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證券市場的現狀及路徑

時間:2022-12-09 09:01:22

導語:漫談證券市場的現狀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漫談證券市場的現狀及路徑

一、演化金融學的起源及在證券市場上的研究

由于證券市場并非完全有效,理性預期下的套利是有風險的。在長期里,非理性交易者虧損后會退出市場,但不斷有新的非理性交易者涌入。Leonid和Ross(2006)分析了非理性交易者的動態演化過程,并得出非理性交易者在長期中可以生存且對市場價格持續造成影響。Blume、Easley(1992)率先建立演化模型來分析金融市場,之后,Blume、Easley(2003)又證明了演化過程的最終結果并不一定能達到有效市場。趙鵬舉、劉玉敏(2011)提出了一個應用生滅過程研究非理性交易者和理性交易者共存的證券市場演化模型,證明了非理性交易者即使平均而言是虧損的,他們也未必在證券市場中消失,非理性交易者在市場中的生存與消亡取決于其初始財富、其進入市場的速率以及其交易的盈虧情況等多種因素。

演化金融學理論認為,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者都是異質交易者且證券市場上存在學習機制,證券投資者具有學習適應能力,因此也有不少學者從交易者角度來進行研究。李備友(2011)在二分網絡上研究發現,交易者之間不同的學習概率服從不同的分布,因此當交易者學習概率不同時,羊群效應的強弱不同。姚程(2012)進行了證券交易者的博弈研究,通過數值模擬分析得出,在市場規模有限的證券市場中,演化博弈結果既可能是理性交易者占優,也可能是過度自信的噪音交易者占優。演化金融學也可采用基于主體的計算模擬技術來建模,Blake,L(1995)分析了圣達菲人工(SantaFeArtificial)股票市場進行的實驗,考察交易者通過學習是否可以達到理性預期均衡。

二、證券市場演化研究的現存問題

新古典金融學的基本假定有:理性人假定;金融市場完全競爭;金融市場信息有效。而這些假定與現實相悖,因此現實的金融證券市場中有許多現象是不能被解釋的。基于此,演化金融學具有很現實的研究意義,但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一種科學只有成功的運用了數學以后,才算達到了完善的地步。由于演化金融學比起傳統的金融學更加現實,它所探討的金融市場更加的復雜、精確。演化金融學尚缺乏公理化的演繹分析體系,常用的計量分析工具對其進行檢驗困難,因此演化金融學尚不能完全成為一門學科進行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演化金融學下一步發展需要轉化為更加邏輯嚴密的定量分析,這樣才能對證券市場進行更準確的模擬。

其次,真實證券市場價格變動,交易者的行為都更加的復雜,用常見的分布來模擬現實,或者不考慮理性交易者與非理性交易者的相互作用等雖然可以簡化模型,卻只能得到不精確的結果。借助演化金融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一個交叉學科,即基于主體的計算模擬技術來給這樣的復雜系統建模,是演化金融學可采用的一種工具。但金融市場復雜和不確定性還需要基于主體的計算金融研究的完善與發展。

作者:王游春寒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