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
時間:2022-10-15 10:11:29
導語: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對微課程的內涵進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包括借助然后微課程,實現古詩文深層講解;應用微課程,實現新課導入;利用微課程,促進知識理解。
關鍵詞:微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語文素養
移動終端的普及使類似“抖音”短視頻這類時長短、富有創意性的應用軟件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微課程的誕生也順應了目前人們快節奏的生活和學習的需求[1]。各學科采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微課程的引入將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多元化,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之后相關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巨大挑戰。教師應當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成為現代化教學的“開拓者”,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貢獻力量。
一、微課程的內涵
微課程是指在教學進程中將短視頻作為有力載體,運用建構主義方法開展實際教學活動的過程。教師將學生認為的重難點及易錯點集結起來,匯成短小的微課,讓學生能夠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避免了教師在大課堂反復教學,減少了資源浪費,同時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程是新課標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教學視頻作為有力的教學手段,能使學生將課堂的重點進行反復獲取、記憶,有效利用教學資源,是當前極具代表性的教學輔助工具[2]。學生可以選擇多種情景進行學習,如在線、面授及自學,微課程用于面授教學可以充當教學部件,對于提升知識授予、技能訓練和交流溝通都有重要影響。微課程的特點為時間不長、內容精悍、模塊管理及情景交融,這些特點恰好滿足了當代人隨時隨地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的愿望。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因此微課程作為教學工具能夠方便學生下載或點播任意的教學內容,避免了教師集中重復的講解,是當前移動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
二、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微課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程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操作簡單、使用便捷,一經出現便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制作系列性微課,打造新穎的教學模式,直觀、高效地展示重點教學內容,不但更新了傳統的教學手段,還拉近了師生距離。相對于枯燥的板書式教學,微課程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而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形象,能引起小學生的關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微課還具有反復性,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多次觀看學習,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多遍學習可以加深學習印象、增進學習效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二)微課程能夠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素質教育對教師實行現代化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課程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它順應了教育改革的形勢,為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奠定了基礎[3]。課堂的時間較為有限,教師借助微課程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充分發揮微課的教學輔助作用,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微課預習語文課本的內容,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語文教學的效率也能進一步得到提升。借助微課手段進行預習準備,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質量,形成規律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微課程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云技能目前涉及多個教學領域,微課程借助云技能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學習課程,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利用微課程做好分層次的差異化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微課將課堂上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消化和吸收。學生根據自身的基礎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板塊進行研究學習,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生可以選擇更具挑戰性的課程進行拓展,有助于豐富學生課上課下的活動,開闊眼界,提升語文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性科目,涉及的知識面極為廣泛,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促進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借助微課程,實現古詩文深層講解。古詩文是古人情感的宣泄方式之一,小學語文課本出現的古詩文對于學生來講有些晦澀,如果僅僅以板書教學,沒有環境的襯托,會導致學生無法理解詩人作詩的意境,達不到學習詩文的成效。再者,小學語文的課堂時長有限,教學的條件性因素致使教師對詩文無法做出詳盡的描述,也無法對詩文的創作背景、詩人的創作情感一一展現。微課程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對古詩文的深層講解,利用多媒體以微課程為載體可以將詩文解析得更加透徹,有助于學生理解古文,培養古文語感?,F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中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為例,教師可以制作微課介紹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將詞中所隱含的作者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展現出來,同時展示作者想要通過描繪一個農村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表達對鄉村寧靜生活的喜愛之情。借助微課作為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的載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熱情,有利于學生把握對古文含義的深層理解,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古文的效率。(二)應用微課程,實現新課導入。微課程具有時間短、自足性和易傳播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創新、應用微課程可以有效實現小學語文課文的新課導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創作背景,深入時代特征,更深切地感知作者當時的創作情感。微課具備完整的教學設計,教師借助微課能夠快速導入課前背景,有了相關的微課內容做鋪墊,學生學習教材的興趣得以激發,課堂的教學效率也能得以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懷念母親》一課時,可以在課前播放相關微課程,解釋季羨林先生創作文章時的家庭背景及時代背景,為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兩位母親做好鋪墊,為進一步講解作者對親生母親及祖國母親同樣真摯的感情打下基礎。甄選高質量的微課,有助于教師做好課前教案,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是幫助學生掌握教材背景的有效途徑。(三)利用微課程,促進知識理解。教師利用微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的難點和重點進行解析,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判斷力。微課程具備容量小和基元化的特質,片段性地播放微課,能夠解答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面對難點,清晰地分析疑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寬松的學習環境。以微課為載體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疑難點解釋的印象,提升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解釋文言文《兩小兒辯日》一課時,針對文言文中的“日初出滄滄涼涼”和“日中如探湯”兩處重難點制作微課,簡潔地對文章“日初出”和“日中”時太陽的形容做對比,使學生對兩處形容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利用微課程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微課程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正在影響教育的各個領域,它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微課程在具體的教學應用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中以微課程作為教學載體,靈活地進行碎片化教學,可以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吳莎莎.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胡益君.小學語文課內擴展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6.
[3]張麗平.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開發[J].教育科學論壇,2017(20):18-19.
作者:孫紅艷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養正小學
- 上一篇:高中語文教學微課的有效應用
- 下一篇:論學校德育與智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