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互動教學模式思考

時間:2022-04-05 11:04:00

導語:高中語文的互動教學模式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的互動教學模式思考

主體互動教學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積極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其理念基礎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通過師生雙邊互動來實現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學習,每一位同學都能獲得發展的教育目的。中學語文互動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互相配合,師生、生生間充分對話、交流,和諧互動,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本文從教學的實施角度出發,簡要論述在中學語文互動教學中應引起人們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注重對互動學習小組的監控

高中生的互動學習依賴于教師的全程監控。高中生的自我監控能力還不夠完善,互動監控水平還比較低,教師如果不能監控學生的學習,學生的互動學習可能就處于失控狀態。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開展互動學習時,語文教師絕對不能無所事事,而是應該從不同的方面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互動學習過程中去,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的學習之外,還要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小組互動學習還存在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牢牢抓住這些問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緊密監控:

第一是糾偏。教師宣布小組合作探究時,學生的思維的閥門被打開,這時候學生可能會偏離討論的主題,教師應注重全面密切觀察,進行全面綜合的指導,把小組討論的主題引導到課堂主題中來。

第二是消除誤會。語文學習內容,學生很多時候會產生誤解和誤會,認識和理解上的偏差,小組合作探究中會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共同增強,教師更加要加強監控,及時消除誤解,及時糾正偏差,撥正道路,帶領學生離開學習的誤區。

第三是避免冷場。剛開始實施小組合作探究互動學習,小組成員缺乏組織性、紀律性,小組成員之間配合不好,容易出現冷場局面。另外,學生討論過程,學生表述討論結果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冷場的結果,教師應立即分析出冷場的原因,或指導互動學習中的一些技巧,或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思維碰撞解決問題,或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個性化的見解。

第四是避免過分依賴。在小組互動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學習能力不夠強,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對老師對同伴有著過度依賴,過度渴求幫助,自己卻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去努力。對于這樣一些學生,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個人職責,增強責任感,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創造各種條件,互動學習中去幫助同伴,共同提高。

第五是關注問題學生。在小組互動學習中,我們會發現有六種消極學生:過分沮喪的學生;不被認可的學生;灰心喪氣的學生;不夠主動的學生;厭學乏味的學生;驕傲聰明的學生。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給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愛,對學生加強學習監控和學習方法指導,為學生提供情感動力和學習能力,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互動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與同伴開展互動合作的學習任務,發揮學習的最佳效果。

(二)追求“合力效應”

實現師生互動任何活動,因為是大家一起學習,所以學習的合力非常重要,“合力效應”是小組群體意識的反映,體現在互動行為的協調性,效率性,質態性等多方面。高中教師成功地實施互動教學,應該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效地融合,高效地統一,發揮小組互動合作學習的最大效能。教師要實現“合力效應”必須做到:一是同心合力原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應該想方設法地實施教學行為,將教學目標高效統一到學生的學習的視角上,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學會科學合理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開掘學生的智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將這些作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起點和終點。二是小夾角的原則。教師與學生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有著不同的思維方法,有著不同的知識基礎,有著不一樣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因此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換動思維視角,真心表達自己的思維,相互互動也不能避免互動中可能出現的意見分歧。矛盾如果不解決,不化解,很可能爆發,會影響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產生意見分歧,越來越大,這樣的合力就對教學不利,可能等于或小于教的分力,和學生學的分力,進而不能產生教學的合力作用。語文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語文教學的“導演”,對實現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教育教學的合力作用,語文教師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高教學目標的高效度和高期望值。教師應不斷發掘學生的能力,向學生展示語文的魅力,對學生進行樹立學習目標教育,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最為集中的表現,它和每一位學生的個人發展緊密相關。教師應將教學目標具體細化位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將教師設置的群體目標內化為學生學習的個體目標。

第二,教師要強化自身魅力,形成吸引作用。教師要用崇高偉大的思想品德,淵博包容的語文知識,科學獨到的教學方法和杰出優秀的教學才能將學生牢牢吸引過來。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并通過自身學習不斷優化自己的素質和人格。教師要做到受到學生敬佩,讓學生信任,讓學生全面配合支持自己,形成教育教學的強大合力。

第三,強化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反饋和協調。教師要學會調動所有的積極因素,作用于教學,并不斷化解教學中的矛盾,矯枉過正,使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互動教學,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由于對它的認識在深刻性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會使這種互動變成盲目的,隨意的為互動而互動,使互動流于形式。我們要防止和克服這些現象的發生,讓“互動”真正落實到語文課堂上。中學語文教學中真正落實互動教學,對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語文教學改革有著重要作用。互動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如何讓它真正貫徹于整個課堂教學之中,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還有許多理論和實際的問題等待我們不斷地去探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