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及傳統文化教育策略

時間:2022-06-22 03:47:04

導語:高中語文教學及傳統文化教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及傳統文化教育策略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沉淀出了深厚、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們是偉大的精神財富,對人們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開展,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引導學生正確領會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及意義的目的,有利于促進學生高中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進而有利于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學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部分學校及教師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過于重視文化素養的提升以及學習成績提升的現象,導致傳統文化教育沒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良好開展。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新的教學理念及教育思想不斷涌入,與傳統的教學思想及理念產生了碰撞與摩擦,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及時做出調整,揚長避短,彌補不足,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開展。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德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入,有利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觀念及道德觀念的優化。同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與語文知識相融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從而能夠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能夠起到較好地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有利于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長遠發展,這也是迎合新時期背景下教育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收集傳統文化資料

引導學生學會收集傳統文化資料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基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收集傳統文化相關資料的習慣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從而為學生的高中語文整體學習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收集關于姓氏的傳統文化資料,通過對不同姓氏來源的收集,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不同姓氏的文化內涵,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姓氏深入了解的成就感,有利于激發其對傳統文化學習的動力及主動性。同時,收集的資料還能夠為學生今后語文寫作及知識視野的開闊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還能夠為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如此,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還能夠起到較好地提升其語文學習效率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基本前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傳統文化的學習效果,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言傳身教的作用,積極做好榜樣作用,養成閱讀、學習傳統文化的良好習慣,不斷的提高個人素養,從而實現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以教師為榜樣積極學習傳統文化。此外,語文教師還要懂得適時、及時給予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指導。例如,在講解關于古詩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古詩詞與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聯系起來,從而有效降低古詩詞學習的枯燥性,增添學習樂趣,還能加深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理解,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

(三)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如果生硬地講解不僅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還會導致傳統文化教育效率低下的現象出現,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懂得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能夠以一種放松的狀態,輕松學習傳統文化。既然傳統文化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么教師也可以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巧妙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接受傳統文化、認識傳統文化、學會傳統文化,逐步加深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知,然后再將之轉化為傳承傳統文化的實際行動,從而使得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以真正開展。例如,在講解關于古詩歌的相關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音樂、展示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使得古詩歌中的情境能夠以具體、形象、動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大大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促進學生對古詩歌的深入理解,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有感情地吟誦,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教師為其創設的傳統文化情境中,進而促進傳統文化學習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其課堂學習質量的提升。

(四)培養學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

培養學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有效途徑。意識是行為的主導者,行為靠意識的支配與管理,因此,若想實現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開展的目的,教師必須要懂得培養學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傳統文化學習行動的開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行進行對傳統文化的探究與學習,從而促進其弘揚傳統文化意識的形成。例如,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身心發展需求等具體條件為依據,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然后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進行探究與學習,引導學生通過自行查閱資料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傳統文化,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形成一定的認識與感知,學生會對傳統文化產生一定的感觸,從而實現了弘揚傳統文化意識的形成,進而有利于今后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順利開展。

(五)科學利用課外閱讀

科學利用課外閱讀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重要手段。課外閱讀是弘揚傳統文化的有效形式,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科學利用課外閱讀來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圖書館等地進行課外閱讀活動。通過課外閱讀為學生創造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使學生在徜徉于書籍的海洋的過程中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使得學生在豐富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累積與沉淀,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其文化素養的提升,能夠為其接下來的傳統文化學習乃至整體語文學習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語文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傳統文化書籍,或者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傳統文化資料,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動力,還可以帶領學生親自去生活中探究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通過親身實踐來加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感受與體驗,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科學選擇傳統文化教育內容

科學選擇傳統文化教育內容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的基礎條件。科學的內容是傳統文化教育順利開展的基礎條件,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懂得靈活篩選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首先,語文教師要善于靈活變換教學方法,避免單調刻板,這也是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以多樣的方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有效避免學生的困倦、疲憊等狀況出現,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之間的有機融合。其次,語文教師要懂得科學選擇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原則,正確選擇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要懂得及時去除與時展不符合的內容,及時增加符合新時期教育發展特點的傳統文化內容,懂得以語文教學內容為中心,正確地選擇內容,從而使得優秀傳統文化信息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傳遞給學生,進而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順利開展。

四、結語

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提升,能夠起到較好的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有利于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長遠發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懂得科學的選擇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科學的利用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懂得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參考文獻:

[1]王小英.散文,你的出路在哪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散文教學的反思[J].教學反思,2012(10):64.

[2]張清義.高中語文散文教學探微[J].文學教育,2012(10):97.

[3]曹玉蘭.高中語文散文教學內容確定的“二維”“四度”[J].語文教學研究,2013(7):75.

作者:于永港 單位:青島市即墨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