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9-17 10:34:42
導語: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學意義解析
(一)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
現如今,新一輪的高職教學標準更加重視現代化的教學革新,也就是說現代職業教育將更加提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教師需及時轉變育人理念,不斷拓展教學路徑,重視校園文化與專業內涵的建設,為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奠定堅實基礎,有效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因此,基于職業能力開展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革新將有助于校園良好文化的建設,在實踐教育中,需積極規劃教學策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竭力做到教學成果貼近專業崗位需求、切合行業實際發展趨勢,教師可通過拓展實訓平臺、強化實踐教學等措施,將應用文寫作實踐化教學作為契機、教學實踐平臺建設作為基礎,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繼而有效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二)有助于學生職場能力養成
當前的高職教育工作不僅需考慮到職業崗位與行業的基本需求,還需切實為學生籌劃其日后的個人發展方向、技術更新路徑與職業變更趨勢,因此,無論是在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方面,還是在教學內容方面,基于學生職業能力而開展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都需適應學生未來職場的實際需求,由此可見,上述教學觀念有助于學生職場能力的養成。識等方面的內容,在規劃教學內容,樹立教學目標時,需增加符合學生職業規劃需求的課程資源,并為其打造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平臺。(3)從現代化職業角度來分析,在互聯網廣泛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應用文寫作教學需摒棄以往單一化的教學思路,樹立起全局化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著重強調文檔的信息化編輯與管理,豐富音像、視頻、圖片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參與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之后,學生可擁有全局意識,能夠利用已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的去分析、思考并解決實踐性的崗位問題,鑒于此,教師確立教學目標、規劃課程內容時,需注重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樹立開放性、時代化的教學思路。例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不僅要強調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還要關注其互通性靈感、發散性思維的養成,培養其多維素養,充分發掘學生實踐性、創造性的寫作潛能。
(二)教學活動多維化
隨著教育工作的現代化革新以及教學課程與互聯網技術的深人融合,高職應用教學也需開發網絡環境,合理應用互聯網資源,通過現代化教學資源平臺的創建,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具體教學策略如下:(1)為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師需承擔起“合作者”“引導者”的新課程角色,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整合網絡資源、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豐富課程內容,通過多維化的課程導入和設計環節,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之中不斷拓展思維與視野。例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打造“網絡精品課”,實現網上在線輔導或課程直播,為師生搭建優質的溝通交流橋梁,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作業反饋區、討論區、答疑區、互動區及時與學生討論專業學術知識,有效解決了上文所述師生交流受阻的問題。(2)歸集、整合實踐教學中普及性的重難點問題以及學生易犯錯誤等內容,設計“微課堂”教學體系,以便學生復習知識、提升技能。(3)建設共享資源庫,歸納整理與應用文寫作課程相關的實訓內容、作業資源、視頻素材、參考網站等資源,并將其上傳至共享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查閱,為其提供多維化、高質量的學習體驗,使其能及時掌握最新的職業動態,獲取多樣化的職業能力。
(三)強調實訓與理論教學的融合性發展
高職教育需要教育者建立起實訓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多方向、多角度、因材施教的實效化教學模式,不僅要強化理論教育,還需重視實踐能力的養成,做到校外實習與校內實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以此來強化學生對崗位的理解程度,培養其職業能力、增強其就業競爭優勢,具體教學措施如下:(1)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除了基礎性的教材知識講解之外,還需結合實際崗位需求,組織穿插實踐性較強的實訓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教師需兼顧寫作教學專業性與實踐性的統一,使學生職業能力與專業水平協同發展。
二、現存問題探析
1存在認知問題應用文寫作是一項集專業技能、通用技能、綜合素養等能力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課程,在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中擁有著獨特而又重要的教學地位,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從教師方面來講,還是從學生層面來分析,都存在一類通病,那就是存在認知問題,所謂認知問題,簡要來講就是師生之間、教師與教研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橋梁,上級下達的教學指標,下級由于理解不足,未能及時實施,繼而使課程建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響了高質量人才的培養進程,鑒于此,教師、學生都需充分理解到基于職業能力而開展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在學生社會能力、專業崗位競爭力、實踐水平方面的教學價值與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需從校園文化、資源共享、制度建設等方面給予教學工作者更多的支持。2教學質量問題近年來,高職應用文教學始終處于教學質量不理想的困境之中,存在學生知識累計不足、普遍缺乏寫作基礎、師資隊伍專業性不足、相關教學平臺、活動組織匱乏等問題,諸多因素致使高職應用文教學改革舉步維艱,教學質量也因此而無法得到顯著提升,鑒于此,教學者需將高素質人才培養作為教學目標,從實際教學現狀出發,基于職業能力開展應用文寫作教學,通過有效教學措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強化教學價值。
三、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樹立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目標
高職階段的教學目標需基于學生職業能力、實操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養成而建立,需將應用型人才養成作為重要的教學指標,因此,應用文寫作教學工作需要深化概念、把握核心、聯系實際、抓住關鍵,以實際生活應用價值提升作為教學目的,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具體教學措施如下:(1)教師需將學生應用能力、技能水平的提升作為教學主線,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需求來設計、規劃應用文課程內容,培養應用型人才。例如,想要提升應用文寫作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可通過“場景模擬,,來再現實際職場情景,使學生通過參與此項課程熟練掌握工作總結、工作計劃、請假條、申請書、工作簡歷、求職信等常用公文的撰寫經驗和技能。例如,針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可重點為其講解“商務合同”、“廣告文案”的書寫技巧;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重點為其講解“財經類”文書的內容,鍛煉其崗位職能;針對文秘專業的學生可重點為其講解“公文”的擬定思路與規則。⑵對學生來講,其專業能力往往與其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信息相關,鑒于此,應用文寫作教學除了基礎性的知識講解之外,還需涉及操作技能、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在規劃教學內容,樹立教學目標時,需增加符合學生職業規劃需求的課程資源,并為其打造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平臺。(3)從現代化職業角度來分析,在互聯網廣泛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應用文寫作教學需摒棄以往單一化的教學思路,樹立起全局化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著重強調文檔的信息化編輯與管理,豐富音像、視頻、圖片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參與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之后,學生可擁有全局意識,能夠利用已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的去分析、思考并解決實踐性的崗位問題,鑒于此,教師確立教學目標、規劃課程內容時,需注重學科間的融合與滲透,樹立開放性、時代化的教學思路。例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不僅要強調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還要關注其互通性靈感、發散性思維的養成,培養其多維素養,充分發掘學生實踐性、創造性的寫作潛能。
(二)教學活動多維化
隨著教育工作的現代化革新以及教學課程與互聯網技術的深人融合,高職應用教學也需開發網絡環境,合理應用互聯網資源,通過現代化教學資源平臺的創建,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具體教學策略如下:(1)為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師需承擔起“合作者”“引導者”的新課程角色,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整合網絡資源、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豐富課程內容,通過多維化的課程導入和設計環節,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之中不斷拓展思維與視野。例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打造“網絡精品課”,實現網上在線輔導或課程直播,為師生搭建優質的溝通交流橋梁,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作業反饋區、討論區、答疑區、互動區及時與學生討論專業學術知識,有效解決了上文所述師生交流受阻的問題。(2)歸集、整合實踐教學中普及性的重難點問題以及學生易犯錯誤等內容,設計“微課堂”教學體系,以便學生復習知識、提升技能。(3)建設共享資源庫,歸納整理與應用文寫作課程相關的實訓內容、作業資源、視頻素材、參考網站等資源,并將其上傳至共享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查閱,為其提供多維化、高質量的學習體驗,使其能及時掌握最新的職業動態,獲取多樣化的職業能力。
(三)強調實訓與理論教學的融合性發展
高職教育需要教育者建立起實訓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多方向、多角度、因材施教的實效化教學模式,不僅要強化理論教育,還需重視實踐能力的養成,做到校外實習與校內實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以此來強化學生對崗位的理解程度,培養其職業能力、增強其就業競爭優勢,具體教學措施如下:(1)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除了基礎性的教材知識講解之外,還需結合實際崗位需求,組織穿插實踐性較強的實訓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教師需兼顧寫作教學專業性與實踐性的統一,使學生職業能力與專業水平協同發展。例如,可利用互聯網資源,通過導人相關案例和熱門素材,充分應用“案例法”展開教學,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價值,就拿借條與欠條來講,雖然僅有一字之差,卻在訴訟期限方面存在天壤之別,可在課前搜集相關案例為學生介紹與之相關的實踐性知識內容,“欠條”的訴訟期僅有兩年之期,而“借條”有效訴訟期卻長達二十年之久。再如,“今借到”與“今借”這兩個常用性詞匯的語義也存在差異,“借到”表示資金已交付完畢,而“今借,,這一詞匯卻存在不確定性。同時,在講解類似于“合同”等具有較強實踐性的文種時,可采取“分組模擬法”展開實驗教學,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提升其職業能力。⑵完善實訓平臺。擇優選擇職業能力良好的教師隊伍負責實訓平臺的管理,將實訓作為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規劃合理、科學的項目內容與實訓目標。(3)強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實現社會需求與職業教育的協調性發展,校方需與企業長期合作,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發展。
作者:竇潔萍 單位:云南商務職業學院
- 上一篇:生活化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初中數學教師專業反思能力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