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在高中英語寫作的效果分析
時間:2022-05-12 03:27:11
導語:背誦在高中英語寫作的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國際交流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英語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更多的中學生已經意識到學習這門國際語言對他們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注重聽、說、讀、寫等各項英語技能的學習。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寫作部分一直較落后。很多高中畢業生的表達能力很弱,有些甚至連英語書信和便條都無法完成。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英語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學生仍主要依靠學校教學學習英語。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班級人數眾多、加上教師水平和經費的限制,要完成這一任務絕非易事。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抱怨在寫作中總感覺詞匯匱乏,實際上,原因絕不只是缺乏詞匯那么簡單,寫作困難的原因還在于學生對詞塊,句子結構的掌握不夠,也不知如何將詞匯,語塊組織成句。并且很多學生將他們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逐字由中文譯成英文,令表達十分中式化。很多教師都認為,背誦式輸入能有效彌補寫作輸出上的問題,因為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會積累地道的表達和詞塊,從而在寫作輸出更有話可說。但一些教師指出,很多中學生在完成背誦任務時大多采用死記硬背,過程枯燥無味,且結果往往事倍功半。所以筆者希望通過相關實驗,探究在一定背誦實踐之后,學生寫作中的語法錯誤是否減少,句子構成是否更佳,單詞、語塊的使用是否更準確。實驗假設是背誦能幫助中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能為英語學習者語言寫作能力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某重點中學高二年級的102名學生,他們已完成高中階段的語法學習,并都有努力提高寫作的愿望。所有學生都來自普通班,從高一年級開始就由筆者執教。在研究中,筆者將52名學生的班級為實驗組,參與背誦實踐。另外五十名學生的班級為對照組,不實施背誦實踐。兩個班級均為平行班,英語水平大致相當,大部分學生都為中等水平學習者,能完成規定的背誦任務。(二)實驗材料。在選取實驗材料時,筆者以作文范文為主,盡量選擇一些包含稍有難度的生詞,或一些新的固定表達和句子結構的材料,同時又確保文章不會過長,以免學生在背誦時感覺枯燥,沒有信心。(三)實驗過程。此項研究歷時兩學期,共26周,分為三個階段。1.階段一實驗開始時,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接受前測,每位學生根據同一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寫一篇120字左右的作文。寫作測試屬于開放性測試,對寫作的評分也會較主觀,為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對前測和后測中學生作文的評判由筆者和同年級的另一位英語老師共同完成。評分依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英語測試中的寫作評分標準,這一標準具有代表性,且能衡量寫作的各個方面,且被廣泛采用。表1為本研究的評分標準,其中在時態一項中,如果作文中沒有出現時態錯誤,得3分;若有少數幾個錯誤,得1-2分。對于句子表述一項,如果句子結構較為復雜且表述清楚,得3-5分;如果只使用簡單句,得1-2分。在結構一項中,如果整篇作文結構不完整或結構混亂,得0-1分。在拼寫項目中,若作文中出現3-5個拼寫錯誤,得2分;若有更多錯誤,得0-1分。在詞匯項目中,若用詞準確恰當,得2-3分。之后筆者將前測結果錄入電腦,并使用SPSS軟件計算出平均分和標準差,以判斷兩組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否存在差異。表2顯示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前測中所寫的作文在結構、語法和詞匯三方面的平均分和標準差。表2中數據顯示實驗組在結構這一項的平均分低于對照組,但雙側P值為0.681,大于0.05,因而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同樣,語法和詞匯項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總之,實驗前兩組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也就是說兩個班的學生作文中的結構、語法、詞匯水平相當。2.階段二實驗期間,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每位學生每兩周寫一篇作文,題目和作文要求一致,并以相同標準分析、評判他們的作文。唯一不同之處是實驗組的學生在寫作之后有一節寫作課,并在課后需要背誦范文,教師通過聽寫檢驗背誦效果。寫作課的流程為:在課堂前20分鐘,教師分析范文,尤其是對其中的語塊、用詞、寫作準確性進行分析;之后,教師講評一位學生的作文,指出文中的時態錯誤、連接詞使用不當等語法錯誤;第三,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寫作。最后,學生交換閱讀作文,并互評。3.階段三實驗結束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參加后測。兩組學生根據同一題目、相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篇作文。
二、研究結果
筆者將后測結果錄入電腦,數據結果使用SPSS軟件分析。(一)后測結果對比。表3的數據表明實驗組學生的結構一項得分比對照組高,但P值為0.122,大于0.05,因而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語法和詞匯兩項的P值為0.000,小于0.05,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組學生的語法知識和詞匯使用要優于對照組學生。實驗組學生的結構、語法、詞匯的平均分都高于對照組學生的得分(結構項得分9.04>8.76,語法項得分6.62>5.58,詞匯項得分5.04>4.24),說明實驗組學生在實行背誦后的整體寫作水平提高了。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出背誦讓學生更有效的記住了更多的產出性詞匯和語塊,提高了二語寫作能力。(二)后測作文中語法結構結果對比。學生在寫作中常使用的結構包括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with結構、非謂語動詞等,這些都是高中英語語法學習的必修內容及學習難點,學生能否將它們運用于寫作可表明他們是否掌握了這些語法知識。表4中的數據表明實驗組在語法的綜合運用上優于對照組。數據還進一步顯示背誦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外語學習,特別是促進學生的語法學習,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加深對語言的理解。(三)后測作文中拼寫錯誤對比。表5中所列單詞都是常用詞匯,通過表中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實驗組學生詞匯基礎扎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歸于學生反復的背誦實踐。背誦讓學生逐漸關注到每個細節,注意并記下單詞、語塊,再運用于口語和寫作中。(四)后測作文中詞匯使用對比表。6對比了兩組學生在表達相同內容時詞匯和語塊使用上的差異,很明顯可以看出實驗組在表達上更具多樣性。例如在使用“besides”做進一步闡述時,實驗組學生使用了三種不同表達方式,而對照組學生只選用了很簡單的一種表達,令文章更顯枯燥蒼白,缺乏說服力。
三、結果分析
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背誦訓練后,學生在寫作中的語法錯誤有所減少,句子構成更為科學,單詞、語塊的使用更為準確。實驗之后,為充分了解背誦對寫作的作用,筆者對背誦和寫作展開更深入具體的研究。背誦可以促進語法結構的內化。良好的寫作能力要求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如創設相符語境,句子語法規范,寫作銜接自然,語篇組織連貫等。正如中國一句古語說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輸入對寫作是十分必要的,但真正關鍵之處不在于讀了多少,而是記住了多少及能否應用它。背誦能讓學生記憶大量包含目標語語言使用的文本,并且選取的背誦材料通常是學生感興趣,符合學生能力水平的內容,是包含i+1內容的可理解輸入。由于背誦材料屬于學生的可理解輸入,那么它們就能被用于寫作中,從而有利于寫作輸出。如果學生關注背誦材料中語言結構的形式和意義,就能促進這些語法結構的內化(Batstone,1996)。背誦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不管文本中的句子是復雜還是簡單,在學生記住這些句子結構和語塊之前,首先要理解它們。這不僅讓學生接觸到真實語言輸入,還促進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更注重分析各成分是如何構建起完整的句子,關注到詞與詞是如何搭配構成一個語義單位。之后學生再將它們運用于口語和寫作中。由于此過程是基于理解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在之后他們自己的寫作中會傾向于使用類似結構,寫出更優美高質量的作文。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語言教學實踐中保證適量的背誦輸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背誦能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目標語中的實義詞和語法詞素,在平日的語言學習中,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實義詞上,而對功能詞和語法詞素關注較少。如何學習功能詞和詞素一直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的難點,且在意義表達重于形式表達的交際實踐中,學習者往往容易忽視這類詞及詞素。背誦則彌補了以上不足。它要求學習者反復誦讀,一字不漏地背誦全文,從而既關注了實義詞,又掌握了功能詞及詞素在句子和語篇中的作用。背誦能讓學生提高寫作準確性。由于中國學生總是希望把觀點直接譯成英語,作文中常會出現一些不完整句子或中式表達。但如果學生背誦課文的話,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英語的流利性和準確性都有所提高,因為在朗讀句子或段落時,他們會留意到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并盡量去理解每個詞。當學生在作文中表述觀點時,就會更注意如何組織語言,確保表述正確,進而大大地提高寫作準確性。另外,背誦過程中的模仿和大聲朗讀還能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幫助他們樹立學習外語的信心,消除焦慮,激發學習動力。在探討情感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時,王初明(2001)認為初學外語者若抓好發音訓練不失為克服心理障礙的一劑良方,它有助于培養健康的學習心態,為后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背誦練習能幫助學習者更多地接觸語言輸入,降低情感因素,增強英語學習信心。此外,大部分背誦材料用詞準確,結構清晰,邏輯嚴謹,為學習寫作提供范文。學生還能從中學習有用的詞句,汲取良好的思想觀點,關注文章的銜接與連貫,提升寫作技能。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背誦能有效提高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能為英語學習者語言寫作能力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最終能幫助中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四、背誦建議
但是學生的盲目背誦,機械重復或死記硬背只會導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為提高背誦效果,教師可依據相關的心理法則給學生一些建議。(一)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有意義的背誦比死記硬背的效果更佳,所以背誦之前一定要理解文章。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再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組織結構,使學生了解文章框架,讓背誦變得更加簡單。以“Theworkofchildren”一文為例,文章框架如圖7所示:圖7:同時學生要充分理解文章或選段。如果讀者不完全理解文章內容的話,就不能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間體現出的態度、意圖和情感,更無法運用于未來自己的寫作中。(二)大聲朗讀有利于背誦。大聲朗讀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它將書面語言轉化成充滿思想、情感的口頭語言。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在朗讀時通過他的情感、認知策略、想象、聯想等方式積極參與到練習中來。大聲朗讀不是和尚念經那樣的機械重復,而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材料的一種特殊的可理解輸入。通常我們認為口頭朗讀比默讀更有助于背誦,因為口頭朗讀調動視覺、聽覺、動覺等多種感官,這幾種感官同時作用于大腦皮層,提升背誦效果。(三)全文背誦法和部分背誦法。全文背誦法要求學生將文章或選文視為一個整體,從頭讀到尾,直至背熟。而部分背誦法允許學生將文章或選文分成幾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誦,最后再背誦全文。一般而言,背誦材料較短的話就采取第一種方法,材料較長時則采用部分背誦法。(四)在語境中背誦。背誦練習不能脫離語境進行。我們已經認識到在語境中學習生詞、短語和句型,能大大提升學習效果,原因有:第一,在語境中學習不僅幫助學生學習到新知識,同時還學習了如何在語境中使用;第二,在語境中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到語言很重要的一個特點—語境決定單詞、短語的意義。同一個單詞、短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義,所以學習單詞和短語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語境中學習。最后,它能訓練學生根據語境猜測詞義的能力,這是幫助他們理解文章,加快閱讀速度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鄧酈鳴.注重背誦輸入克服寫作中的負遷移[J].外語教學,2001,(07):04-09.
[2]丁言仁,戚炎.背誦課文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J].外語界,2001,(03):21-24.
[3]董衛,付黎旭.背誦式語言輸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界,2003,(04):32-34.
[4]謝軍.背誦課文—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J].荷澤醫專學報,2002,(03):05-08.
[5]姚晟.英語朗讀仍是農村中學的有效教學手段[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04):23-28.
作者:夏文莉 單位:江科附中
- 上一篇:大學英語融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 下一篇:高中英語自主閱讀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