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10-15 09:53:18
導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說是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形式,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初中語文教材根據新課標進行調整后,小說成為主要題材之一,并以豐富的情節和細致的人物描寫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如何提高小說教學的有效性,成了初中語文教師共同探究的課題之一。文章以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為例,談談提高小說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教學有效性
初中生相比較于小學生而言,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成長,但在興趣愛好方面還是處在孩童階段,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關注的內容也大多是小說題材的課文。這是因為相比較于其他題材的文章,小說情節更加生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閱讀思考的興趣。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卻發現學生對小說教學并沒有很大的激情,這是因為教師沒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于小說類文章的興趣。為此,本文對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的策略進行論述。
一、朗讀品味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以及品味是較為重要的一種手段,特別是對于那些具有較多生動細節描寫以及對話的小說而言。為此,教師在進行小說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借助朗讀和品味來提高小說教學質量。在使用朗讀品味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小說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設計來激發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朗讀,或者是情境模擬朗讀,通過比賽以及分析的方式對作品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有效提高小說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就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先讓學生選擇出自己想要成為的角色,可以是皇帝、騙子、老大臣、小孩子等,然后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小說。而學生在角色朗讀過程中就能有效地品位出小說中相應詞匯的含義,更好地掌握其中的一些細節描法,從而掌握小說的中心思想,最終有效提高小說教學質量。
二、辯論討論
在小說教學中,部分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過程中經常會引發一些爭議,或者是小說主題較為多元化,而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就可以使用辯論討論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小說教學,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身的觀點,讓學生在辯論或者討論過程中完成思維碰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小說主題。例如,教師在教學《變色龍》時,就可以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小說當中的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事件的時候,為什么對赫留金以及小獵狗有不一樣的態度呢?為什么在巡警說不是將軍家的狗的時候,就說其是下賤胚子,可是一聽是將軍家的狗又說是名貴的狗,是嬌貴的動物呢?小說中主人公一次次的變化反映了什么呢?”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不同小組之間分別進行辯論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引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辯論、討論的過程中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體會整篇小說的反諷效果,從而掌握小說的主旨。為此,教師在小說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使用辯論、討論等教學策略進行教學,促進小說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情節想象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中所存在的一些小說類文章在情節構思方面十分巧妙,如《皇帝的新裝》《威尼斯商人》《變臉》等,在描寫過程中不管是沖突還是高潮都十分有趣。小說作者在故事描寫過程中,結局描寫可以說是有限的,也可以說是無限的,讀者能夠從中獲得較大的想象以及思考空間。教師借助情節想象教學法來進行小說教學,能更好地提高小說教學質量,也能讓學生在續寫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以《皇帝的新裝》為例,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只是描寫了一個小孩子說皇帝并沒有穿衣服,可是皇帝還是和所有大臣一起完成了一場游行大典,對于之后的事情并沒有進行任何闡述。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500字左右的續寫,通過使用情節想象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教師可以提出:“同學們,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畢之后,回到皇宮會怎么做呢?會處死那個說真話的小孩和撒謊欺騙他的騙子,或是悔過自新將自己的精力放到朝政之上嗎?發揮你們的想象力模仿作者夸張又諷刺的寫作手法,為其編寫一個續篇吧。”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領悟到小說主人公的形象特點以及文章主旨,還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四、情境創設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教師需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情境的創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利用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第二,情境的創設難度要適中,不能太簡單,使學生不用思考就能解決,也不能太難,超出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三,情境的創設一定要和教材內容緊密結合,通過情境的創設,引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小說《斑羚飛渡》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轉換為故事講述給學生聽:“我們狩獵隊帶著獵狗將一群斑羚逼到一個懸崖邊,對面的山峰大概有六米左右,同學們,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束手就擒還是想辦法逃脫?”當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討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斑羚飛渡》與課程銜接:“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學習《斑羚飛渡》,看看斑羚在這種情況下是如何做的?”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小說的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整本書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說只是小說中的一個節選部分,隨著整本書閱讀的開展和實施,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對一整本書連貫小說中的故事情節發展,更好地理解小說內容,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閱讀做必要的指導,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如“批注法”“猜讀法”等。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和愛好,為學生推薦不同的閱讀素材,讓學生能夠在整本書閱讀中獲取知識,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升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如《西游記》《魯濱遜漂流記》《儒林外史》等都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的刻畫,值得學生在課余時間賞讀。
綜上所述,在小說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文本特點,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小說文本閱讀以及探究中,有效提高小說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魯金芝.以初中語文小說閱讀為例探究教學策略[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吳小平.初中小說閱讀教學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3]夏雨瀲.人教版初中語文小說有效性教學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4]褚克鳳.初中小說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5]游曉嵐.整本書閱讀的完整課堂建構———《班級整本小說學習》譯介[J].語文建設,2018(17).
[6]林龍平.初中語文小說朗讀教學方法探析[J].中學課程資源,2018(05).
[7]潘素文.小說教學中知識體系細化的嘗試[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35).
[8]陳衛真.吹盡狂沙始見金———談談小說教學內容的定位[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17).
作者:張永杰 單位:甘肅省通渭縣什川鎮太山學校
- 上一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索
- 下一篇:淺談高中語文諸種閱讀關系的梳理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