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拓展模塊單元教學設計探索

時間:2022-02-04 11:14:43

導語:中職語文拓展模塊單元教學設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語文拓展模塊單元教學設計探索

【摘要】中職語文課程是中職學生必修的基礎課。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發展,以適應就業創業。促進自己的職業發展。本文主要對中職語文拓展模塊的課堂教學進行相應的研究,探索中職語文教學的新途徑。

【關鍵詞】中職語文;基礎課程;拓展模塊;新途徑

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學習語文知識、語文素養和語文思維的過程。中職語言發展模塊的建立,主要是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科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銜接所學專業,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發展奠定基礎。中職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材特點等課堂教學因素進行教學,以提高中職學生的語言水平為目標。

一、中職語文拓展模塊課堂教學特點

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考慮各專業學生的特點,并結合他們進行教學。此外,漢語拓展模塊的課堂教學也需要充分發揮其實際作用,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打下基礎。課堂教學以啟發式教學為主。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語言拓展模塊的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中職語文拓展模塊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

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學生所學的專業,并以拓展模式為平臺引導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時,教師主要引導學生欣賞文章所描繪的自然風光,聯系作者的生活和社會背景,探索自然,思考生命意識,進而激發學生尊重自然,探索自然,探索生命的價值。整篇文章充滿了作者對短暫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與自然的熱愛與奉獻。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根據文章內容逐句理解和分析。應根據學生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語言拓展模塊教學的作用。

三、中職學生的特點

(一)基礎薄弱,興趣不濃。在課堂上,學生們變成了“低頭族”,大部分都在睡覺。老師提問題,學生經常沉默,一個簡單的問題要重復很多次,學生仍然不知所措。課堂教學已成為教師的獨幕劇。少數學生偶爾在語文課堂上玩手機,聽歌曲等,做一些與語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顯然與目前的語文課堂的正常教學相悖。學生對漢字、單詞、句子、段落、文章的認識非常少,有少數學生的水平不如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平均水平。從學生的“書寫”來看,亂寫亂寫較為普遍,規范的書寫不多;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多少東西可以表達出來。學生厭倦學習漢語,主要是因為對漢語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正確的學習方向。大部分學生表示,在中學階段出現了語文學科偏少的現象,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中文讀寫能力遠不是高中學生應有的水平。很多學生做作業是為了完成任務,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甚至在抄寫答案時也不會閱讀問題或文章。(二)認識不足。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習并不是學習的最后階段,而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以學習為契機,與社會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即能夠迅速融入社會,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重視專業課程而忽視文化課程的現象十分普遍。學校很難讓專業課程和文化課程連在一起,學生之間存在誤解。許多學生認為學習語言的能力不強,用處不大。這種錯誤的認識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以至于學生們不會把精力放在語文上,語文學習變得枯燥乏味。

四、拓展模塊課堂教學

所謂拓展模塊在課堂中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可以利用在語文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最終使所學知識可以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發展和提升,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綜合水平,注重培養學生在探究中發掘自身個性,不斷落實自身專業特性,同時也是學生落實終身學習的重要載體,對于學生的能力提高和精神養成也有著作用。具體應用到中職學校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把教學重心放在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突破地域課堂的限制,調動學生發散思維。在多個層次多個角度進行知識擴展,使學生可以在不同的領域當中,發揮自身思維,擴展學生視野,最終達到將知識與實踐具體結合的目標。在中職語文課堂,拓展模塊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身優勢的立足教材本身進行拓展,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普通語文教學中,我們往往過于注重文字的相關分析和作者的思想感受,雖然對于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過于刻板,因此我們應該對課文背誦內容進行理性化分析突出中職學生在文本學習上的個人感受,突出課堂活動,使課堂活動變得更加有趣具體。其次,要針對性在落實大綱具體要求的情況下,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具體實踐訓練相結合,開展全方位全面地學習落實,提高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最后拓展練習要立足學生發展實際要求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要關系,在進行教學中可以通過課文導讀和小組學習探究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五、拓展模塊課堂教學的實際實踐

(一)培養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可以認識一個全新的自我,發現一個不同于以往的語文世界,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課前預習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收集些學習的資料信息,并通過小組課堂展示來呈現出,預習的內容突出實際活動將實際活動與知識的學習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的主體真正成為學生本身體現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性地位,讓快樂和興趣真正在學生身上得到落實,在學習中學會知識獲得知識。(二)鼓勵開放式學習。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中職語文教師就必須立足教材本身不斷拓展語文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好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精神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利用課堂知識的特點,感受學習課文的意境,讓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課文選段進行評判,通過這兩個環節讓學生體驗語言美和文本的意境美,同時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往往社會實踐經歷豐富的同學要比缺乏實踐活動的學生更容易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判斷。(三)創設課文情境。所謂創設情境是指教師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營造課文情境,是學生可以在創設的情境當中所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到內容知識的豐富,多彩和有趣性,使學生尊重和作者所表達的感情融為一體,從而體現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當我們說《再別康橋》時。這節課,首先在課前預習階段,讓學生多收集與作者相關的資料,感悟作者個人背景,同時提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和時代背景的體會,更好地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正式上課時,將《再別康橋》課文以動畫或音頻的形式播放給學生,讓學生融入課文情境中,同時注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達到更好的情境教學,保證教學效果。(四)課外拓展實踐。在中職語文拓展模塊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書本知識,結合理論拓展到實踐當中去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當中,不斷體會和感悟知識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例如,教科書《走進家庭》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課前設計上可以通過學生自身行動去搜索和查詢信息對于當地的風土人情傳統文化和人員特色,讓學生可以通過此活動來真正了解家鄉的信息,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學生對于家鄉的事情產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加深對家鄉的印象。同時在探索的過程中收獲知識,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擴展知識的有效途徑。(五)利用實踐活動提升語文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是中等職業院校在語文教學上的一個重中之重,例如低碳生活在教材中結合社區宣傳和生活實踐兩個部分可以通過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區,在準備的過程中可以學校學生撰寫實踐報告,同時可以通過設計海報活動,宣傳活動,總結等等活動步驟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來提高寫作的真實水平,還可以增強學生對于勞動意識的感悟和增強社會責任。

六、結論

開展模塊課堂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在知識和實踐當中更好地學習,中職學生語文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大力提倡教學當中使用拓展模塊。這不僅僅可以促進語文教學時間跨越式發展,還可以提高中職學生整體素質,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論之后把理論知識落實到實踐中去不斷地在過程中檢驗自身所學知識,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巧蘭.中職語文拓展模塊單元教學設計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5(17):26-27.

[2]夏芳.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探索[J].現代教學,2020(08):44-46.

作者:孫在峰 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