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隱性備課的獨特性質與路徑
時間:2022-03-25 11:28:54
導語:中學語文隱性備課的獨特性質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隱性備課是指語文教師“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語文教學活動之中的備課活動,它需要語文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并對教學產生十分重要的意義。隱性備課具有形式的內隱性、內容的廣泛性和效果的潛伏性三個特殊性質,據此,語文教師應該足夠重視隱性備課、廣泛積累學識并給學生足夠的耐心。
關鍵詞:中學語文;隱性備課;語文教師;內隱性;廣泛性;潛伏性
一、引語
備課是語文教師每天都在做的工作,但大部分語文教師卻將備課簡單地等同于寫教案、做課件。寫教案、做課件固然重要,但真正需要語文教師重視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備課。那么,在語文學科中,隱性備課區別于一般性備課的特殊性質是什么?語文教師又該如何進行隱性備課?想要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隱性備課。因此,以下將從隱性備課的理論內涵、語文隱性備課的特殊性質和語文隱形備課的實踐路徑三個部分展開論述。
二、隱性備課的理論內涵
(一)理論淵源。于永正在《名師的備課經驗》中說:“我把備課分為隱性和顯性兩部分。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么,鉆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了解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了。”[1]余文森、黃國才等在《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一書中提出:“我們認為,研讀課標、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思考反省等,是看不見的準備,即‘慎’,這種準備是上位的,看似‘無用‘’,卻“無所不用”;撰寫教案、設計練習、反思筆記等,是看得見的準備,瞄準‘有用、有效’”[2]孔凡哲也在《有序備課•備課務實與新技能》一書中提到:“一般地,備課有狹義的備課與廣義的備課之分。狹義的備課,是指針對當次課程的備課。廣義的備課,是指教師的自我裝備、自我成長和持續發展。這是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書育人的前提和重要保證。這些持續的成長和發展能使教師更勝任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3]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有33年從教經驗的歷史老師表示:每一節課,他都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準備。但是,如果僅僅是針對某一個課時的話,那他大概會花15分鐘的時間去準備。從各位前輩的的闡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家都不謀而合地將備課分成了兩大類:于永正所說的顯性備課和隱性備課;余文森、黃國才等提到的看得見的準備和看不見的準備;孔凡哲提出的狹義的備課和廣義的備課;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花十五分鐘備的課和用一輩子備的課。其實,這些表述中的隱性備課、看不見的準備、廣義的備課和用一輩子備的課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備課的的工作過程和結果都是不需要具體的形式將它們顯現出來的,都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我們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隱性備課確實是存在于教學活動之中的,并會對教學活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二)理論內涵。結合前人有關隱性備課的闡述,隱性備課就是:教師在認真地研讀課標、鉆研教材、查閱資料、分析學情、聯系生活實際之后,結合自己的個人氣質和授課風格,選擇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編寫教學方案,并在教學結束之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反思,分析其優缺點,并總結經驗教訓的備課活動,它存在于教師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不僅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求教師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心理健康,它是“細水長流”的,不是一蹴即就的。(三)理論意義。就像《學記》中所說的:“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4]意思就是教師講課時要讓學生如沐春風,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師的講授之中、跟著教師去學習,就像聽眾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優秀的歌唱家唱歌一樣。隱性備課正好可以幫助教師做到這一點,隱性備課不僅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還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而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人格魅力又是教師是否可以把一堂課上得生動活潑、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關鍵。如果教師只是一廂情愿地將課本上的內容和知識灌輸給學生,那么這樣的課堂必然會生硬死板,提不起學生任何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充分重視隱性備課,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花在寫教案上,隱性備課一旦做到位了,教案哪怕只有幾行簡單的提綱,教學效果也不會受到影響。以下將結合語文學科來進一步分析隱性備課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隱性備課區別于一般性備課的獨特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形式的內隱性。形式的內隱性,就是指隱性備課在表現形式具有讓人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性。形式的內隱性是隱性備課最突出、最典型的特征。把“備課”簡單地等同于“寫教案”的思想在今天早已過時了。教案的撰寫確實是教師備課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寫教案絕不是備課的全部。研讀課標、了解學生、選擇教法、反思教學、留心生活、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養等工作都是隱性備課的主要內容,但是語文教師卻無法將這些工作呈現在備課本或者電腦上,所以它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具體的呈現形式的。(二)內容的廣泛性。內容的廣泛性是指語文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廣泛地涉獵多個領域的知識和內容,內容的廣泛性是隱性備課的重要特征。這也是由于語文教師這個職業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以及語文學科的內容涉及范圍十分廣泛所決定的。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有經驗的教師力求做到使學生對所喜愛的課程知道的東西比教學大綱的要求多一、二十倍。感到有力量主宰所喜愛課程的知識,是促進一般智力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之一。”[5]語文教師想要上課時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想要讓學生如沐春風、學有所獲,就必須要在備課時跳出教材、跳出教學大綱,廣泛地積累各個領域的知識,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歷史哲學都要有所涉及,而這些內容正是需要語文教師在隱性備課時主動去學習和內化的。因此,隱性備課的內容具有廣泛性。(三)效果的潛伏性。效果的潛伏性是指隱性備課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在短時間內是顯現不出來的,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見分曉。語文學科極具人文性,因此隱性備課需要語文教師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學習上的教學效果可以根據學生課堂上的反應、課后的練習或者考試顯現出來,但是教師對學生生活和心理上的影響卻在短期內無法看到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最后結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見分曉的。你所做的、所說的和使兒童接受的一切,有時要過五年、十年才能顯示出來。”[6]這里所說的需要五年、十年才能看到的結果絕不是指學生在學業上取得的成績,而是指教師對于學生心態的培養和三觀的塑造,而這兩方面的影響在短時間內是顯現不出來的。因此,隱性備課的教學效果是具有潛伏性的。
四、中學語文隱性備課的實踐路徑
鑒于隱性備課有形式的內隱性、內容的廣泛性和效果的潛伏性這三個主要特征,語文教師們應該“對癥下藥”,以隱性備課的三個特殊性質為突破口思考隱性備課的實踐路徑。(一)語文教師應該足夠重視隱性備課。由于隱性備課具有內隱性,它沒有具體的呈現形式,所以很多語文教師會因此而忽略了隱性備課的存在,從而不進行隱性備課,把寫教案當作備課的全部,認為只要自己認真寫了教案就是備好了課。但是,隱性備課雖然看似不存在,但是卻像空氣一樣是存在于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尤其是語文學科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它是和我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試想以下幾個畫面,當看到夕陽緩緩落入滇池,海鷗漫天紛飛的景象時,你可能更能體會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那令人驚嘆的美;在遇到童年時候的玩伴時,一切物是人非,你一定會更加理解《故鄉》中“我”的無奈與感嘆;在聽完好友抱怨其男友在和她交往前后的變化之后,你的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好友的口中的一詞一句竟和《氓》中的語句有幾分相似。這些日常生活的畫面都可以化作教師們備課的素材融入到教師的專業氣質之中,在教師上課時助教師一臂之力。所以語文教師們要足夠重視隱性備課,把隱性備課變成一種習慣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用心去感受語文,然后你就會發現語文真的無處不在,隱性備課真的無處不可進行。總之,生活處處是語文,學好語文可以使人更會生活,留心生活也可以讓人更懂語文。因此,語文教師應該足夠地重視隱性備課,千萬不能忽略它。(二)語文教師要廣泛積累、學習,豐富自己的學識。由于隱性備課的內容具有廣泛性,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大部分人心目中語文教師的特定形象。確實,“讀萬卷書”是對一名語文教師的最基本的要求,這里的“萬卷書”不僅僅是指和語文學科相關的作品,還應該包括其他領域的作品,如;教育類、歷史類、自然科學類、哲學類、心理學類等等。只有擁有了豐厚扎實的專業知識,在課堂上面對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出其不意的提問時,才可以游刃有余、鎮定自如作出解答。例如,李鎮西老師的教學實錄《聽李鎮西老師講課》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事例:在給學生上《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課文時,一個學生站起來問到:“……前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這是不是說明馬克思的事業發生了什么問題?這又怎么理解恩格斯所說的‘永垂不朽’呢?”李鎮西老師在書中直言不諱地說他聽到這個問題之后的意外和緊張,因為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并且從嚴格意義來上說,這是一個超出了語文學科范圍的問題,但學生既然提出來了,作為教師的他就要正面回答。在聽到問題之后,李鎮西老師先簡單地幽默和調侃了幾句(給自己爭取思考的時間),然后他開始從歷史的原因、中國的現狀以及他自己對《共產黨宣言》的理解三個方面對學生的提問做出了精妙絕倫的回答,收獲全場師生雷鳴般的掌聲[7]。試想:如果李鎮西老師僅僅只從語文課本出發備課,不了解世界歷史、不了解我國國情、沒有讀過《共產黨宣言》,那他面對學生的這個問題時,要如何作答?可能只能敷衍了事,讓在場的師生大跌眼鏡。因此,教師們必須博覽群書豐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三)語文教師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由于隱性備課的教學效果具有潛伏性,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耐心。語文是極具人文性的一門學科,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僅是“知識的講授者”,更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所以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要著力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塑造健康樂觀的心態。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淵博的學識、豐厚的文化底蘊,還要具備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情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嚴于律己,從我做起,用自己正確的三觀和健康樂觀的心態去塑造學生的心靈、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當然,這并不是要求教師必須不食人間煙火,具有“超人”的精神境界,而是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要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有服務他人、甘心付出的奉獻精神,有熱愛教育、關愛學生的職業精神,而語文老師的這些精神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學生正確的“三觀”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又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迅速養成并展現出來的,學生正確的“三觀”和健康的心態可能要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后才能完全地顯現出來,并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千萬不可急于求成,必須要有十足的耐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成長。
五、結語
隱性備課并不是剛出現的新事物,只要有教學的地方就有隱性備課。隱性備課不僅可以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的豐富和專業能力的提高,還可以促進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并且語文教師一旦將隱性備課做到位了,就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節節高質量的課堂并讓學生投入其中,并且語文教師可以讓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在日常教學與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健康樂觀的心態。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足夠重視隱性備課,將隱性備課和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融合在一起。語文教師想要將隱性備課做到位就必須要認清隱性備課的三個特殊性質:形式的內隱性、內容的廣泛性和效果的潛伏性。根據隱性備課的三個特性,教師要對癥下藥,要做到足夠重視隱性備課;廣泛積累、學習,豐富自己的學識;有足夠的耐心,不可急于求成這。總之,隱性備課十分重要,語文教師們一定要重視隱性備課,將隱性備課“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肖川.名師備課經驗:語文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2.
[2]余文森,黃國才,陳敬文,等.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2.
[3]孔凡哲.有序備課•備課務實與新技能[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
[4]高時良,譯注.學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44.
[5]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75.
[6]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3.
[7]李鎮西.聽李鎮西老師講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3-25.
作者:鄒小嬌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 上一篇:古代經典小說在中學語文的教學策略
- 下一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