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維初中政治教學探究
時間:2022-11-20 10:00:24
導語:基于生活化思維初中政治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初中學習階段,政治學科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初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發(fā)展還很不成熟,而且正處在情感發(fā)展和思維構建的關鍵階段。系統(tǒng)性的政治教育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新課程背景實施的環(huán)境下,生活化的思維逐漸向初中政治學科滲透。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應當與生活化思維相融合,不斷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方式,為初中學生提供符合認知的教學內容。因此,本文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分析生活化思維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生活化思維;初中政治;教學模式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當中,多元的網絡環(huán)境對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初中學生在享受其帶來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受到其消極影響的沖擊。因此,為了提高初中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初中政治教師必須注重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思維,讓學生可以在政治教學課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養(yǎng)。
一、生活化思維應用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基本原則
生活化思維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實踐性以及豐富性等基本原則。實踐性是政治課程應當與生活緊密結合。學生學習政治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生活。因此,生活化思維應用于初中政治教學之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對生活的參與,并借助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當前,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因為教材知識較為短小,只能對一些基礎的知識理論和思想價值體系的核心進行記錄,使得教材中的內容比較抽象。因此,在生活化教學思維課堂模式的構建中,教師可以從一些熱點的話題入手進行分析,結合生活與教材之間的結合點,從而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豐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生活化思維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結合時事政治,深入理解政治概念。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在多元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學生對初中政治的學習已經有基本的認識,但是學生真正參與政治生活的機會卻不多。在教材中如果遇到一些抽象的政治概念,就會在學習上產生認知困難。在生活化思維的影響下,教師在講解一些抽象性的概念中,可以加入一些生活性的認知,結合時事政治,為學生提供詳細的講解。比如在學習《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兩會”和“”等一些熱點的名詞為學生進行解釋。在分析和解釋“政府職能”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在調整商品價格中的經濟、政治等方式來分析政府職能的不同含義。(二)結合本土特點,豐富課堂教學。為了促進生活化思維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土文化的特點逐漸滲透在初中政治課堂當中。初中生因為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對于外界事物有自己的認知。而且對于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已經形成特定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引入生活化思維的時候,可以從當?shù)剡x取一些政治和文化生活,通過學生耳熟能詳?shù)谋就辽钏夭淖寣W生可以在具體的政治案例中加深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比如北京地區(qū)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一些首都北京的政治文化和經濟文化。對于上海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閩南文化。而對于珠三角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客家文化和嶺南文化,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使得初中政治課堂更加貼近生活,不斷促進初中政治課堂的生動性與靈活性。(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的趣味性。為了使得生活思維可以更好地應用在初中政治課堂中,教師必須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入手,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去,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在生動有趣的氛圍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yǎng)。必須在學習《競爭與合作》這一觀念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設置問題讓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實踐證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高漲,而且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活躍和濃厚。比如教師在給學生介紹“世界文明”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展示世界上著名的景點,比如我國的長城和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等等。引導學生加深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理解,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政治知識。同時,在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多列舉一些因為文化差異的小故事,比如一個外國朋友說:“你們中國真是一個勤奮的民族,我每天早上看到路牌扇上面寫著“早點”兩個字,在提醒上班的不要遲到?!逼鋵?,在我們的文化當中,“早點”就是早餐的意思。這就是因為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帶來的小笑話。教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講解一些這樣的趣味性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知。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愛好與特點進行教學,比如學生喜歡吃的食物,如美國的肯德基和日本的壽司等等來給學生講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不同。同時,還可以是中西方不同的建筑。如我國的長城、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等學生熟悉的建筑,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因為不同的文化差異而對國家的建筑產生影響。同時,在教學中還應當引導學生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將國外一些先進的文化積極地引進到我國,體會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體現(xiàn)的價值。讓學生加深對政治學的認知,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政治知識面,并將日常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四)引入生活化思維,提高教學時效性。初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還很不健全,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受到一些消極信息的影響。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教材為載體,引入一些生活事件豐富教學內容,并客觀冷靜地分析這些社會現(xiàn)象。從而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此種社會現(xiàn)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比如針對當前“老人摔倒應不應該扶”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辯論的方式,一方為正方,一方為反方,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辯論。借助教材當中的知識,思考在面對此種問題的時候,政府應當如何作為,社會成員應當如何作為,運用政治生活化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彰顯政治教學方式時效性的特征,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生活化思維的影響之下,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政治學科的特點。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引入實際的案例和生活素材,不斷創(chuàng)新政治教學的內容與方式,促進初中政治教學的良好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寶柱.生活出發(fā),時政關注———生活化思維指導下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7):98.
[2]陳惠.“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64-65.
[3]張升.試論“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86-187.
[4]范深靈.淺談“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67.
[5]王木君,賈天運.與時俱進,探究課改教學模式———黑龍江省初中政治“探究學習”教學設計大賽隆重舉行[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3(02):70-71.
作者:仲佳富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實驗中學
- 上一篇: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析
- 下一篇:淺談新會計制度對會計核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