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時間:2022-08-11 08:53:52
導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不斷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教學,為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夯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教學;方法
為充分發揮小學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一定要凸顯學生這一主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積極創設和諧、融洽、活躍的語文課堂氣氛,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不但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上要以飽滿的熱情、親切自然的語言進行教學活動,給枯燥的課堂教學內容賦予一定的感情色彩,形成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學生感同身受,受到感染,與教師產生積極的情感互動,自然而然投入學習之中。教師用微笑面對學生,多給予學生鼓勵,尊重學生差異,傾聽學生的想法與意見,通過細致入微地觀察,發現每一名學生身上的優點,及時捕捉閃光點,給予鼓勵性的正向引導,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愉悅情感,舒緩學習壓力,積極投入學習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二、以境激趣,搭建交流討論平臺
情境創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產生愉悅心理,有利于學生投入學習之中,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同頻共振,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如講解《絲綢之路》這篇課文前,教師要求學生課前利用一定手段搜集、整理、加工、獲取有關絲綢之路的信息,學會簡要地進行概括。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所獲取的信息,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通過利用相關圖片、地圖或者影像創設情境,讓生生之間互相交流,講述最喜歡的部分,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接著創設“絲綢之路的價值與意義是什么”問題情境,進一步讓學生們自主思考、探究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同時,也讓學生嘗試分析“為何稱之為絲綢之路”,從而深刻了解西部的輝煌歷史,進一步理解絲綢之路在經濟發展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激發學生們對于西部歷史的了解,以及對絲綢之路故事的閱讀,讓學生們產生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同時也激發出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產生民族自豪感。
三、巧設疑問啟發教育,激發探索精神
小學生愛玩好動,在語文課堂中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容易分散,自我調控能力較弱,如果上課提的問題缺乏趣味性和啟發性,則難以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不能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不能以教師為中心,必須明確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角,教學策略的實施都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問題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導火索,也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結合教學內容,教師適時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凝聚,活躍思維,投入探究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學習能力。如《西游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學國語言的典范,也是學生喜歡讀、樂意讀的好書。《猴王出世》課前預習時,教師要求學生讀一讀《西游記》,并結合課文內容提出若干疑問:“《西游記》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那么在這部古典文學中,你最喜歡誰?”“你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重溫《西游記》,并預習課文,思考問題。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充分激發了學生主動讀書的意識,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激發學生閱讀古典文學的興趣。為了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搭建小組合作學習的平臺,讓生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對文本的理解則更為深刻,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達到了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善于運用課程資源,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在教學之中,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選擇教學資源。通過挖掘、整合符合學生認知需求的課程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分析,參與到整個教學以及學習的過程之中,切實調動自我的知識經驗,不斷解決新問題,并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呈現教材,同時滲透和文本有關的其他背景資料,從而開闊學生視野、發散思維,更好地理解文本思想內容,準確領會詞句含義,提高語言感知能力,了解作品寫作特點。文學藝術是對生活的凝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尋生活原型,豐富體驗,并逐步學會解讀文本,從“淺閱讀”向“深閱讀”逐步邁入,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圍繞學生這一中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語文的魅力,獲得心靈的滋養、精神的洗禮。
參考文獻:
魏薇.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作者:盧文龍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通遠鎮星可僑心小學
- 上一篇:合作學習模式在籃球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如何處理語文課堂教學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