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

時間:2022-10-19 03:33:47

導語: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

【摘要】追求課堂效率,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文章從一節課中幾個重要環節的設計、授課內容及方法、思維訓練、情境創設等幾個方面著筆,結合教學實踐,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授課方法做了淺究。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環節;高效課堂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個觀念很多老師都知道;追求課堂效率,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環節,科學安排學習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掌握好教學節奏,這個觀念很多老師也知道。可事實上,在教學中,有的老師一步入課堂就覺得時間過得飛快,講著講著不知不覺就一個人獨霸了講堂,只顧埋頭把知識點授完,生怕有所遺漏,然后布置作業,最后指望學生能在課后過關。但實際結果是有不少的學生課堂上難有所獲、作業應付、考試艱難。課堂上混點,如何指望他在課外在學習上發力呢?于是班上學困生隊伍越來越大。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如在課堂上從強化以下教學環節著手。

一、舊課復習

這個環節不是節節課都需要安排,可根據本節課授課的內容確定。如果本節課教學時間不是很緊張就可以安排,時間也不宜太長,三五分鐘即可。還需要結合本節課授課內容設計,形成比較性訓練,以利于加深學生印象。復習的方式是測試,或口頭測試,或筆試。安排這個環節是為了督促學生養成自主復習的習慣,以避免知識的遺忘。

二、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得好,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勾住學生的思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文本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體裁設計導入方法,或創設情境導入,或交代時代背景導入,或簡介作者身世、有關的故事、逸聞趣事導入,或考試導入,或利用圖片導入,或利用對話導入,或通過介紹與文本的題材相關或類似的學生熟悉的內容導入,或利用知識競賽導入,或通過猜謎語導入。如有位老師在教《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時是這樣導入的,老師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到當時的京城西安應考,考前,他去拜會了當時的一位叫顧況的名詩人。少年將自己寫好的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呈遞給顧況看。顧況掃了一眼署名后,說:‘長安米貴得很,你想白白居住下來可不易啊!’顧況看完詩后又說:‘好詩,好詩,白居住下來容易,容易。’你知道這位少年的名字嗎?”一謎既出,學生很興奮,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七嘴八舌,思維異常活躍。總之,導入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把學生的情緒帶到文本特定的意境中,讓學生產生想和文本對話的強烈愿望。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方面,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改革的重心,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而小組合作學習又是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這個環節要求老師有充足的準備。首先,學習小組的建立得在許多細節上下工夫,小組宜由學習成績、能力傾向等方面不同的成員構成,成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合作小組通常由4-5人組成,由組織能力比較強、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和副組長,每個小組都應是全班的縮影或截面。其次,要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幫助學生確定探究的問題。老師不必完全照搬教學參考書上的教學目標。因為新教材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新的要求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恰當地選用教材、靈活地增刪教材。文本閱讀宜從整體上把握,不必逐段分析。學習小組還可以自行確定探究的問題。如《少年閏土》可以側重從文章人物形象揣摩品析,側重從文章的寫法和語言方面探究領悟,側重從情感和價值觀方面體會。探究問題可以擬定為:①課文寫了那幾件事?反映閏土怎樣的品質特點?②課文寫閏土,運用了怎樣的方法?③怎樣理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一句在文中的深刻含義和作用?再次,教師要重視探究過程中的指導。學生獨立思考時,要求學生做到心靜如水;閱讀中有心得和體會時要學會做圈點和批注,養成“不動筆墨莫讀書”的好習慣;學生交流時,要求學生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中心;小組討論問題,要人人有見解、個個有心得,通過互相交流、互相爭論,最后達成共識。同時要求小組探究必須形成書面文字。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師生關系是平等的,生生之間是互助的,學生的生活經驗被重視、個人見解被尊重、個人表達得到肯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高。最后,要注重探究結果的展示和評價。小組選派代表上講臺作交流展示,有不同結果的小組可以繼續選派代表上臺交流。老師對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要評價教學效果,更注重對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行為,更要注重對學生個體行為進行評價。要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及水平。評價方法除了測試以外,還有平時的面談討論等各種方法。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更應重視定性評價。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才能讓小組合作教學走向成功。其實合作學習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學生的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的主導教學,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在于人際交往、相互促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者,享受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功的樂趣。

四、知識追憶或識記

追憶是有意回憶的一種特殊形式。在頭腦中追尋曾經的印象,這種現象被稱為追憶。這樣可以強化記憶的效果。這個環節要求老師給適當時間讓學生對要求過關的知識點進行識記或追憶,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從而逐漸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追憶時間5分鐘,知識追憶的格式可以是:(以《少年閏土》為例)①“我學會了生字、新詞____。”②“我了解的最精彩的句子是____,精彩的理由是____。”③“我喜歡少年閏土,因為他____。”④“我學會了寫人的方法,這種方法是____。”等。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力求過關,為“課堂檢測、當堂過關”做準備。對于學生消極的課堂行為,采用適當的懲罰是必要的。在學生追憶同時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神態,防止學生走神,人在曹營心在漢,達不到過關的效果。五、課堂檢測、當堂過關這個環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了解學情,從而改善教學。首先,要注重檢測題的質量,題目要精心準備,設計檢測題首先要突出四個結合,結合課標要求,結合考試說明要求,結合近幾年該知識點的考查題型要求,結合命題人的要求;其次,要注意檢測量度。每次三至五道,5~10分鐘檢測完,如果不加選擇地讓學生在“題山題海”中苦戰,也難有成效;第三,注意訓練的難度和梯度,提倡“分層設計”學生作業。基礎訓練題力求面向全體,視為基本作業。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視為超額作業,不作硬性規定,讓學生在更大的空間選擇,照顧有余力的學生。這樣為每一個學生創設了“天天向上”的機會,有利于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充分發展,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第四,注意檢測后的信息反饋。要及時批閱,最好以分數的形式出現。教師對學習不太務實的學生宜當面批改,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還可以讓他自批(學生根據課本上的答案和老師的提示自我評分)、同桌互批(同桌之間通過詢問、探討,互相指出對方在考試中的失誤)、小組長批閱等。第五,要注意檢測題的積累,利用練習本積累知識很重要。每天訓練一次,每天只需要做完一頁,每學期完成上百次,積累80~100頁,定時溫習檢測本。這樣一定會讓學生擁有扎實的語文功底。當然,以上五個環節并不是說適用于所有的課堂,各種不同的教學環節具有不同的針對性和典型的靈活性,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時下不少人主張教學無固定方法,倡導非預設性的生成性課堂。筆者覺得對此不可一概而論。如同習武,習武的最高境界是無招無式,招式隨心而出,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但初習武者必須扎扎實實地練好一招一式。所以,對于那些喜歡一講到底、一灌到底的老師來說,強化以上5個教學環節,并堅持一段時間,也許可以讓教學效果“亮”起來。

作者:郭少兵 程守軍 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郭崗小學

參考文獻:

[1]賈曉波.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素質[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