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生命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18 02:48:52

導語:初中語文生命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生命教育研究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

初中語文生命教育課堂的構建,關鍵在于教師要首先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內容,還要促進初中生心理素質和德育素質的健康發展,讓學生學會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樹立起積極的生活態度,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將更多“生命性”的教育內容注入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的樂趣與活力。如在《女媧造人》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對文章中的文學價值進行教學,更有樹立生命教育的教育觀念,只要初中語文稍有生命教育的意識,完全可以向學生講解生命的誕生與成長過程,讓學生知道自己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達到教育學生了解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目標。

二、挖掘生命教育素材,恰當進行課堂滲透

基于語文課程的特性,初中語文教材中與生命教育相關的素材是非常豐富的,關鍵在于語文教師要進行積極的發掘與整合,然后與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聯系,實現生命教育的恰當滲透,這樣才能不斷拓寬初中語文生命教育的空間,讓原本單純進行“知識傳授”的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達到生命教育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初中語文《生命生命》的教學過程中,這無疑是初中語文教師開展生命教育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和平臺,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對散文內容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告誡自己要珍視生命,不要虛度光陰,要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這樣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三、創新語文教學手段,增強生命教育的趣味性、直觀性

初中語文課堂上有效的生命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上,還要多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在生命教育課堂上的主體意識,增強生命教育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才能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一方面,在初中語文生命教育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手段,通過圖片、音樂、視頻等手段帶給學生在感官上和心靈上更加直接的沖擊,讓學生感受到生命課堂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如在《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相關視頻資料的播放,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然后再開展相應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平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平、熱愛祖國,遠離戰爭,要懂得同學生以及他人進行友好的相處,進而強化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四、重視實踐教學,讓學生多體驗生命、感悟生命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又要回歸于生活,初中語文課堂上生命教育的目標也在于此。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結語語文課程與現實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特征,重視語文生命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的去體驗、去感悟、去探究生命的價值和魅力,這樣才能提高初中生生命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再塑生命》的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海倫•凱勒”對生命的理解,以及作者個人的生平事跡,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體驗活動,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海倫•凱勒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假如自己只有三天光明的時間,會去做什么樣的事情,思考完之后不妨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去認真地完成預想的事情,進而引導學生養成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良好行為習慣,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更加直接和全面的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生命、理解生命的真諦,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態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作為初中生開始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需要提高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尤其在面對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教學內容時,需要初中語文教師打破傳統單純進行知識導入和知識傳授的教學思路,積極構建“生命教育課堂”,使學生在獲取語文學科知識的同時,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真正的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唐廣祥,教師

作者:唐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