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改革思想研究
時間:2022-10-09 08:26:30
導語:小學語文改革思想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決定著每一個人的一切行動,我們的語文教學改革也不例外。我們的教育不光依賴教師,還需要家長、社會的參與。但是在家長的心里,他們只要結果不要過程。這跟我們的新課改要求越來越遠,所以改革思想迫在眉睫,事在先行。
二、變革教學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切實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語文教學中,教師重在引導點撥,讓學生自主探討、接收,廢除注入式。閱讀教學中,字、詞讓學生自己查字典、詞典;精彩片段、人物形象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去感悟。
三、真正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合作學習
教學活動是同學與同學、老師與同學的雙邊活動,語文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情感的交流過程。教學中,要達到師生教學相長的目的,情感要交流,思想要溝通,配合要默契。特別是合作學習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合作學習能夠在推動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參與水平,解決復雜問題和促進學困生的學習能力等方面產生好的效果。
四、激發學習興趣,引導探究學習
如何讓學生積極去探究呢?首要的問題是“激趣”。興趣非常重要,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積極思維,變被動“接收”為主動“摘取”。使學生主動進行思索、聯想。用已掌握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去指導實踐。這樣就提高了基本技能,知識就能轉化為能力。首先,教師要善于引導。其次,要“激疑”。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都得動腦筋,靠思維。
五、聯系生活,開展活動教學,拓展學習空間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首先要聯系生活。語文學習的實質上是不斷激活生活體驗的過程,同時生活體驗也能照亮語文的學習。所以,在教學語文時要緊密聯系生活,生活體驗愈豐富,愈能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進入語文并掌握語文。其次要開展活動。學語文是為了用語文,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能力的構建,而能力的構建主要通過活動來實現。綜上所述,語文教改,最根本的就是改變思想,改變教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此,教師要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動腦、動口、動手,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郭曉宏 單位:內蒙古涼城縣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