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學生主體地位探討

時間:2022-05-10 08:38:13

導語:高中語文教學學生主體地位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學生主體地位探討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自學的能力不高,創(chuàng)新能力也不高,因而無法自主探究學習,這就使得學生逐漸失去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不再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是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一切的基礎都是要從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做起。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必要性

學生的主體地位指的是以人為本,凸顯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先進教育理念。新課程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領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水平。初中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感知能力,而高中階段重視培養(yǎng)學生揣摩情感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但是從當前的語文教育情況來看,教學模式并不樂觀,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是“滿堂灌”,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以及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教師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講,會桎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自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策略

1.在教學活動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就應該注重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把自己從知識的傳播者改變?yōu)橹R的引導者,從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會主動探究,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才能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比如,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時,首先教師要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的目標之后可以通過設計教學活動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課文的七節(jié)中哪幾個小節(jié)集中寫了劉和珍君,第一、二小節(ji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六、七小節(jié)又起什么作用,通過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活動一開始,學生都積極思考并且投入到課堂的討論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極高,主體地位也很明顯。2.在自主探究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課堂提問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想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學習想法以及提出疑問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最大程度地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比如,在教學《拿來主義》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文章犀利、幽默的語言風格。如,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通過指定學生從含義、方法、效果諸方面賞析上面的句子,之后再讓其他學生補充質(zhì)疑,并且不斷強化學生的思考,從而不斷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3.在師生互動中凸顯學生主體作用。師生互動交流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因此教師也應該重視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交流。在師生互動交流時,教師應該及時肯定學生,當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能忽略學生,并且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升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學《抄檢大觀園》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紅樓夢》的片頭曲將學生帶入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然后通過學習文章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時,應該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去分析。教師:“探春是另一個堅決反對抄檢大觀園的人。

她的反抗與晴雯的一樣嗎?從文章哪里可以看得出?”這時候有的學生說到:“不同。從字里行間能夠看出她對‘禍起蕭墻’的行為痛心疾首。”通過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不斷凸顯,學生也逐漸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作者:劉金霞 單位:臨洮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