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6-10 11:31:01
導語: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無一不體現出要運用到的語文知識。美國教育學家華特科勒涅斯說:“語文學習和生活的延伸同等。”所以,我們說,生活其實就是語文,語文也即是生活。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更應該注重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現階段,必須利用好一切語文學習教學的相關資源、教學學習場景及種種語文教學手段,從不同的教學角度和方向對語文教學進行立體圖的構建,把語文教學不斷地融入生活,更加全面地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等得以加強,搜集各類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策劃活動能力等也得到發展和提高。不斷開展形式各異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又一十分重要的學習途徑。
一、以課堂學習為基礎,提供更多的語文實踐活動機會
要不斷地在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樹立這一實踐活動意識,并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創造提供這一機會,使學生能夠在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感悟并學習掌握很好地運用語文的各類規律,提高這方面能力,并以此激發課堂教學活力,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實踐活動相關能力。在課堂學習中,要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這類時間要相對多點,盡可能充分提供,也以此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老師更應該把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自由支配,積極創造語文實踐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都參與這類教學活動。
二、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學習體驗
比如,我們在講授《有趣的發現》這一節課時,可以根據達爾文發現的一些現象和結論,以此來引導學生對自然界發現的動物或是植物,做一個小小的記錄,并通過這些發現進行不斷記錄,不斷查找文獻資料,也得出通過實踐后的結論,那么,教師可以以這樣的活動周期為基礎,多開展這類活動,帶著學生親身體驗,真實地感受實踐活動,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也能夠感受成功所帶來的希望,以此激發學生創造的思想火花,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上,實踐活動設計需要以生活為基礎,在活動選擇上,更應該選擇一些實踐性強、綜合面廣的問題或現象來開展,只有學習在有意義的相關背景中開展時,學習者才能與生活發生密切關聯,這樣的效果才是有效的。
三、以聽說訓練為基礎培養語文實踐活動能
應該從“話什么”“談論哪些話題”等入手,以此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走出,和身邊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涉取影視、報紙、電視媒體、雜志等信息,并從信息中獲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對于話題的選擇這個過程不應該過于注重,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選擇話題的這一過程中,使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得到加強和提高。如何“話”,則在選擇了話題之后進行,老師在這一環節上應該給予指導,這個環節也是書本上的資源與實踐活動相互結合的最有效環節,學生明確觀點,進行表述,那么此時,書本中的論據豐實,嚴密的種種范本學生就可效仿,這個環節,老師可就范文進行講解,學生便可學以致用。“聽什么?如何聽?”這個環節,老師也不容忽視,這也是培養語文實踐能力的又一重要環節,學生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老師的指導,在指導下進行,要在明白所有引述論據的基礎上,整合所有信息,再闡明自己觀點,并對其他同學的表述進行簡單評價。同時,老師還可在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反思維訓練,通過這樣,聽者可幫助說者進行問題的深入探究,進而提高引證論述水平。這些訓練,是對學生語文學習實踐能力的聽辯評價的有效培養途徑。
加強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此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及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后成為社會這個大環境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林植 單位: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