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探究
時間:2022-09-12 03:18:58
導語: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健康的心理包括有良好的自我認知、有穩定的情緒和狀態、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有理性的判斷能力等等。近兩年,我們正大力倡導馬克思主義生活化、大眾化,其實也是希望通過辯證思維能力的塑造來構建人們的健康心理。那么,構建學生健康心理就需要我們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傳授給學生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課堂的浸潤中學會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構建學生的健康心理。
關鍵詞:健康心理;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
學生健康心理的構建途徑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學校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可以通過平時的主題班會、團輔課、思想政治課等等。哲學在高中政治課中占有重要一席,能夠讓學生在理解和感悟哲學獨特韻味中找到認識世界的正確方法和道路,對于構建學生健康心理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一、發展觀——正確面對挫折
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對我們辯證看待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鞍l展的途徑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在講解這個原理的時候,我就以支付寶的發展史為例,給出以下三段材料:材料一:星星之火——目前人手在用的支付寶在其成立之初卻受到了大家的質疑和反對。人們紛紛覺得把錢存在電子錢包很不安全,維權也是一條漫長而未完善的道路……支付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能植根于淘寶,作為商家和消費者的交易中轉站。材料二:嶄露頭角——2005年,支付寶推出全額賠付制度,為支付寶的交易安全加固。隨后,支付寶又與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visa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讓其可以在購買機票、游戲點卡時充當媒介……支付寶的身份開始被人們接受和認可。材料三:燎原之勢——2008年,支付寶人數突破1個億,占網民總數的40%;2009年,支付寶開啟“聚生活”,縣市級居民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生活繳費;2011年,支付寶開啟“條碼支付”,進軍線下支付市場;2013年,“余額寶”上線,打通理財平臺……2018年,支付寶交易額達2500億元,占市場份額55.71%。結合三段材料,讓學生進行探討分析:1.支付寶是屬于新生事物還是舊事物?2.支付寶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經歷?3.支付寶的發展史說明事物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道路又是怎樣的?對我們有何啟示?高中學生人生不過十數載,卻也歷經考場風沙無數,有些學生在小學初中時成績名列前茅,可一到高中,由于種種原因,成績停滯不前,更甚是一落千丈。通過發展觀的學習,學生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在自己的前進道路上,挫折的出現并不可怕,甚至可以說是不可避免,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對待路途中的坎坷與挫折,我們要抱著十足的熱忱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克服并勇往直前。
二、矛盾觀——悅納自己,包容他人
矛盾觀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是事物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構建學生健康心理——以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為例陸婧倩(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江蘇太倉215400)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我們認識世界就是認識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決矛盾。學生在學習矛盾各個規律的時候,可以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也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以“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為例:情境一: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情境二:自然界有著吸引和排斥,人類社會有著先進落后之分,人的思維有著知與不知。從兩個情境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思考得出,在這個世界上,矛盾是無處不在的。此時,可以類比到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中,我分別請幾位同學用簡單的幾個詞語來概括下自己或是他人的特點,A同學“熱情、開朗、樂于助人、聰明、美麗”,B同學“爽朗,聰明,高富帥,特立獨行,膽大妄為”,C同學“文靜內斂,秀外慧中,慷慨大方,博學”……從對同學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就是這些特點造就了我們各自的精彩。但是,我們又有著共同的特點,就如剛才同學們描述中的“聰明”,可見,共性寓于個性之中,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那么,對于和你性格不同的同學,我們應該怎么去處理人際關系呢?學生們可以得出我們在對待不同的人時,可以求同存異,包容理解。
三、聯系觀——人際解讀與維護
聯系觀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又一個總特征。用聯系的眼光看問題,正確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可以讓我們多維度、更廣泛地認識這個世界。以“聯系的客觀性”為例,同樣給出幾個情境:情境一:俗語“喜雀報喜,烏鴉叫喪”。情境二:中國建筑的“飛檐”是仿照鳥滑翔的造型,既可以使陽光充分照入室內,使雨水借拋物線流向遠處,又具有審美價值。從以上兩個情境中,可以讓學生思考討論:1.情境一的俗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2.飛檐是人類的發明,那它與陽光、雨水的聯系是不是就是主觀的呢?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固有的聯系呢?經過充分的討論以及老師的點撥,學生可以理解到事物之間的聯系,無論是自在事物還是人為事物,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也不能說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正如我們處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無可避免地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那么,如何解讀他人的言語或行為意義,維護自己的人際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聯系客觀性的學習,學生就知道,有時候他人的言語行為可能并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我們不應該主觀臆造他人的想法,而應該去溝通,去換位思考,做到理解與包容。當兩者想法觀點相互沖突時,我們可以去建立新的聯系點,打造出共同點,求同存異,兼收并蓄。一個具有辯證思維能力的人,他一定能夠在復雜的外象中抽絲剝繭,找出最本質的存在。一個具有辯證思維能力的人,一定能對事物有著正確的理解,一定能從根上構建起健康的心理。讓我們利用好高中政治課堂,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構建健康心理,塑造美好人生!
作者:陸婧倩 單位: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 上一篇:淺談公路工程跟蹤審計方法與必要性
- 下一篇:礦山安全隱患排查平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