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方法

時間:2022-03-15 04:37:40

導語: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語文思維培養方法

摘要:本文從語文思維能力的特征入手,講述了思維能力具有廣泛性、交流性、滲透性三個特征;闡述了高中語文思維培養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在教學中培養高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建議。通過本文的研究,以期為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提供借鑒。

關鍵詞:思維能力;教學;培養

在現代應試教育背景下,不少學校和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實行“填鴨式”“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忽視了高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利于高中學生素養的全面發展。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多數高中語文老師已經開始注重學習與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開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采取措施激發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一、語文思維能力的特征

在日常教課的過程中,筆者總結出語文思維能力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征:廣泛性、交流性、滲透性。思維能力具有廣泛性。之所以說語文思維具有廣泛性,是因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知識包羅萬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許多學科與語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物理、歷史、政治等。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培養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各科的學習效果。思維能力具有交流性。高中學生在學習某一科目時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語文學科中的一些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這與科學研究不同。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我們能夠對這些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從而彌補我們某些方面的不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具有滲透性。語文是一門藝術學科,它能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給高中學生以音韻、意境等方面的美感。

二、高中語文思維培養現狀及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語文老師要改進傳統的教學觀念,去掉不合理的、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內容,通過不斷的改進,開發出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并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我國高中教學現狀仍存在一些問題。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部分高中語文老師無法有效適應,許多語文老師只是被動地執行教學計劃,這也是導致語文老師整體教學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不統一。高中語文老師對教學哲學有著深刻的理解,但是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沒有很好地運用這些理論知識,語文老師將漢語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相對缺乏。過分強調教學方法。在我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非常多樣化,但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是為了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養。然而,許多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教學的新穎性,故意改變教學形式,雖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最終的教學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與此同時,許多教師課堂講解的知識點又與教材內容有所分離。語文教師應明確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應將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確保兩者的協調統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高中學生的獨立思考沒有被置于重要位置。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語文老師經常會在課堂提問后讓學生討論,這種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因為對于一個具體問題,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就與他人討論,勢必影響思維的主動性,從而影響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建議

(一)建立以實用為基礎的寫作學習模式。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學仍處于“以讀促寫”的階段,這個階段以閱讀為基礎,以寫作為補充。我們想要從語文教材改革入手,就必須要加強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內容中的比重,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以寫作促進閱讀,以閱讀促進書面表達。首先,語文教學必須突破封閉的教學模式,走出教室,走進自然的懷抱,體驗社會生活,使高中學生明白:只有通過不斷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寫作方面的材料才能得到積累。其次,應該注意從閱讀和視聽媒體中吸收營養,特別是電視和電腦,它們極大地拓寬了人們的視野。(二)加強開發培訓中的語感培訓。在培養語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發音、單詞、句子等等方面,應重視培養高中學生感受語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直覺,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我們應該把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的訓練作為拓寬和深化語感的杠桿。我們可以經常組織高中學生進行一些創造性的語言表達活動,讓學生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語言的神奇之處,使他們的語言在指導下發展。(三)打破思維模式,激發創新意識。在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中,高中語文老師對于學生來說是神圣的權威、真理的化身和絕對的法官。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壓制下,高中學生的思想僵化,沒有創造力可言。老師對高中學生回答問題,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思維方式或標準答案中,而應該鼓勵學生打破思維的束縛。在評估高中學生回答的基本知識時,將創造力放在首位,只有這樣不斷地激勵學生創新,他們的腦海中才會有創造的火花。(四)培養發散思維能力,鼓勵多角度思考。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性思維。所謂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主要是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獲得多個想法和答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培養學生對某一作文題目的發散思維能力,引導高中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增加思維的多維性,減少思維的單調性,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通過長期的訓練,加強高中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五)加強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活躍起來。在加強互動式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所謂“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是要求我們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措施和學習經驗,只有在教學中將人的發展作為基礎,時刻牢記高中學生的思想,才能使教學可持續、長遠。老師在課堂上應該要講哪些內容?葉圣陶先生說:“老師告訴我們的是高中學生們想要理解卻不能理解的?!闭Z文老師應該關注“想法”,關注指導,給高中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去體驗、去探索,去發展創新意識。當設計每一課的時候,我們應該使教學形式生動活潑有趣,觀察高中學生的探索傾向,善于捕捉高中學生思想的火花,激發高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六)培養高中學生的演講能力。在心理學上,言語一般分為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內部言語分為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高中語文學習強調團隊合作、研究信息的頻繁交流與分享、創新與成果,這需要口頭交流。研究成果的表達應以書面語言為主。在學習的時候,我們不應該離開自己內心的語言,特別是在閱讀活動中,作品內容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往往會遇到“只能用心靈說話”的情況。當你思考問題的時候,只有通過內心的語言才能完成給自己發聲的活動。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思維,對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語文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參與教學和研究,不斷嘗試新的語文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為目的,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我們應該不斷加深漢語知識學習,只有做好語文全方位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若琦.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J].考試周刊,2018(13):46.

[2]姚輝,劉慶.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策略[J].課外語文,2018(9).

[3]洪方煜.裁縫滅盡針線跡——例談高中生論述思維的培養[J].語文教學通訊,2018(1).

[4]謝新標.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初探[J].考試周刊,2018(26):53.

作者:姚培泉 單位:江西省弋陽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