響聲?!苯處煹恼Z言要力求形象生動,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多姿多彩、百花爭艷的景象,讓學生把學習當成是在百花園中的暢心漫游。

二、語言靈活化

教學是雙邊活動,教學形勢常常由于意外情況而出現新的變化。如何應付千變萬化的教學形勢,根據出現的新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地調整教學語言、駕馭課堂教學呢?這需要教師具有應變能力、教學機智和語言藝術。靈活而恰當地運用教學語言,要求教師有敏銳的發現問題的能力與敏捷的思路,善于順著學生考慮問題的軌道,找出癥結所在,因勢利導,運用恰當的教學語言點醒“夢中人”,三言兩語地使學生恍然大悟,從而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這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對癥下藥,冷靜機智,耐心和藹,善于點撥調控,妙語引入。如我在教學《月光曲》一課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盲姑娘聽貝多芬彈了一首曲子后說:‘彈得多純熟??!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對于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來說,怎么從彈琴的聲音中聽出演奏的人來呢?”學生積極思考,但一時回答不上來。于是我就講給大家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還沒講完,有的學生已經舉起手:“盲姑娘就像鐘子期一樣,是貝多芬的知音?!闭n堂氣氛活躍了,問題也解決了。

三、語言幽默化

幽默是語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正確使用會大大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幽默教學語言是指教師依據教學實情,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的一種含蓄精練、詼諧有趣、富含哲理的語言,它是教師智慧的結晶。在課堂教學中如能運用得當,便會使教學語言具有針對性、情趣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幽默不等于開玩笑,幽默也不是惡語,也不是庸語。幽默的語言能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和咀嚼課文的胃口,我在教《草船借箭》之前,先給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周瑜的母親姓什么?諸葛亮的母親又姓什么?同學們一臉困惑。我故賣關子后告訴大家:周瑜的母親姓紀,周瑜的母親姓何。根據是什么?因為周瑜臨死前哀嘆過一句:“既(紀)生瑜,何生亮!”這不是說“紀”生的周瑜,“何”生的諸葛亮嗎?那周瑜為什么這樣妒忌諸葛亮呢?學了《草船借箭》一文,就明白了。一陣哄堂大笑,既增長了知識,又活躍了氣氛。

四、語言真誠化

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從而喚起學生內心對教師的好感,使學生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育。教師真誠的語言,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信任你。有一次上課鈴已響過,但黑板卻不見有人擦,按道理,責問一番也是理所當然,更甚者可能大動干戈。但我只是說了一句話:“或許是上節課的老師拖堂了,值日生沒顧得上擦?!庇谑俏夷闷鸷诎宀?,三下五除二弄干凈了。從那以后,上課不擦黑板的事從來沒有發生過。教學語言的出神入化,能喚起人們所有的靈性。正是由于這種神奇的語言,教師、學生、作者的心靈發生碰撞。合格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在語言藝術上狠下工夫,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量,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懂得運用語言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秀的課是教師用優秀的語言創作出來的。使用優化的語言,或創作出優課,也會培養出優秀的教師。

本文作者:楊彥花工作單位:渭源縣清源一小

第二篇

(一)合理準確,維系教學的科學性

教學語言作為一門專業性的語言,科學嚴謹是其最為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學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知識,培養學生一定的能力,它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圍繞著這個目的所實施的教學語言自然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系統性、邏輯性。思想品德學科作為一門嚴謹的學科,很多時候在表述的過程中都要用到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語言,如果教師在使用語言的時候顛三倒四、張冠李戴、模棱兩可,必然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準確理解。例如,在講到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與法同行》時,其中很多的語言表述在嚴謹性上的要求就頗高,我國的根本法律、基本法律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國的根本法律只有一部,就是《憲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要以憲法為依據,而基本法律則包含很多,像是《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等,如果教師在表述的過程中不注意嚴謹性,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誤區。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如果教師在語言上不夠準確嚴謹,在語言的運用上就有可能犯錯誤,影響到整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

(二)貼近學生,實現教學的生活性

有人說,學習語文很重要,它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與人交流;學習數學很重要,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實實在在的用處,就算上街買菜,也會用到數學知識;學習英語很重要,面對全球化的趨勢,英語是我們走向國際的必備工具……然而,說來說去,很少有人會提起思想品德學科,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思想品德唯一的功能可能就是考試了。事實果真如此嗎?思想品德學科真的那么不實用嗎?事實上,思想品德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人們之所以會對思想品德學科產生如此大的偏見,與教師不恰當的教學方式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很多教師在開展思想品德教學活動的時候,往往只知道照搬課本上的語言表述,空侃大道理,使得思想品德學科顯得那么高不可攀。為了避免思想品德學科被束之高閣,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在選擇語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平易近人,讓思想品德學科充滿生活氣息,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而種具有生活性的語言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共同富?!睍r,筆者就列舉了近年來我國所實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并給學生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惠民政策到底能給廣大人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使得學生意識到,課本上所說的共同富裕并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在一年又一年的不斷實踐中逐漸被實現的目標。

(三)形象生動,彰顯教學的靈動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轉型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其思維方式依然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換句話說,相較于抽象性的知識,形象生動的知識更容易為學生理解和接受。在初中思想品德學科中,有些內容還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而這部分內容對于抽象思維較弱的初中生來說往往會構成一些理解上的難點。因此,作為教師,要努力把一些抽象性較強的內容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變得更加直觀化,這樣無論是對于學生理解力的提高,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都具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例如,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經常性地采用一些比喻、擬人的方式來闡述較為抽象的知識點,也可以通過一些圖片、視頻等進行教學語言的輔助,還可以利用一些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來增加教學語言的立體化、生動化,這樣通過各種手段,使得課堂上的教學語言不再顯得那么干癟無趣,使得平面化的知識變得更加立體直觀。

(四)詼諧幽默,體味教學的趣味性

幽默是一門藝術,對于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而已,掌握這門藝術顯得尤為重要。在教育體系中,思想品德學科承擔的是政治教育功能、德育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功能,思想品德學科這一系列的功能就決定了這門學科在內容上具有相當的嚴肅性。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人生閱歷和經驗都尚顯不足的年齡段,很多時候,這些嚴肅性的內容對于初中生來說會顯得過于沉悶,而如果教師在思品課堂上能夠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原本嚴肅且略帶沉悶的話題,可能在教師一兩句的風趣幽默的語言襯托下會立刻變得有趣起來。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到《與誠信同行》這課的內容時,就在上課的一開始,給學生來了一段模仿秀,模仿了一段小品《賣拐》的片段,看到教師聲形并茂的幽默表演,學生都樂了,一瞬間,原本略顯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語言是人們進行表達和溝通的重要工具,在教學活動中,語言在溝通教與學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對于教師而已,能否用好語言這門藝術,會直接決定教學活動的效果。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思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語言藝術的運用,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通過妙語生花的語言讓思品課堂變得熠熠生輝。

本文作者:陳祥偉工作單位:江陰市峭岐中學

第三篇

一、具有示范性

1.力求規范性,克服方言化。教師必須使用標準的、規范的普通話,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國家普通話的要求,做到發音清楚、吐字準確、不念錯字、不使用方言。教師應有意識地矯正自己的發音,用心學習普通話,克服方言土語的干擾,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盡量做到流利、準確地使用普通話。2.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教師語言應準確,必須使語言內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必須根據思維邏輯準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語言。如有的教師表揚幼兒時喜歡說“:今天表現最好的有……”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后面說出了好多個名字。因此,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力求邏輯性,避免因為隨意而出現語言錯誤。3.力求純潔性,克服粗俗化。語言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作為教師應避免使用“滾出去”、“豬腦子”、“笨死了”等不文明的語言,要盡量使用醇美的語言去引導幼兒,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體現人性化

1.尊重幼兒。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說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教師平時與幼兒說話時應盡量注意保護孩子的“面子”。如小班的幼兒偶爾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尿了褲子不愿意告訴教師,怕教師說:“你怎么會尿褲子?”這樣一說,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就會笑話尿了褲子的幼兒。如果教師能照顧孩子的感受,不用帶有責備的質問,而是蹲下來親切地、輕聲地說一句:“沒關系,我們悄悄地去辦公室換上干凈的褲子。放心吧,我會替你保密的,小朋友們不會發現的。”我想這樣,孩子們就不會有顧慮了,他們還會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2.平等交談。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坐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里,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奔匆蠼處熞曈變簽槠降鹊暮献骰锇椋R陨塘康目谖呛陀懻摰姆绞街笇в變旱幕顒樱С钟變旱奶剿?。比如,當幼兒不愿意幫教師收拾玩具時,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吻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而不是用強制性的“必須要這樣做”、“那樣可不行”、“不許”、“不能”等語言,否則會阻礙幼兒主動性的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3.因幼而異。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不同幼兒的接受能力,力求因幼而異。比如,對性格比較內向、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用親切的語調、關懷的語氣和他們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適當地放慢一些;對脾氣較急躁的幼兒,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語速要適中,使幼兒的急燥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而對稍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教師的話是經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

三、力求藝術化

1“.趣”化。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能夠貼近幼兒的心理。如在進行故事教學時,教師講故事的語言應該夸張、生動,富有趣味性,用又粗又澀的聲音扮演“鴨爸爸”;用惡狠狠的腔調演繹“大灰狼”;用陰郁沉悶的怪聲表現“老巫婆”,以此激發幼兒的興趣,因為空洞無物、枯燥乏味、呆板無力的語言會使幼兒昏昏欲睡,毫無興趣。教師要善于抓住幼兒的特點,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貼近幼兒生活的語言,有效地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2“.激”化。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支持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用激勵的語言引導幼兒。如在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鼓勵說:“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系呀!“”你試試看,這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的力量,會成為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當幼兒提出自己的發現和看法時,教師也應及時鼓勵,不要吝嗇“真不錯!“”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別!”因為這些語言能給幼兒極大的鼓舞,并能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3“.詩”化。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和節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教師就擬人化地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是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教師告訴幼兒:“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惫澴嗝骺臁⒗世噬峡诘膬焊瑁褂變涸谠娗楫嬕獾姆諊休p松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的本領。4“.簡”化。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教師在與幼兒交談時應使用句法結構較為簡短、詞匯涉及范圍較小的語句,如當幼兒不愿意吃胡蘿卜時,教師如果說:“胡蘿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給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預防各種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們都要吃胡蘿卜?!边@樣的話,孩子們很不容易理解,自然效果就會不盡如人意。但如果簡單地說:“胡蘿卜很有營養,吃了對小朋友的身體有好處。”孩子們就會對胡蘿卜有新的認識。教師語言應力求簡單、直白,盡量不用讓幼兒感到困難的長句、復合句、并列句或功能句等。

四、做到多樣性

1.書面語。可能有的教師會說書面語在幼兒園使用不合適,其實書面語對于幼兒園的教學也有著舉足輕重的輔助作用。比如,兩組小朋友進行背兒歌比賽,在黑板上給獲勝組的幼兒畫上一顆五角星,遠比口頭表揚的效果要好得多;教新歌時,幼兒總是記不住歌詞,如果將每一句歌詞邊唱邊用一幅畫形象地展現在黑板上,幼兒就能根據圖畫很快地記住歌詞,這就是幼兒園非文字書面語的魅力。2.體態語。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與情感,可以通過臉部的表情和肢體的動作顯現出來,人們把這種表情和動作叫做體態語。幼兒教師的體態語對幼兒有強烈的感染作用,能使教育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師的微笑可以縮小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能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內在的親師感;教師的手勢或眼神的暗示能使幼兒在犯錯時心神領會、自覺改正。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肢體動作不僅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為直觀,從而使幼兒更容易理解??傊?,恰當地使用體態語能夠使教學錦上添花。

本文作者:夏潤紅工作單位:臨滄市臨翔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