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蒙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時間:2022-03-20 08:43:14
導語:中學蒙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蒙語文是蒙古族地區蒙古族學校開設的一門重要學科。在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作為蒙語文教師也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通過有意識地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多種發展個性的機會和場合,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蒙古語文;教學;學生個性
個性是指一個人在自己的行為活動中經常表現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它可以集中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通常來說,具有個性的人,可以表現出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等特點。發展人的個性,不僅關系到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提倡“個性化”教育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蒙語文作為蒙古族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在積極傳承和弘揚本民族語言文字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是當前蒙語文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就蒙語文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談幾點體會。
一、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形成個性發展的良好氛圍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如果學生身處輕松、愉悅的民主氛圍中,就善于充分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久而久之會成為具有大膽精神和個性豐富的人。但是,從蒙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看,大部分學生對教師持敬而遠之的態度,課堂上遇到問題也不愿意與教師溝通交流。這種態度不僅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個性的形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態,建立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允許學生持有不同的意見。在設置課堂提問時,不求答案完全一致,而是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對學生與眾不同的見解或異想天開的設想,不要隨意批評,應給予積極的肯定,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寬容和尊重。其次,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要把學生視為自己的朋友,經常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的情感需要。特別是中學生正處青春期,當其遇到一些困惑和問題時,要輔之以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排除來自外界的各種消極因素的干擾,讓他們學會調整心態。總之,在充滿和諧、尊重、信任、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更樂于參加課堂學習活動,增強蒙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個性也會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
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在動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它對于良好個性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蒙語文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結合蒙語文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首先,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性、直接性的特點,在新課導入前,教師可以通過ppt、播放視頻講述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等,將學生帶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可以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設置情境時,教師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件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以分角色表演的方式或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加入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也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敢想、敢問、敢說,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并討論,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地發展。
三、尊重學生個性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我們不會遇到一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不同的個性和特點。比如,他們的認知基礎、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特長等都存在差異,特別是在雙語教學環境下,很多蒙古族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所處的語言環境和基礎不同,因而蒙語文成績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很多學生對學好這門課程沒有自信,甚至以學習“外語”的方式來學習自己的“母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對不同學生要采取不同方式加以引導和培養。首先,對母語表達能力差、成績靠后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信賴,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他們,不能忽視他們。比如:在設計課堂問題時,力求做到簡單化,先交給他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任務,讓學生體驗成功,通過不斷的鼓勵讓學生更加有信心,從而使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有發揮的空間。其次,在布置課后作業時,可以劃分不同的層次。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完成基礎作業的同時,可以選做一些較難的題目。通過不同層次的劃分,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素質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化和發展。
四、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評價是任何一門學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長期以來,在應試教學的影響下,對于學生的評價以成績為主。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側重于教學生知識,不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和批判創新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因此,教師要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實現評價的多元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首先,評價的內容多元化。評價的內容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應更多地考慮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可以從日常表現、口語能力、思維拓展等方面對學生的表現給出恰當的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比如在進行蒙語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一是大膽發音——評價心理因素;二是發音準確——評價技能因素;三是表情適當——評價情感因素;四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評價綜合表達能力。這樣多元化的評價,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敢于踴躍表現自己。其次,評價的標準多元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善于鼓勵、學會欣賞,不要一味否定。特別是對成績差的學生,可以從他們的發言中找出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給予贊賞,并適當地引導,讓學生樹立起學好蒙語文的自信心。此外,在評價方式上,還可采取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五、結語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學生個性展示的重要平臺。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轉變觀念,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特點,認真對待每個學生,因材施教,通過蒙語文教學來培養和發展人,促進學生全面自由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呼斯楞.提高蒙古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淺談[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91.
[2]彭志紅.中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課內外,2019(36):342.
[3]滕迎春.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思考與優化教學方案研究[J].學周刊,2020(2):127-128.
[4]高永文.個性化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9(10):49.
作者:何玉春 白雪蓮 吳瓊 單位:阜蒙縣蒙古貞初級中學
- 上一篇: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策略思考
- 下一篇: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