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研究
時間:2022-04-12 10:57:07
導語: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和教師,因此,如何提高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需要從學生和教師這兩個方面來探討。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質量;方法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和教師,下面分別從學生和教師這兩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從學生方面來看,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生方面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是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大學語文課需要在學生現有的基礎上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更好地投入課堂,以提高教學質量[1]。(一)使學生明白課程的作用和意義。每學期第一節課,我都通過豐富的事例和材料先向學生鄭重其事地闡明大學語文和應用文寫作的作用和意義。讓學生明白,這門課不是可有可無的,不是他的負擔,而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乎他本學期的考試成績,更關乎他的學習能力、職業生涯和后半生的生活品質。同時讓學生了解本門課程的考核方法,尤其是課堂表現在期末成績中的比例是比較大的。通過這些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我在上課時很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只要他是經過認真思考后主動回答問題,就在記分冊上給他加個三角形,期末根據三角形的數量加分。剛開始,一些同學是對自己期末考試沒有信心,便主動回答問題想賺點平時分,后來就有點上癮了,答題也越來越好了。有時課堂上需要學生在黑板上演示的時候,還出現過幾個學生同時跑到講臺上爭相演示的場面。可見,通過這些方法,學生的主動性上來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除此之外,還可提前讓學生了解本學期的授課計劃和學習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本門課的整個體系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初步建立信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過程中,有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有意識地講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故事、笑話,插入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有意思的小短片,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講應用文的簡明性這個特點時,給學生講了一個很逗的故事叫“老秀才尋驢記”,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應用文的特點也很快記住了。又如,學生在練習寫作時,語言總是很白,很生活化,于是我就給他們找了一個很搞笑的大學生模仿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制作的宿舍新聞,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愿意聽了,同時讓學生明白了在寫作中怎樣把握應用文的語言特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然,這種方法要因課制宜,有的課程內容本身就比較枯燥,就不能單純為了讓學生高興而犧牲教學內容。
二從教師方面來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轉變教學觀念。倡導和實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二者的關系表現為雙方目標一致,共同參與,協同配合[2]。現代教育的重要理論之一,就是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在教學中體現出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但如果是為活而活、為動而動的話,課堂看似很熱鬧,質量高不高就很難說了。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很好地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就不容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引導。我認為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這在下面幾個方面會有闡述。只有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很好地實現。(二)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結合社會需求并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調整、優化。這樣不僅使內容精當,效率高,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寫作課,從整體內容安排來看,很多教材是把各類應用文中的重要文種盡量都介紹到,其中有些專業類應用文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是不實用的,比如訴訟類中的訴狀等,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大,效果也不太好。同時也由于課時的限制,我的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學內容選擇最基礎的文種,如計劃、總結、報告、請示、求職文書等,這些文種學生不僅現在學習、生活中需要,將來的工作和發展中更需要,學生上起課來就有了動力,教學效果就大大提高。從每節課的授課內容來說,突出重點、難點,通過點撥,讓學生豁然開朗,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如我在講授“競聘報告”的寫作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課本上的介紹,來總結競聘報告的基本結構和寫法,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好的總結出來,就可以略講。但讓他們真正寫一份競聘報告時,卻只有框架、沒有內容,很空洞,那就沒有競爭力。于是我就把“如何寫好競聘優勢和上崗后的設想打算、使自己的競聘報告具有競爭力”作為這次課的重點、難點。通過點撥,讓學生豁然開朗。像這種教學內容的優化,使老師和學生分別從以前的那種講得聲嘶力竭聽得頭暈腦脹的狀態中都解脫出來,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三)改革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質量,我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改革。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在課堂上合理使用以下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質量[3]。1.情景設置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播放多媒體音像的聲情并茂的吟誦,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逐漸深入。2.懸念設置法——在上課之初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逐步引導,逐漸深入,結課時請同學解除懸念。3.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4.自主合作探究法(分組講課)——開學之初根據人數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負責講授某個專題中的一篇課文或一個問題。全組同學群策群力,精心準備,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推薦一名代表到講臺用20-25分鐘的時間講授。在分析完課文之后,教師和其他同學向該組同學提問。學生代表根據講課學生的表現和該組同學回答問題的情況評分。這種方法,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語文教學的覆蓋面,盡可能地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課文。5.案例研究法。比如,在講授競聘報告時,用學生參與校學生會職位競聘的競聘報告和南京市旅游局局長這一職位的競聘演講作為一正一反兩個案例,引導學生探究如何寫好競聘報告。多媒體的功能不僅僅是展示課件。多媒體教學集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于一體,因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能夠增加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講授競聘報告的寫作時,雖然苦口婆心地告訴學生怎樣能寫好,學生的理解也僅是停留在字面上,并沒有轉化為寫作能力。我通過讓學生觀看并分析南京市旅游局局長職位競聘演講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把理論與實踐對接起來,最終突破這次課的重點、難點。(四)改革課程評價體系。以評價為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督促和引導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以《大學語文》為例,本課程的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大部分,分別占期末成績的60%和40%。我主要是通過平時成績這一塊來引導激勵學生學習。平時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出勤、聽課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和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學生的每節課的表現都體現在記分冊上。從上面所舉的例子不難看出只要我們嚴格執行這種評價體系和相關規章制度,就能以評價為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督促和引導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總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和途徑有很多,我只是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一點看法和做法,也許還不成熟,不全面,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徐海燕.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6,(8):28-29.
[2]易前偉.高職大學語文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5,(15):181-183.
[3]張彥.論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9):9-11.
作者:吳靜 單位:北京經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學語文教學有效滲透研究
- 下一篇:高職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