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時間:2022-11-04 11:17:02
導語: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的意義
1.1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雖然是語文教學中的課程項目之一,但它的作用卻跨越了學科的范圍,因為只要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閱讀,對任何學科的學習來說,閱讀都是基礎。對于小學生,特別是二三年級這種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語文閱讀教學更是他們奠定一生的母語文化基礎的機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提高人的文化素養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1.2解決教師教學的困難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國家和社會大眾對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要求教師的教學質量有一個快速提高。這對本來就擔任著語文基礎教學任務的小學語文老師來說,無非是巨大的壓力。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對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工作將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2.影響實效性的因素
2.1閱讀教學無法引起感情共鳴
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是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點。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的教學,在它的教學任務中除了基本課程目標的實現,對人的情感的陶冶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無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里所包含的情感,無法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也就沒辦法實現陶冶情感的目標。整個課堂教學也必然是非??菰餆o味的,學生的興趣也就沒辦法得到提高,教學的效果也一定不會好。一般來說,教師無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情感的原因,大多來自于教師自身沒有投入足夠情感和用心。例如,在朗誦時沒有順應課文的情感主線,只是單純地朗誦了課文的內容或者是沒有適當地采用調動學生情感的方法。像是某位小學教師在講授《回鄉偶書》的過程中,本應是自己飽含深情地朗誦了詩歌的內容,奠定了感情基調,然后再以圖片的形式展現作者回鄉時兩鬢斑白,孩童不識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愁苦。但是,教師卻在朗誦課文時只是簡單地朗誦出了內容,并沒有飽含情感而且也沒有做任何調動學生情感的工作,只是單一地講解課文,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會大大地降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2.2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認知水平發展程度不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但現實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同一而論,沒有針對性,制定的教學方案要么就是高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要么就是低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沒有辦法適應學生的特點,也就降低了教學的實效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甚至使學生滋生厭學情緒。
3.解決措施
3.1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之所以沒辦法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一方面是教師感情投入和用心程度不夠,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始終沒能認識到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也要帶動學生參與。首先,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認真地閱讀課文并了解課文的感情主線,以便于在課堂上的朗讀,講解。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在文章講解開始前,或者講解完一部分后,一定要讓學生自行閱讀,感受其中的情感,這樣的做法對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有著關鍵的作用。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和自己一起進行課前導讀的工作,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提升課堂的活躍度。
3.2聯系學生實際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
小學生作為自覺性尚未發展良好的群體,在課堂學習中難免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的情況出現。這對教師教學方式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教師應該學會在保障教學任務得以完成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例如小組間的比賽和游戲等,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在安排課堂活動任務時,要從學生的年齡實際和認知發展水平出發,活動的任務不能太難也不能過于簡單,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是奠定小學生閱讀基礎的教學,不僅關系著學生以后其他科目的學習,也關系著學生一生的發展。所以,必須給予高度地重視,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該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改變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張旭芳 單位:金銀灘復興學校
- 上一篇:數形結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8篇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