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研究

時間:2022-05-09 09:34:19

導語: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研究

摘要:播音主持屬于面向大眾傳播社會信息、價值觀的有效工具之一,同時播音主持人的語言風格、語言內涵以及影響力都是廣播電視節目本身價值、信息傳播能力的有效標志,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播音員的語言能力相當重要。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本文詳細分析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生成。

關鍵詞:廣播電臺;電視播音員;語言藝術

當前學術領域中針對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研究大多數都是基于播音學而衍生和拓展的,其主要是集中在傳統語言藝術的審美訓練以及語言意識的總結方面,對于社會環境的適應以及播音語言藝術的表達重視度并不高。對此,探討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生成具備顯著現實意義。

1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特征

1.1口語化特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文化環境以及消費文化語境的前提之下,電視廣播的主持人語言必然需要從“傳者為主”轉變為“接受者為主”,同時將受眾者作為媒介本身的重要評價人員,手中的語言喜愛、習慣性必然會決定電視廣播本身的發展前景以及生存價值[1]。當代社會受眾的語言喜好大多數是以生活化為主,觀眾更習慣于貼近生活的語言,傾向于親和的交流模式,所以傳統字正腔圓的講說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針對這一點,口語化的語言必然成為主流,當前也有許多的電視節目推出了大眾化的內容,例如重慶地區的部分市級電視臺在語言方面采取了方言,這一種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當地居民對于信息接受的習慣性,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方面的交流方式,屬于口語化的典型表現。1.2多元化特征。播音主持人的語言多元化發展主要是滿足受眾在個性化方面的發展需求,因為受眾在語言審美方面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化,所以信息傳播方面的多元化也顯得非常重要[2]。播音主持雖然是一種社會化的語言,但是也具備較強的代表性以及社會影響力,但是在當前環境之下,播音主持人也需要脫離傳統語言藝術方面的約束,并突出自身的語言深度、廣度、多元化角度等。例如,以《藝術人生》、《超級訪問》這兩個節目為例,后者在受眾群體方面更加廣泛,其主要原因在于主持人的表述方式、交流語氣等更加多元化,可以吸引不同性格、喜好、經歷的觀眾,這也是語言藝術本身存在價值體現途徑之一。

2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生成

2.1文化藝術策略。播音主持人屬于文化傳播的主要人物,主持人需要借助文化的內在策略實現對于民族文化的詮釋以及理解。當前,伴隨著全球化理念的不斷深入,播音主持領域也存在著國際化、西方化崇拜的現象,甚至有部分播音主持人模仿港臺腔、中英文殘雜的現象。這一種表現性的時尚語言在受到大眾追捧之后更加刺激了主持人對于外來文化的崇拜,這也是播音主持人領域所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同時也是阻礙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原因。對于外來文化而言,播音主持人需要有正確的認知觀,不能完全崇拜外來文化,需要立足于我國的傳統文化,正確的理解跨國際性文化的交流,同時杜絕拿來主義,而是采取借鑒、參考,正確的辯證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2.2提高節目的互動性策略。一位優秀的播音主持人,在每一次上臺主持前,都會對節目的整個流程以及每個環節之間所包含的細節做仔細分析,并精心準備,做到胸有成竹,這樣即使在節目直播途中突現意外,也能臨危不亂,并迅速做出補救措施。可以說,深入了解整個直播節目的全局過程是播音主持人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然而要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節目的效果,播音主持人就要想方設法提高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性,提升觀眾的參與度,讓觀眾切實參與到直播節目中來。而要想達成這個目標,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拉平自己與觀眾、嘉賓的地位。如果播音主持人總是一副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的模樣,觀眾自然也就不會敞開心扉,從而大大降低了節目的效果。而如何才能與觀眾、嘉賓保持在同一位置,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在節目直播過程中,要善于發覺觀眾、嘉賓的真實想法,走進他們的內心,再通過語言藝術將其表達出來。語言藝術的魅力在此就顯現了出來。2.3情感交流策略。我國的播音學當中提出,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創作必須注重情感方面的交流以及表達,著名主持人趙忠祥也提出過如果播音主持人沒有對于我國民族文化如癡如醉、難以抑制、發自肺腑的愛念,便不能當好主持人。這一種描述一方面是文化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是情感的一種體現。在當前市場環境之下,播音主持應當更加注重主體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交流。例如,注重和受眾之間的虛擬性溝通。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的創新語言手段和觀眾進行交流和溝通,實現和觀眾潛意識層面上的交流。以《天天向上》這一經典節目為例,這一節目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主持人會借助相應的事件,構建出和受眾交流的虛擬場景,同時由多名主持人分別充當受眾的角色,進而實現虛擬性的交流。2.4語言交流策略。雖然客觀的環境一直處于變化狀態,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理念必然是根據語境特點來進行改變,但是播音主持人最根本的語言原則便是真實性,這是無法撼動的原則。美國的語言學家提出過,語言的主要原則便是質量、禮貌、數量、關系四個方面的準則,同時禮貌的準則是最為基本的原則,質量其次。對于播音主持人而言,語言的信譽度是基本的標準之一,同時在信息傳遞和傳播的過程中,語言主持必須高度尊重事實本身,同時表達出最為真實的事件內容,不能說不真實的話或沒有充分證據的話,做到言之有意、言之有物,這也是語言藝術以及語言魅力的基礎。

3加強電視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3.1提升主持素質,增強審美修養。新時期,電視媒體行業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網絡技術與數字化技術不斷出現,為信息傳遞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條件,實現了信息的高效傳遞,實現了電視播音主持與觀眾間的友好互動。為了提升整個電視節目的呈現效果,主持人應具備高度的氣氛調節意識,及時掌握互動與溝通的主要元素,讓觀眾參與到節目之中,拉近節目與觀眾間的距離,進而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以訪談類節目為例,主持人會與嘉賓進行對話,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潛在的受眾群,觀眾可透過主持人的提問獲取有效的信息,滿足受眾群對信息的需求。為了提升問題設置的科學性,主持人應意識到提問價值,掌握行業跨度問題,掌握問題詢問技巧,從中吸取足夠的知識。3.2提升主持素質,增強審美修養。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職業道德表現,直接決定整個節目的呈現效果與質量。為增強電視節目的藝術魅力與獨特風格,主持人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鍛煉與培養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與藝術感悟能力,在開展節目主持時,應具備高度的職業態度與道德素質,嚴格尊重主持紀律,具有更強的自覺性,這是呈現良好節目效果的關鍵所在。此外,主持人應具備正確的審美觀,掌握一定的審美要素,根據觀眾的審美需求選擇合適的語言類型,以營造良好的節目效果。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代社會環境、消費文化的語境之下,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生產必須是符合受眾者的基本需求,同時注重語言方面的交流性,尤其是文化、情感方面的交流,同時注重文化的語言策略以及情感的交流策略,力求廣播電視節目可以達到更加卓越的語言交流特性。

參考文獻

[1]周慧琛.論新常態下播音員主持人的媒介素養與媒介責任[J].當代電視,2016,23(3):96-97.

[2]渠成.走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本質屬性的認知誤區[J].新聞記者,2016,13(5):91-93.

[3]王娟.淺析廣播播音主持的語言特點和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6(4):120-121.

作者:繆藝萱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