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的生態化構建
時間:2022-01-22 10:26:10
導語:中學語文教學的生態化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使中學語文教學回歸生態是以人為本,弘揚學生全面發展進步的理念,確保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本文從生態學的原理和規律出發,對中學語文教學的生態建設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希望對生態語文教學體系的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學語文;生態化教學;創新思維;自主合作
要構建生態化語文教學就要摒棄急功近利和好高騖遠的心理和行為傾向,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格的健全作為目標,踏踏實實教學。要提倡平等、合作和民主的課堂,讓學生在生態化課堂上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長處出發,充分發揮才能,發散創新思維,培養自主合作精神。讓課堂教學不再“師唱生隨”,而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師生協同合作,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1師生互補,全面發展
實現語文教學的原生態,必須保證師生之間以師生為基礎的相互尊重,尊重學生的意見。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和創新,在"目標學習教材"中"逐步學習教材"的理念,實現師生的協調發展。師生思想不同,教學過程不同,師生可以互補,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1.1引導學生。教師不應該單獨行動,而是讓學生也積極參與課堂。過去,老師只考慮“如何教學”,現在他們應該考慮“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讓他們找到問題和答案,老師是領導者和助手。例如,在解釋《皇帝的新衣》時,可以詢問學生對《皇帝的新衣》具體含義的看法,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皇帝的新衣》的真實性和諷刺性。1.2融入情感。學生的情感世界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將情感與文本內容相結合,實現真正的生態教學。例如,當解釋最后一課時,向學生介紹當時的背景和環境,然后讓學生想象如果這是他們的最后一課,問他們對最后一課的感覺和他們想說什么,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將他們的個人感受融入到課堂中。
2和諧課堂,創新思維
和諧的課堂環境是生態語文教學環境不可或缺的。漢語非常人性化,經常用來表達意思。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教師應注意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團結互動,鼓勵學生輸入課文內容,傳播思想,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并鼓勵所有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例如,在《春天》一文中,“草從土里鉆出來,嫩而綠”這句話中的問題是:“你觀察過草的出現嗎?你能感覺到“秘密”和“訓練”兩個詞所包含的興趣嗎?“觀察”和“感覺”兩個詞為學生創造了想象和感受書中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心情。
3合理取材,有效利用
教師應該有效利用教材,但是不全部依賴教材,用自己的個性化方案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來營造生態化課堂氣氛,師生互動合作。3.1趣味導入班級介紹環節的設計非常重要。教師應該使學生在介紹環節中對學習內容有濃厚的興趣,并有學習和探索的愿望。這也是構建和諧生態課堂的第一步。例如,在解釋“長征”這首詩時,學生們首先被講述了在長征中發生的有趣或鼓舞人心的故事,以激發學生學習“長征”的興趣。3.2互動合作精心設計的教學,讓學生參與互動交流。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將課文分成不同的組,找出作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有趣的事情。他們發現了什么?感受你在等待什么。此外,還可以讓團隊成員互相交流,講述自己的童年故事,然后整理總結,展示各自的成果。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能夠學習自學和進行情感交流,而且使他們獲得成功和快樂,語文教學課堂也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4自主學習,趣味探索
蘇教版語文課本內容的編排很注重培養學生能動能力,例如八年級課本中就增加了“高新科技”和“精彩演講”等單元,也屬于“自由讀寫單元”。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同時也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很大空間去探索和交流。例如在《奇妙的克隆》中,很多學生會猜測克隆技術的真實存在性和實用性。有了好奇心就會去問去探索,學會自主探究能力。4.1調動情緒。教師應該有效利用編排新穎的教材,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例如在教《孔乙己》之前,教師可以隨意提出與課文相關內容的問題,促使學生在課文中查找答案,同時也達到預習課文,了解人物特點的效果。4.2有效學習。教師應該加強教學指導力度,讓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加上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就像是是一個個的例子,通過這些例子,學生才能舉一反三地學習。而作為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者,就要以身傳教,讓學生找到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
5結束語
總之,要使語文教學生態化,關鍵因素是教師、學生和教材,而教學課堂是三者的完美結合。生態課堂必須有和諧的氛圍,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發展是實現生態語文教學的關鍵。一個好的生態課堂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教師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更具體、更真實地感受漢語的情感世界。
參考文獻
[1]陳平輝.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環境教育[J].文學教育,2017(7):770.
[2]陳燕.追尋綠色生態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08(9):788.
[3]周士勤.“生態課堂”的基本涵義、特征及認識[J].教育科學論壇,2007(8):78.
作者:初廣霞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二棚甸子學校
- 上一篇:中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
- 下一篇:經典誦讀在中學語文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