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24 09:44:03

導語:中學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

摘要:邊境民族地區的中學語文教學并沒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得到應有的發展,語文教學現狀堪憂,具有與其他地區語文教學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也具有民族地區的特殊性問題。文章嘗試對邊境民族地區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前、課中及課后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從多層面提出解決對策,以解決邊境民族地區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邊境民族地區;中學語文;問題;對策

一、邊境民族地區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前備課不扎實,備課缺乏針對性邊境民族地區的中學語文教師多來自當地,教師素質較低,教學觀念陳舊,對教學的理解沒有跳出傳統的藩籬,備課不能充分考慮地區民族學生的特殊性,甚至“抄教案”,缺乏針對性和前瞻性,集體備課有名無實。不少教師都有較強的自尊心,或者基于所教對象不同而羞于探討教學,或者基于個人知識產權而不善于分享,集體備課難以形成協同合力。2.教學內容無拓展,沒有對民族情感進行拓展新課改教材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新教材沒有充分體現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的歷史地位及影響,缺乏民族文化的滋養。同時,教學中不注重挖掘人文價值,使得學生對新教材缺少深刻的情感體驗,無法激發學生真切的民族情感和愛國情懷。由于受方言習俗、文化傳統等影響,相比于發達地區,邊境民族地區學生對語文體會不深,僅僅把語文教材當考試教材用,而教學也存在著“書本論”的傾向,沒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拓展,教學陷入困境中。3.教學方法不靈活,課程教學模式化邊境地區學校強調素質教育,卻延續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都采用固定教學模式,停留在“教教材”而非“用教材”上,如導入新課、作者簡介、朗讀課文、分析課文、寫作提升,教師還(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廣西崇左532200)是“滿堂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組織花哨化,盲目追求多媒體或網絡教學,只換形式、做樣子,場面花哨而內容匱乏,不能利用多媒體優勢深入挖掘,現代化教學淪為傳統教學模式。開展合作學習也往往體現在形式上,學生合作行為僅僅是教師手上的“皮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4.課后教學不跟進,軟件設施跟不上邊境民族地區往往是欠發達地區,軟件設施與新時代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信息教育、圖書室數量、圖書館藏書等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師生閱讀需求。社會普遍對語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表現在學校往往會把語文課安排在效率不高的時間段,同時壓縮語文課后閱讀時間,語文有被邊緣化的傾向。

二、解決的對策

1.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堅持全面發展理念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在教學中開展德育、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部門要把語文教學納入整體教育工作中考量,作為一個系統綜合考慮和設計,整體推進,組織撰寫民族文化教材,完善職稱考評、績效獎勵、教師培養等激勵機制,激活師生的積極性。2.加強教學協同合作,教師之間要協同堅持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究、把握教材、充分探討、教學觀摩,集多人的智慧于一堂課,挖掘教材與地區學生的結合點,教師協同確保備課出實效。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對話,提升個人組織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活動等,做到切實可行。3.強化提升教師素質在學校層面,充分發揮名師骨干傳幫帶作用,打造優秀教師團隊。普遍關心教師,從職業德行、教育理念、思維方式、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等方面進行專業訓練,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的素質。在教師層面,加強自身學習,主動參加各種培訓,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在專業素養、管理水平、教研水平、師德師風等方面全面夯實,切實提升教學水平。4.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切實把握學生的特點要認真深入分析班級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特點確定教學策略,把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確保取得好的教學互動和教學效果。學生都是獨立的具有差異化的個體,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溝通,走進學生內心,做他們心靈的引路人,扭轉教師唱主角、少數優生唱配角、多數學生當觀眾的局面,推動語文成為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重塑民族感情和愛國主義認同的有力武器。

參考文獻:

[1]江買買提•艾力庫力.淺析新疆民族地區中學語文教學的問題及思考[J].時代報告(下半月刊),2012(3):185.

[2]馮公任.山區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及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3):100-101.

作者:黃丹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