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現狀及相應策略探討論文
時間:2022-04-09 04:44:00
導語: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現狀及相應策略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令人擔憂的現狀及積極應對的策略兩方面進行論述。其中,教學中存在問題包括:教學定位低、教學內容陳舊、師資隊伍建設嚴重缺位、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應對策略包括:進一步提高對大學語文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組織權威專家、資深學者和優秀教師重新編寫教學大綱、配套教材和教輔資料、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做到教師學者化、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表現為轉換教學主體、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化教學手段、重視方法教育,教育學生把新老知識融會貫通、重視寫作教學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研究對策
一、令人擔憂的現狀
語文作為中華文化的基礎學科,本來應該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而大學語文卻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成了學生感到最厭煩和枯燥的一門課。這是值得大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反思的問題。因此,就應該了解一下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1、教學定位低。由于過多地強調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作為公共課的大學語文在大學里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定位偏低,許多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從事大學語文教學工作。其次,在教育界的評價體系導向上也存在一定問題,社會對大學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體系之一是專業的質量與數量,致使許多大學都在努力完成科研成果的任務。對中文專業教師來說,如果不發表專業論文,大學語文教學水平再高,也難以晉升職稱。因而,很多教師就不會專心致力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上,而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從事科研工作。當下,許多大學生選課著重考慮的是就業的需要,除了專業課和要求必選的英語、“兩課”,多數學生都可能選一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如“演講與口才”、“公關禮儀”,等。如果大學語文不屬于必修科,許多學生是不會有興趣的。
2、教學內容陳舊。目前,縱觀大多數大學語文教材,也或多或少存在弊端。首先,教材內容沒有跳出純文選的框子,選文偏重于文學名篇,尤其偏重于中國古代優秀的詩歌與散文,對當代優秀的人文科學作品與值得關注的文學現象以及國外優秀的文學作品選取太少;其次,在許多大學語文教材中,體例往往是課文前面作家作品介紹與文體介紹,結尾做個閱讀提示,然后就是問答題,這與中學語文教材并無多大區別,大學語文因而被稱之為“高四語文”。
3、師資隊伍建設嚴重缺位。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專業課程教學受到更大的重視,專業課的教師隊伍也隨之壯大。從事專業課教學,評碩、博導比較容易,其待遇也高。使得有水平的老師不安心本課程教學,都想拼命擠向專業課程教學,剛剛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又沒有太多駕馭大學語文課堂的經驗。要達到大學語文教學高質量,就很難了。
4、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大學語文課程要實現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目標,必須將課堂教學輻射到課外,把教學內容和空間從課堂延伸到圖書館、互聯網和社會之中。針對以上的問題若要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應采取以下對策:
二、積極應對的策略
1、進一步提高對大學語文教學重要性的認識。語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我們立國立人的依靠。大學語文教育擔負著傳承民族文化、張揚人文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等多項重任,它既可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參與競爭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礎,也可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載體和延續民族精神文化的橋梁,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動作用。我們應該把這樣的敏銳意識及時傳達給我們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把我們的語文教育,特別是“大學語文”教育從中學語文篇、章、字、詞、句的重復提升到傳承傳統文化、交匯中外文化的意識層面來操作。
2、組織權威專家、資深學者和優秀教師重新編寫教學大綱、配套教材和教輔資料,做到教學大綱規范化,教材經典化,教輔資料科學化。應該在廣泛地征求教師、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具體組織長期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優秀教師、知名教授共同修訂大學語文教學大綱、配套教材和教學輔導資料,建設一套自成體系、特色鮮明、涵蓋面廣、兼容性強而又具有權威性的規范大綱、經典教材、科學教輔資料系列,為未來的大學語文教學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3、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做到教師學者化。要充分發揮大學語文在培養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學語文教師必須學者化。此外,還應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以勤勉的治學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4、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
(1)、轉換教學主體。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要充分發揮教材方便自學與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特點。每節課都要布置學生預習和自學的任務,每節課也首先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提出本課的一些難點,然后在教學中突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對必須掌握的東西一定要弄懂、記住。讓學生多講,多回答,允許和鼓勵有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創新。
(2)、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化教學手段。一方面,要及時更新教學設備,要有滿足正常教學的多媒體教室,一套齊全的多媒體設備,大量的教學光盤和優秀的教學課件;另一方面,教師根據實際需要自制課件,以便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重視方法教育,教育學生把新老知識融會貫通。例如有這樣兩句詞“杜宇一聲春去,樹頭無數青山”,要查其出處,排除其為唐詩、宋詞中的句子后,不用苦苦翻檢,運用音韻學及詩詞格律知識,可以判定其是《朝中措》或《清平樂》的結句,根據目錄學知識,一查《歷代詩余》馬上可斷定其為元好問詞《清平樂》中的句子。
(4)、重視寫作教學。選擇若干創作點,與散文結合寫議論文或駁論文,與詩詞結合寫賞析文章,與戲劇小說結合寫人物分析或讀后感,讓學生有許多練筆的機會。大學語文教學一定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參考文獻】
[1]孔慶東.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方向[J].中國大學教學.2006,(7):21.
[2]中國教育報[N]2004年5月14日第4版.
[3]石悅.充分發揮《大學語文》的審美作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2(3).
[4]倪文錦.語文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徐鳳云.關于大學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3):33.
- 上一篇:市長在全市經濟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政協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