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學常見問題研究
時間:2022-04-28 10:51:47
導語:高中政治教學常見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中學生對政治課堂非常的“冷漠”
高中學生對政治學習缺乏積極性,在課堂上表現得非常“冷漠”。這種消極的學習氣氛會嚴重影響到政治學習效率,并且會導致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講起課來也“沒勁”,學生聽著更“乏力”,這樣就會使得教學的氣氛非常沉悶,學生的學習欲望也就降低了。眾所周知,高中的政治思想課程理論性非常強,大多數是對理論的闡述,本身就是比較枯燥的,所以如果在上課的時候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為學生消除情感上的“消極性”,就很難實現政治學習的目標。
2.性別與思維之間的差異
在初中與高中的階段,部分人越走覺得越吃力,并出現了部分落伍者,在落伍者中有不少是男生。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普遍的認識:男生學理科有優勢,女生學文科有優勢。人們認為女生的記憶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比男生強,男生的空間識別能力強于女生。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社會輿論,讓很多的男生對學習政治失去了信心,并且在學習政治的時候心理負擔比較大,所以在政治的學習中男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如女生,這種現象非常的普遍。相關科學研究表明,男生與女生在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是存在差異的,但是這種差異性并不是表現在水平方面而是表現在特色上,這種特色是無法代表能力水平差異的,在政治課程的學習中因為男生在心理上有障礙,所以學習起來沒有自信心,進而導致其政治成績不理想。
二、應對高中教學難點的對策
1.轉變教學心理的“逆反性”為“相容性”
首先,教師要不斷反省自己,并有意識的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逐漸的為自己消除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并要立志于政治教學的事業,排除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另外,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和努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精神思想層次,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做到用精辟的政治理論說服學生,用精湛的政治教學技能吸引學生,做好教師的表率作用。讓學生覺得政治教師是可愛、可親、可信的好老師,讓學生在自己的教導下逐漸的實現進步,并通過這種方式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障礙,并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保證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堂高效、健康的發展。
2.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很多學生在政治的學習中表現出“冷漠”的狀態,是因為學生對政治學習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情境教學,高中生正處于好動、樂于接受新奇事物年齡,高中政治教師依據學生自身特點和教學內容,在日常政治教學中,融入有關的趣事、名人故事及寓言等,可有效提高教學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自然的學習氛圍里掌握知識點,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下基礎。
3.幫助男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在政治的教學中要打消男生在心理上的認識,幫助男生在心理上減輕壓力,并逐漸地幫助男生樹立起學習政治的自信心。
4.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將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小課堂和社會這個大課堂相聯系,如果理論與實際脫離,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很難將所學應用于實踐當中的。實踐出真知,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等,讓學生在感受小課堂教學的同時,走入社會的大課堂中進行感受,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教師可組織學生到農村采訪,到工廠參觀,有效開闊學生視野,也可請典型人物或者代表人到學校作專題報告,讓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在社會生活中得到檢驗與升華,激發學生求知欲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在高中政治學習中,有效提高自身理論素質、道德思想水平等,從而獲得良好教學效果。
5.教師創新意識及自身素質提高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于學生整體學習效果的實現能夠起到重要作用。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首先就應該具有創新意識,呆板的教師是很難教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高中階段是身心各方面發展的時期,這時候的學生的可塑性很高,因此,教師創新意識及整體素質,對學生影響是很大的,這需要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并堅持學習,緊跟時代氣息,不斷豐富理論知識,結合政治教材,聯系實際,嘗試新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同時,教師為人師表,應該為學生樹立榜樣,不斷提高自身道德覺悟及言行修養水平,從而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提高學生思想覺悟能力。
作者:孫浩文工作單位:山東省壽光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城投公司黨的群眾路線宣傳方案
- 下一篇:城投公司黨的群眾路線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