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重難點問題分析

時間:2022-12-18 08:54:58

導語:高中政治重難點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政治重難點問題分析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因其抽象性理論概念復雜難以理解,且脫離生活實際使教學內容不夠形象具體,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習興致不高,教學效果下降,因此,教師需要采用趣味化教學策略增加教學的形象性。本文對高中政治教學中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趣”化教學的主要方式進行相關闡述,提出具體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教學;政治學科;教學重點;創新手段

高中政治這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法律規章的制約,而學好政治是學生在社會活動中保護自己、遵守國家法律規范的前提。高中政治課堂采用“趣”化教學能夠有效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樹立,進而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念,通過“趣”化教學不僅能夠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1.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培養學生政治學習興趣高中政治重要的教學原則之一就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以所學的抽象理論概念與基本觀點來對黨和國家當前的重點政策、指導方針進行教學,并以此為基礎,分析國內外的社會時事熱點,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解社會現實并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培養學生在政治學科中的創新意識與社會實踐能力[1]。高中政治因其具備抽象性、概括性等綜合性學科特點,導致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理解起來有很大難度。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理論回歸社會事實,才能使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教學材料進行深入分析,能夠對材料中所概括的內容有準確的理解與正確的把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適當的聯系生活實際能夠增加政治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并以此作為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重要教學方法。例如:教師結合重難點問題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要求學生每天觀看新聞報道,閱讀雜志報刊,以關心世界政治形勢及國內社會熱點為切入點,將自己了解到的時事新聞與政治課本中所涉及的知識相結合,進行分析研究并與同學進行討論,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計劃的開展政治熱點時事報告會與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利用政治知識進行時事分析,對于國家規劃與政治方針進行深入理解,進而不僅能夠強化政治知識點的記憶,還能接受思想道德熏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政治時事的敏銳度,使政治理論、實踐與政治教育功能進行有效結合。

2.打造政治趣味課堂創設教學情境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有一定的誤解,他們認為政治課程偏向文科,學習內容較為枯燥,知識點主要采取背誦的方式就能取得好成績,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因此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不高。但高中政治作為綜合性學科,其對于學生文化素養與道德品質有很大的規范作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只有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與趣味性教學手段才能夠為學生打造出生動有趣的政治課堂。政治學科因其綜合性較強,其內容包羅萬象,不管是法律與經濟還是哲學與政治,都具有極強的時代特征與知識含量,在教學活動中都能夠作為知識點為學生進行講解。而興趣是學習動機的起點,政治教師在重難點問題教學中應當為學生打造政治趣味課堂,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通過適當的情境創設改善沉悶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學習。例如:在講到《我們政府是人民政府》中“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時,提出:“人民政府能為人民作出哪些實質性貢獻”的問題;當講到“經濟全球化對外開外”時,引出“面對全球經濟危機中國政府能否采用加印發行貨幣來進行解決”等重難點問題,創設政治辯論情境,幫助學生進行討論。此外,教師在學生辯論時應當作為旁觀者,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對其予以適當幫助,在辯論結束后,教師結合學生表現對其進行點評,對學生在辨析中出現的問題與錯誤觀點進行糾正。通過創設政治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解決重難點問題,提高學生政治學習的效果。

3.精簡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政治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實踐考察與分析,使學生在訓練中深化知識記憶,提升學習技能與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進行重難點問題教學時要精簡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選擇有教學價值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以此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生產、勞動與經營》中通過生產對消費的影響的分析研究,讓學生理解生產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生產活動的發展進行研究調查,了解國家在不斷發展中生產方式發生哪些變化,對人們生活有哪些改變。或者,生活與消費》中通過對商品的價格價值進行思考探究,引導學生理解商品實際價值與流通價值的區別,并通過商品延伸出貨幣的概念,引導學生對“保證貨幣穩定的意義是什么?”同時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通過精簡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政治思考方式。此外,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能夠刺激學生的疲勞神經,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在政治課堂中采用“互動”問題教學法,促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教師予以輔助的方式獲取相關知識與解決重難點問題,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鍛煉自身的主體意識與合作意識。又如:教師在教學前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內容“評價自己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并說說自己的依據。”因這種預習內容具有極大的開發性,能使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進行回答。這樣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氛圍更加開放和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互動教學方法的使用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自主思考、積極探索,進一步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實現學生政治學習上的進步。

4.提高素質進程注重學生課堂體驗

隨著國內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政治教師在創新性教學觀念的熏陶下改變教學理念,從注重學生成績轉化為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通過與學生溝通互動的方式建立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這段關系中感受到平等與尊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能夠幫助教師及時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發現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這些重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以此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改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夠為學生構建高中政治趣味化課堂,使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互動中,并在學習中激發自身學習意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為日后全面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面對高中政治教學重難點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趣味化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理解政治學習的意義。同時教師在政治教學活動中采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課堂學習中的效果,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教育者,應當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教學手段,使高中政治課程充滿趣味。

參考文獻:

[1]胡忠于.家國情懷融入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24-25.

作者:王生龍 單位:武威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