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文化價值
時間:2022-03-19 09:54:05
導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文化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其將來發展以及繼承人類文化打好基礎。所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要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和閱讀能力,還要引導學生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形成富有文化內涵的健全人格。本文先是針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化價值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化價值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文化價值;策略
教育一直以來就是人與文化價值之間的重要橋梁。教育承擔著繼承和弘揚人類文化的重任,文化是人類發展所凝聚起來的無形財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傳承、交流與進步。教育作為傳承文化價值最廣泛最基礎最有效的途徑,歷來備受社會重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揭示人類思想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承擔著文化價值教育的重任,尤其是高中文學作品往往都包涵了厚重的文化思想,其背后隱藏著不同年代、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文化理念,我們有必要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文化價值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價值教育。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化價值教育的現狀
(一)重知識傳授輕價值感受
長期以來,高中語文閱讀課常常被上成簡單的知識傳授課,讓學生查字典、學生詞、記妙語、分析課文、歸納段意和中心思想,給人感覺就是“形勢依舊繁華、內容枯燥乏味”,在課文被肢解的四分五裂,學生咬文嚼字的同時,課文中所真正包含的文化價值往往被輕視,甚至丟棄一旁。可能出于應試教育的心理,或許高考對文化價值考查體現的不夠明顯,高中語文教師幾乎沒有時間去關心所謂的文化價值教育,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剖析課文上,僅僅是完成知識傳授的目標,至于學生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文化價值,則是寥寥帶過。特別是有些語文教師教給學生的都是十幾年一成不變的教參上規定的內容,沒有將新時代的文化價值理念與課堂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失去了閱讀教學應有的意義。
(二)重思想說教輕個性塑造
文化具有多樣性、多元化,不同學生對文化價值的感受也不一樣。文化價值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千篇一律的個體,而是要塑造有個性的思想和靈魂。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不能簡單地給其冠上“思想教育”的大帽子,其還需要細細品味、娓娓道來。對于文學作品,每個人的理想和感受都不同,這也正是文學的魅力,是人個性的光輝。一些語文教師為了刻意的凸顯文化價值教育,在分析課文時進行政治說教,大講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等于將自己對文化價值的理解強加給學生,不足以體現個性化教育的特征。高中生的思想已經具備了自我判斷和認識,教師只需要做好導學的作用,引領高中生在閱讀作品時得到關于文化價值的啟發和教育,并且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加深自己對文化價值的理解和認識。
(三)重教法展示輕學生參與
文化價值重在體驗和感受,忽視了主體的參與意識,無疑于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文化價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體驗、積累、沉淀,內化為自身的知識和思想,從而日積月累、學有所成。從當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來看,還是過多地追求教法和學法,忽視學生的主體參與,這就使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出于尷尬之境,既想放開手腳讓學生百花齊放,又要考慮課堂教學效果,結局往往會出現“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困境。教師如果把學生單純地當成學習知識的對象,將標準答案傳授給學生,再想方設法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提高學生做閱讀題的能力,很容易形成固性思維,影響到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忽視了學生真正想學的是什么、教師真正要教的是什么。我們不妨想一想,缺少文化價值教育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否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是否能提高學生對文化進行正確認識和掌握的能力。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文化價值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語文具有文化價值的教材資源
一是要合理地使用閱讀教材。高中語文教材中不乏優美典雅、啟人深思的作品,語文教師要利用學科優勢來進行文化價值教育。可以說,高中語文本身就包含深厚的文化價值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中感受文化價值,領悟文化的魅力,開闊個人視野,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所描寫的偉大而不張揚的母愛,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母愛定位;如艾青的《我愛這片土地》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為中心的民族文化思想;如普希金的《致大海》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所蘊含的對自由、平等、民主的文化價值體現。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的:“教學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文化價值教育和語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合理地選擇和使用閱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讓學生和偉大的靈魂對話,學生的興趣自然會很高,也才能真正愛上閱讀、領悟和積累文化。二是要合理地利用語文讀本。高中生除了課堂上所學習的語文教材外,還需要加強課外學習,才能擴展文化視野,更加全面地體驗文化價值,提升文化素養。而高中《語文讀本》就是對課堂閱讀的延伸,許多著名的詩歌、演講、散文、小說都被收錄其中,大大增加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文化思想品位,有利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文化價值教育目的的實現。
(二)創建豐富多樣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形式
首先,要倡導自由、合作、探究式的課堂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自己加深對原著的親身體驗,可以通過探究、討論、合作來解讀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如莫泊桑的《項鏈》,學生完全能夠通過馬蒂爾德的虛榮發現資本主義社會的金錢文化,同時也可以看到其所具有的誠實守信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如魯迅的《祝福》,學生一起討論能夠加深對封建主義殘忍、虛偽的病態社會的認識,明白舊社會封建禮教和迷信思想吃人的本質;如名劇《等待戈多》,讓學生討論領悟到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與隔閡,同時各抒己見,談論自己的看法,進一步提升對文化價值的認識。其次,要充分利用閱讀課。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的閱讀課,讓學生自主閱讀、做好筆記,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價值思想。最后,要倡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閱讀不應該具有功利性,應該建立在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教師、父母、朋友的正確引導,課外閱讀具有文化價值的輻射功能,教師要改變目前高中生閱讀面窄、閱讀量小的現狀,引導學生閱讀合適的作品,可以開列書目、設置活動,發揮古今中外名著的文化價值教育作用。
(三)文化價值教育要求文化素養較高的教師
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直接關系和影響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文化價值教育的質量,所以,教師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是語文閱讀教學滲透文化價值教育的前提保證。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文化功底,能夠熟練的駕馭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教育資源,而不是簡單地傳遞課本內容,要將自己放在一個宏大的文化背景下,實現閱讀教學的文化教育功能。同時,在教學上應與學生平等交流,完成對文化的解構和建構,通過兩個經驗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交融,加深學生對文化價值的理解和認識,教學相長、共同進步,不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總之,高中語文教材中包涵著很深的文化價值,這也正是閱讀教學的魅力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把文化價值教育作為其重要目標之一,引導學生真正體驗閱讀的魅力,深入閱讀,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
作者:臧會雙 楊樸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孫美堂.從價值到文化價值———文化價值的學科意義與現實意義[J].學術研究,2005,07.
[2]李學.也論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及其實現[J].中國教育學刊,2012,12.
[3]李富民.語文教育呼喚人文精神的回歸[J].考試周刊,2015,89.
- 上一篇:高中語文成語教學論文
- 下一篇:火炬裝置施工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