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14 09:21:00
導語: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十年動亂”結束以來,語文教學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主要表現在,廣大語文教師學習了國內外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教育思想空前活躍;從教材、教法等單項改革向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并重、課內與課外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配套、教學目標與教學評價并舉的整體改革發展;從單篇教學向單元教學發展;涌現出一批頗有建樹、各有特色的教學改革代表人物,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在充分肯定語文教學改革所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正視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教學思想上:重視教學實踐,忽視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重視教法研究與改革,對學法的研究與改革還不夠深入;重視課堂教學的研究與改革,對課外活動的研究與改革還不夠廣泛;重視知識的傳授,對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養成的研究還很不系統;重視應試教學,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的研究還不夠明確和自覺。此外,人才觀、教材觀也較陳舊。
(二)在教學實踐上: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的隨意性很強;學生課外作業多,自己支配的時間少;教學結構單一化,課堂教學模式化;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不普遍、不經常、不重實效。
(三)在課堂教學效果上:1.現實效果:
由于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課堂教學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老師的板書和學生的筆記多為抽象的條條,沒有實用價值,學生不會結合文章實際作具體分析。筆者從事教學研究十幾年,每年聽課一百節左右,總的看來,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形式單一的課在50%以上,課堂教學效率高的只占20%。不要說青少年學生,就連聽課的老師也感到索然無味,不免打起瞌睡來。由于在課堂上訓練機會少,而且機會不均等,中下水平的學生很少有發言的機會,即使有,也是受到歧視。
2.近期效果:
從學校的期中、期末考試和全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全市高中會考和全國高考試卷來看,初高中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現是錯別字較多,其次是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差,抓不住重點詞語和關鍵性的句子,不會概括文章的中心,不會分析文章在寫作上的特點。再次是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差,作文成績多數平平,有新意、文字暢通、生動活潑的作文百里挑一。
3.遠期效果:
北京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曾經組織人力,分別深入到工廠、農村、軍隊、機關、財貿、高校等部門進行調查,了解各部門對工作人員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需求,了解近十年來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語文水平是否適應工作需要。結論是:各行各業對工作人員的語文知識、語文水平有較高的需求,否則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甚至產生差錯,貽誤工作;而近十幾年畢業的大學、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語文水平低,與工作要求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社會各界呼吁:大力改革中小學的語文教學,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要到大學或工作崗位后再補上語文課。
從語文教學的現狀看,進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 上一篇:區委書記信訪調研報告
- 下一篇:信訪局黨員干部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