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探討論文
時間:2022-03-02 10:21:00
導語: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按就診順序將17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22例,男73例,女49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21歲,病程最長20年,最短1天。病變類型:單純L3~4者5例,L3~4、L4~5、L5~S1者8例,L3~4、L4~5者14例,L4~5、L5~S1者27例,L4~5者48例,L5~S1者20例。對照組50例,男29例,女21例,最大年齡76歲,最小19歲,病程最長22年,最短1周。病變類型:單純L3~4者2例,L3~4、L4~5、L5~S1者4例,L3~4、L4~5者7例,L4~5、L5~S1者11例,L4~5者17例,L5~S1者9例。
1.2治療方法
1.2.1治療組讓患者側臥于床上,患側腰腿在上,患肢微屈膝屈髖,腰與患肢大腿約成150°角,根據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結果,先確定突出的椎間盤間隙,然后向患側旁開2.5cm,以此作為針刺點,以直徑0.3mm,針身長75mm的華佗牌毫針向外10°刺入,針沿椎板外側緣緩慢刺入橫突間韌帶,當出現明顯的落空感時,即已經到達椎間孔處,停止進針,患者可出現向患側放散的麻感,甚至觸電感,停止提插捻轉,剪取3cm長艾條插至針柄上點燃。另外,在坐骨神經走行路線上選取秩邊、環中、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昆侖等穴,以直徑為0.3mm,針身長為50~70mm華佗牌毫針直刺40~70mm,剪取3cm長艾條插至針柄上點燃。溫針灸時間為30min,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1.2.2對照組采用多功能程控牽引床進行牽引,根據患者的體重、體質選擇牽引重量,持續牽引30min,每日牽引1次,10次為一療程,一般牽引2個療程。
2結果
2.1療效判定療效標準按VAS法及直腿抬高試驗評分。優:腰腿痛癥狀消失,行走自如,能勝任原工作,直腿抬高試驗陰性;良:腰腿痛明顯減輕,可堅持正常工作,直腿抬高試驗≥75°;差:腰腿痛緩解50%,難以堅持正常工作,直腿抬高試驗<75°;無效:腰腿痛減輕0~25%,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2.2治療結果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略)
注:經統計學處理(χ2檢驗),治療組與對照組優良率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3.1發病機制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腰腿痛病理機制較為復雜[1],目前認為主要有:(1)突出物直接壓迫硬膜囊及神經根;(2)局部微循環障礙;(3)髓核刺激引起神經根水腫及無菌性炎癥;(4)脫出髓核的自身免疫反應,已有研究發現,化學性炎癥機制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根性疼痛中可能發揮著比機械壓迫更重要、更直接的作用,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患者往往出現感覺方面的異常,只有當神經根周圍出現炎癥、水腫,受其突出物的刺激或壓迫方可出現疼痛癥狀。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癥與水腫是治療該病最根本的治療原則[2]。
3.2治療機制針刺直接深入至突出間盤壓迫的神經根周圍,可減輕神經根無菌性炎癥與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神經根的瘀血、缺血、缺氧狀態,促使炎性介質吸收,阻斷炎性介質對軟組織的進一步損傷,溫針灸發揮了針與灸的雙重作用,艾絨燃燒的熱力,可通過針身傳至發病部位,并擴散至周圍病變軟組織,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促進局部的新陳代謝,消除無菌性炎癥和水腫,緩解肌肉痙攣,從而起到活血化瘀、溫通經脈、解痙止痛的作用[3]。
4體會
在臨床治療中,要想得到好的療效,診斷正確是根本,針到病位是關鍵,這就要求醫生必須準確掌握病變部位的微細解剖結構,了解病變組織的生物力學、病理學改變以及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熟練掌握針灸手法,做到既準確到位,又避免傷及內臟。
【參考文獻】
1郭世紱.臨床骨科解剖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201.
2王力,鄧運旺,胡立敏.四步法聯合治療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120例報告.頸腰痛雜志,2002,23(2):137-138.
3張文田,張中榮,劉新元,等.神經根松解注射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頸腰痛雜志,2002,23(1):48-49.
【關鍵詞】溫針灸
【摘要】目的觀察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將172例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122例采用溫針灸治療,對照組50例采用牽引治療。結果治療組優良率為89.4%,對照組為62.0%,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
【關鍵詞】溫針灸;腰椎間盤突出癥
- 上一篇:商貿服務業工作意見匯報
- 下一篇:地區經貿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