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9 09:05:00

導語: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研究論文

【關鍵詞】急慢性闌尾炎

急慢性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的疾病,以往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來治療。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被較多的醫生和患者接受。本院從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行LA32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2例LA患者,男11例,女21例;年齡19~66歲,平均32歲。急性闌尾炎29例,其中單純性闌尾炎19例,化膿性闌尾炎9例,急性闌尾炎穿孔1例,慢性闌尾炎3例。

1.2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術前排空膀胱,不留置導尿管及胃管。臍上作lcm弧形切口,作觀察孔及標本取出道。插入氣腹針快速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建立氣腹、氣腹壓力維持12~15mmHg,然后插入10mm套管,置入30°腹腔鏡探查腹腔。按右上、左上、左下、盆腔、右下的順序觀察腹腔一般情況,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后,直視下在恥骨聯合上正中稍偏右處作5mm切口作為副操作孔(陰毛覆蓋處)。取頭低足高左傾30°體位,用吸引器吸凈腹腔膿液,順結腸帶找到闌尾,在闌尾頭側方3指處做10mm切口,置入10mm套管作為主操作孔。若因粘連無法暴露闌尾,則在麥氏點頭側方3指處做切口。對周圍有炎性粘連包裹以吸引棒撥、推、吸法作鈍性分離,膜性粘連以剪刀銳性分離或電凝鉤切開。用抓鉗提起闌尾,充分張開闌尾系膜,視系膜大小分次在系膜無血管區用分離鉗穿過,以鈦夾夾閉殘端后剪開系膜。在闌尾根部用分離鉗貼結腸壁仔細穿過,用鈦夾夾閉闌尾動脈并切斷系膜。用Roeder結在距根部5mm處結扎闌尾,用電凝鉤切斷闌尾,并破壞粘膜。闌尾置入標本袋或手套制作的取物袋后,通過臍上孔取出。用生理鹽水沖洗術野、盆腔和右側結腸旁溝,吸凈沖洗液,并注意檢查右膈下和肝下有無積液。切口均以生理鹽水沖洗,兩個10mm切口用可吸收線縫合筋膜和皮膚,5mm切口可不縫合,以敷貼拉合。

2結果

所有患者術后恢復順利,無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發生。20例患者術后未使用任何止痛藥物,12例患者術后使用了一次止痛藥物。24例患者術后第1天恢復肛門排氣,8例術后第2天恢復。22例患者術后3d出院,9例患者平均住院日約4.2d,最長1例術后6d出院。

3討論

3.1LA的優勢

LA最早報道于1983年,此后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被較多的外科醫生選擇。作者認為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相比,LA具有如下優勢:(1)切口感染率低,不同作者報道的開腹闌尾切除術的切口感染率為4%~12%,而文獻[1]報道LA的切口感染率則要低的多,本組的切口感染率為0。LA時切口并不在闌尾區,因此切口直接接觸腹腔內膿液的機會很少。闌尾切除后先被裝入袋中,然后被拉進套管中再被移出,不會接觸到皮膚或皮下組織。(2)切口小,疼痛輕,創傷小[2]。對肥胖患者,LA的優勢更明顯。(3)對腹腔內臟器的擾動少。LA尋找闌尾和清除膿液非常方便,基本上不需要擾動腸管,利于術后腸道功能恢復。(4)腹腔沖洗、引流更徹底。腹腔鏡下探查范圍更大,視野廣闊,手術更易于清除腹腔與盆腔的滲液和膿液,尤其積聚在盆底、肝下的積液,這是開腹手術所無法達到的。(5)對于術前診斷不清的患者,容易選擇。這是開腹闌尾切除術難易完成。

3.2LA應注意的問題

(1)切口的選擇:目前LA普遍采用是三孔法,二孔法不具備普遍意義。對于放置腹腔鏡和輔助鉗的套管位置無爭議,但是主操作孔的位置卻存在不同看法。作者的經驗是主操作孔應該在腹腔鏡直視下見到闌尾后,在闌尾頭側二指處戳孔,如果無法見到闌尾,則應該在麥氏點頭側二指處戳孔,而不應該在麥氏點或者闌尾上方直接戳孔,這樣不僅右手的操作更順手,而且可以避免切口和套管碰到化膿的闌尾。另外作者強調,主刀醫師必須雙手操作,讓助手扶鏡。(2)闌尾及腹腔處理:作者多數先用分離鉗電灼闌尾根部系膜戳孔,逆行法切除闌尾,闌尾動脈以鈦夾夾閉。需要注意的是,在分離系膜和處理闌尾動脈時,會遇到系膜出血,此時絕對不能用電凝止血,而且極易導致腸管誤傷,若術中未發現,后果非常嚴重。應結合沖洗,明確出血位置后用鈦夾夾閉,必要時可以增加一個操作孔以利操作。闌尾根部處理有多種方法[3],包括絲線結扎或縫扎、可吸收夾結扎、Roeder結結扎等。作者均采用Roeder結結扎,操作比較簡單可靠,而且根部較粗闌尾的也能可靠結扎。有些作者推薦和開腹手術一樣行荷包縫合,作者未予采用,因為腹腔鏡下縫合技術難度較大,若縫穿結腸全層反而得不償失,而只要根部處理可靠,也不會有腸漏發生的危險。切除的闌尾可以使用標本袋、避孕套或者手套取出,但是要強調的是必須從臍旁孔取闌尾,便于延長切口,術后疼痛感輕,且腹壁皮膚疤痕小。

闌尾切除后,必須要對術野和盆腔進行沖洗,但是由于患者取頭低腳高左側臥位,所以沖洗量不宜太大,否則沖洗液流經整個腹腔,另外一定要檢查右側結腸旁溝和肝下有無積液,因為術中體位可能導致膿液擴散。

3.3LA的不足

盡管LA已經是被廣泛接受的成熟手術,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行LA。LA手術操作時間一般均長于開腹闌尾切除術,若手術困難,長時間的氣腹會造成心肺功能負擔加重,不利于患者的恢復。有腹部手術史,尤其是下腹部手術史的患者一般不適合行LA。因此作者認為心肺功能不全或有下腹部手術史應該為LA的禁忌證。體型較瘦且診斷明確的闌尾炎患者,即使行開腹手術,切口也很小,切口感染機會少,LA意義不大。另外目前LA的手術費用較貴,住院總費用可能為開腹闌尾切除術的一倍左右,選擇LA需要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

【參考文獻】

1KazemierG,ZeeuwG,LangeJ,eta1.Laparoscopicvsopenappendectomy:arandomizedchinicaltria1.SurgEndosc,1997,11:336~340.

2彭志萬,舒柏榮,張克難.電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1148例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01,7(1):48~49.

3湯治平,陳建安,葉寧,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257例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02,8(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