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中投資者保護制度的完善
時間:2022-12-05 03:50:24
導語:證券市場中投資者保護制度的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證券市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為投資者,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切實保護證券投資者。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保護制度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無法將其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采取針對性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證券市場;投資者保護制度;完善措施
進入新時期,我國證券市場發展迅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證券產品,且具有較高的復雜程度,投資者承擔著越來越大的風險;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完善證券投資者的法律保護,促進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不受影響。我國2005年,出臺了《證券法》,但是證券投資者只能夠受到比較有限的保護,依然容易出現權益受到侵犯等問題,新時期下,需要不斷完善證券投資者法律保護制度。
一、證券投資者法律保護的意義
證券市場投資活動的開展,與諸多經濟關系都有涉及,借助于法律法規的完善,嚴格約束、引導以及監控投資活動的開展,促使證券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具有較大的意義和價值。
1.證券投資者利益得到維護。相較于其他參與方,證券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的地位比較弱勢,如果侵害到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權成本較高,且維權途徑比較狹窄,難以有效解決。因此,通過密切關注證券投資者,對其保護意識有機強化,從法律層面保護證券投資者,可以避免證券市場中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其他方面的侵害,證券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2.證券市場可以得到穩定發展。證券投資者是證券市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證券投資者通過提供資金,促使證券市場的穩定運行、經營得到維持。如果侵犯到了證券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且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解決,那么廣大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就會受到較大打擊,對其投資行為產生嚴重影響,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也會產生較大的限制作用。因此,通過法律保護證券投資者,可以促使投資者的信心得到增強,金融市場得到穩定。
3.避免證券市場失靈。眾所周知,國家政策、經濟形勢等因素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證券市場,普遍存在著風險。投資者無法監控證券公司的風險,采取相應措施有效規避,因此,就由證券中介機構來對證券公司的風險進行監控。但是采取比較有限的監控手段,無法全面監控風險,如果證券市場失靈,將會帶來較大的損失。而通過法律層面保護證券投資者,潛在的市場風險得到有效規避。
二、現階段我國證券投資者法律保護中存在的不足
1.較高的維權成本和較大的維權難度。證券市場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存在著諸多風險因素,很容易威脅到投資者的經濟利益。新投資產品層出不兇,市場交易機制不斷變化,參與者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投資技能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方可以科學參與到證券市場活動中。實踐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證券侵權案件,且比較的復雜;部分法官沒有深入學習專業知識,無法正確審判新型復雜的證券案件。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投資人就會放棄維權行為。
2.沒有明確民事責任。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投資者的權益受到危害,可以借助于訴權來維護合法權益,但是卻沒有明確規定后續操作及侵權人責任的追究。因此,法律對投資者享有的權利進行了規定,但是因為不確定侵權人的責任,導致投資者的救濟路徑遭到切斷,法律制度不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
3.對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過分重視,民事責任遭到忽略。證券法沒有修訂之前,大部分條款充分說明了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僅僅有兩三個條款涉及到民事責任。而修訂后的證券法對此進行了有效完善,密切關注了民事責任。但是,在具體實踐中,涉案人員依然承擔的主要是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并沒有切實救濟受到侵害的證券投資者;這樣就無法體現證券法的首要保護投資者的立法精神,無法賠償投資者的合法利益,進而降低了投資者參與證券市場活動的信息和積極性,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造成較大程度的制約作用。
三、證券市場中投資者保護制度的完善策略
在證券法中,需要加大力度,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特別保護投資者的權益,證券公司義務難免會增加,且利潤空間也會一定壓縮;但是,金融市場只有保持完善繁榮發展,證券公司方可以盈利。因此,證券公司也希望能夠有效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1.給予一般投資者重點保護。2012年,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先開展了證券市場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工作,依據具體特征、風險特性差異,科學分類證券交易品種,進而對投資者劃分層次,不同層次的投資者在產品認知、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以便更加科學合理的引導投資者選擇證券交易類型。本種做法的實施,促使投資者利益得到了切實保護,債券市場得到穩定發展。我國在保護證券投資者時,也可以充分借鑒本種模式,將適當性管理制度構建起來,用一般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兩種類型來劃分投資者;一般投資者不管是獲取信息,還是維護權益,都比較的弱勢,需要將其作為保護的重點,將救濟弱勢的宗旨充分體現出來。具體實踐中,則可以將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借鑒過來,構建適當性制度,開展差異化管理。專業投資者具有較強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也具有較高的風險判斷承受能力,因此,就需要將一般投資者作為保護重點,幫助其合理選擇收益產品,對證券市場風險有機防范。
2.對保護一般投資者的思路有機拓展。我國相關法律中一直沒有明確金融消費者的地位,但證券法中體現了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將其保護功能充分發揮了出來。針對這種情況,有專家學者建議對規范金融市場的一切法律進行有機整合,將金融服務法給統一構建起來。其實,不管是否整合法律法規,都需要明確金融消費者的概念,融合投資者的含義與原有含義,正確界定概念。要對金融消費者的概念單獨定義,在一般消費者保護法律基礎上,構建獨立法律體系,充分保護金融消費者,對其民事責任有機明確,將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獨立構建起來,以便有效保護金融投資者,還可以有機結合個人責任原則與金融消費者的特殊保護。
3.對證券侵權民事訴訟行政前置程序有機消除。為了促使證券市場的司法環境得到優化,我國2012年了若干法律問題的解釋,明確了證券市場中內幕交易犯罪的證明標準和舉證責任,以便對不法內幕交易有效的遏制和打擊。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投資者的權利救濟途徑依然較少,沒有能夠完全遏制住證券市場中的違法行為,需要進一步改善我國證券市場的司法環境。證券民事訴訟執行中,前置程序發揮過渡作用,但是進入新時期后,我國司法審判能力不斷提升,前置程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導致無限拖延民訴審結,因此,就需要逐步取消掉前置程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維護證券市場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證券市場穩定性得到維持,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保護法律法規,如《證券法》等。但是,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依然會出現投資者利益受到侵害的問題,且法律制度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也逐漸顯露和無限擴大。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深層次分析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完善證券市場中投資者保護制度。
作者:周瑋慶 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增玉,孫春暉.證券市場中投資者保護制度的完善與構建[J].產權導刊,2014,5(10):123-125.
[2]丁建臣,龐小鳳.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國際經驗與政策建議[J].科學中國人,2014,5(11):66-68.
[3]史曉芳.我國證券市場中小投資者保護若干法律問題研究[J].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6(14):77-79.
[4]陳莉.論我國證券投資者保護機構的不足及完善[J].商情,2014,5(10):88-89.
[5]李娟.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的探析與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5,6(14):55-57.
- 上一篇:金融投資對于證券市場的效用
- 下一篇:證券英語翻譯方法探討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