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3-11 09:20:34
導語: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理念,結合具體的教學經驗及案例,對情境導學模式、指導學法導學模式及訓練遷移導學模式進行闡述,為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提供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學生的主體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嘗試根據學生的學情,運用不同的“學案導學”模式進行教學,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相關模式進行分析。
一、情景導學模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應與一定的情景相聯系。所以,在進行學案導學時,教師應利用多種現代教學手段,借助歌曲、實物、掛圖等教具創設教學情景,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講授戴望舒的《雨巷》一文時,學生對課文中“丁香”的意象不太了解,因此對這首詩缺乏學習熱情。于是,筆者先利用幻燈片播放丁香花的圖片,接著播放唐磊的歌曲《丁香花》,讓學生細細體味,學生對“丁香”的憐愛與興趣頓時被激發。最后,筆者在每個學生面前放了一朵丁香花,讓學生在淡淡的花香中,有感情地誦讀戴望舒的《雨巷》。利用情景導學模式,創設教學情景,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指導學法導學模式
“指導學法導學”模式可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學生發掘潛能創造條件;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筆者就此探究出了自主學習模式和探究學習模式。
(一)自主學習模式
教師可利用學生好奇、好勝、好贊等心理,讓其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完《蘇武傳》一文后,筆者設計了這一問題:蘇武牧羊十九年,歸國后得到的賞賜卻很少;李凌也只是在百般無奈及親人被漢武帝誤殺的情況下投降的。假如你也是當時的一名被匈奴俘虜的漢臣,親人也被漢武帝誤殺或間接害死,你會選擇投降匈奴嗎?為什么?筆者先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選擇投降匈奴,一組選擇不會投降,先進行組內討論,然后兩組辯論。選擇投降匈奴的那組學生說:“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人生在世,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像蘇武那樣,為國盡忠十九年,得到了什么?況且像漢武帝那樣的人,值得盡忠嗎?”對方辯駁說:“我們忠于的是我們的祖國及人民,而不僅限于漢武帝。難道因為漢武帝的不公及匈奴單于的禮待,就可以背叛祖國和人民嗎?我們不能因為個人利益而放棄了社會責任!”學生在熱烈的辯論中,提升了人生觀、價值觀。
(二)探究學習模式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蘇格拉底也提出了著名的“產婆術”思想。在教學中,對學生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點破,要引導學生探究,培養質疑能力。筆者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先在組內質疑、討論、辯論、解答小組內反映的問題。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再進行小組之間的探究,相互質疑解答。例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一文中,筆者設計了這一問題:“假如荊軻堅持等他的朋友到來再一起去刺殺秦王,而不是將就使用色厲內荏的秦舞陽,歷史是否會改寫?”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最后讓小組長收集統一觀點,分小組展示,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精神及創新能力。
三、訓練遷移導學模式
訓練遷移導學模式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借助訓練的結合點,有目的地加以指導,外聯內引,讓學生在積累和內化的前提下進行遷移和外化訓練,提高整體素養。例如,在教學《鴻門宴》一文的文言文知識時,在名詞活用作狀語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找出文中有名詞活用作狀語的句子,并探究名詞活用作狀語的規律。學生經過分組合作探究,很快找出了九條名詞活用作狀語的句子:①項伯復夜行;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③吾得兄事之;④日夜望將軍至;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沛公已去,間至軍中;⑦道芷陽間行;⑧頭發上指;⑨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之后筆者引導學生找出句中有關詞類活用的詞,以及名詞活用作狀語的用法。最后,學生總結出了三種詞類活用的形式:第一種為某名詞表示比喻時,該名詞活用作狀語;第二種為某名詞表示態度時,該名詞活用作狀語;第三種為方位名詞或時間名詞放在動詞前面時,該名詞活用作狀語。通過訓練遷移導學模式,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并進行抽象概括,為知識遷移能力的提高做好準備??傊?,“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分析不同層次差別的學生,探究不同的“學案導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了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祝耀安.大數據時代中學語文智慧課堂行動與思考[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
[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育學考試大綱解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心理學考試大綱解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廖聰文 單位:肇慶市廣寧第一中學
- 上一篇:石油企業安全投資決策分析
- 下一篇: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