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混凝土施工質量的若干問題
時間:2022-04-02 11:41:37
導語:小議混凝土施工質量的若干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模板體系技術相對落后
模板及腳手架技術的進步對促進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模板體系作為周轉材料雖然不直接構成結構實體,但對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影響甚大。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當一部分工程采用的模板體系技術落后,制約了混凝土工程整體施工技術水平。施工企業對模板體系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模架施工總體質量不高,安全隱患頻現;現澆混凝土觀感質量不理想、實測項目偏差大、保護層厚度偏差大、成品保護不力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成為質量通病。(1)解決模板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模板體系的重要性,尤其在目前已實現預拌混凝土的情況下,在影響混凝土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因素中,模板體系的地位更加突出。(2)要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模板材料及支撐體系,如符合標準要求的覆膜膠合板模板(酚醛樹脂)、鋼(鋁)框膠合板模板、工具式大模板、中型組合鋼模板、模殼、早拆模板體系、碗扣式腳手架、爬升模板、滑升模板等。目前建筑工程采用最多的是散支散拆膠合板模板,但所用的膠合板材質差,不能滿足《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17656-2008)的要求。表現在大量應用的低品質膠合板,所用木材、粘合劑及覆面材料性能遠達不到標準要求,導致施工中極易損壞,周轉次數少(一般僅能周轉1~3次);不但產生了數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對木材資源也是巨大的浪費。由于周轉次數太少,這種膠合板模板盡管價格便宜,但經濟性并不好;另外,現場現鋸現配、散支散拆,本身就是落后的施工方法。選擇先進的高質量模板體系會增加一次性投資,但施工企業應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從質量、安全、進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考慮綜合效益。應該說,目前對新型模板及支撐體系推廣不夠,主要原因是短期行為,沒有算好經濟賬;與宣傳不夠、部分模架產品質量不高及舊習慣難以改變也有一定關系。(3)要加強模板管理,做到精細化施工、文明施工。模板制作與安裝要精細,保證結構各部位形狀與尺寸,保證軸線、標高、平整度、垂直度、高低差及尺寸偏差均在規范允許范圍內,要重視表面光潔和拼縫嚴密,脫模劑和拼縫處理也應符合要求。要加強模板使用、安拆、修整、保養工作,文明施工,不能硬砸亂撬,隨意拋扔,盡量減少對模板的破壞,降低損壞率,這不但關系模板安裝質量,還能增加周轉次數,提高經濟效益。(4)要切實落實模板體系設計工作。現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第4.1.1條規定: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該條規定為強制性條文,但部分工程未將該項工作落實到位。長期以來,我國模架施工及管理粗放,即由模板班組根據主觀經驗確定模板體系的大致做法后施工,這種做法缺乏周密計劃、精確安排和科學依據。隨著工程規模擴大,結構復雜程度提高,新型模板和支撐體系的出現,模板及支架設計工作須由技術部門專門進行,這是模架工程科學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模板體系設計內容包括模板及支撐架選型、選材,力學計算,繪制模板及支架施工圖,編寫施工說明,編制模板、支架、配件的規格、數量匯總表和周轉使用計劃等。這項工作對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及提高工程施工科學化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義。(5)必須重視模板支撐架的搭設、使用與拆除,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這個問題不但是模板體系施工質量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施工安全問題,在力學驗算的基礎上,認真編制科學嚴密、詳盡合理的施工方案。對屬建質(2009)8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規定范圍的高大模板和腳手架工程方案還要經過專家論證。模板支撐架的搭設、使用與拆除,要樹立規范化的思想,克服僥幸心理和經驗主義的羈絆,嚴格按規范及經審定的方案施工。確保支撐架各項構造要求,嚴格控制各項安裝偏差,確保支撐架構配件材料的質量,尤其是要嚴格檢查鋼管壁厚及鋼管、扣件、腳手板的銹蝕、損壞、變形、滑絲等問題,禁止使用達到報廢條件的構配件,還要嚴格執行腳手架各項檢查驗收制度。(6)應積極推進模板體系現代化。模板及腳手架技術是建筑施工技術水平的重要體現,必須逐步推進模板體系現代化。模板體系現代化的內涵包括:模板材料多樣化、模板產品體系化、模板支撐系統工具化、模板結構多功能化、模板生產工廠化、模板施工專業化、模板管理科學化。其中,模板施工專業化是指模板及支撐架的選型、設計、現場安裝和拆除均由專業化隊伍負責,這是我國模板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對連續澆筑認識不足,施工縫處理不到位
混凝土連續澆筑的含義是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第7.4.4條規定,混凝土連續澆筑是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要求。對該項要求,部分施工人員思想上重視不夠,甚至認為只要人員與機械沒有停止作業就是連續澆筑,導致基礎、梁板及框架結構梁柱節點經常出現因澆筑順序混亂、澆筑面間歇時間失控而出現凝固甚至硬化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混凝土施工縫處理不到位的問題也反映了部分施工單位自控能力不足,甚至部分施工人員認為施工縫的處理情況澆混凝土后就看不見了。施工縫處理必須嚴格按規范和經審批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縫是混凝土結構的薄弱環節,必須充分重視,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操作人員專業知識缺乏
目前,有的施工企業使用瓦工甚至無技術特長的人員進行混凝土施工。隨著經濟和建筑技術的發展,磚混結構房屋越來越少,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成為房屋建筑主要結構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混凝土結構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另外,目前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用工荒,也造成一線各工種工人素質不同程度下降,進而影響了包括混凝土在內的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在各項生產要素中,人是最活躍的;在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中,人是第一位的。施工企業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加強對專職混凝土工種的培養。
離精細化施工與規范化管理尚有距離
目前,各級施工企業及不同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差距較大,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也有明顯差異,這些問題包括以下方面。(1)對工程對象編制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沒有針對性與可操作性,有的只是規范的簡單羅列,甚至流于形式。(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有波動,澆筑傾倒高度偏大,造成混凝土離析;在振搗工藝方面,豎向結構振搗不實,鋼筋變形位移。(3)養護工作不到位,如養護開始時間太遲,結束時間太早,措施落實不夠等。(4)對成品保護重視不夠,如模板支撐架立桿底端不設底座或墊板,墊板規格不符合規范要求,上下兩層梁板模板支撐架立桿不對齊,后澆帶處缺少支撐,拆模時間太早等。(5)冬期施工及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措施不落實,對熱工計算及應力計算重視不夠。(6)部分工程混凝土整體施工質量離內實外美及經得起實測尚有一定距離。質量控制資料,尤其是檢驗批驗收記錄表不真實。
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推廣不夠
清水混凝土具有自然質樸、莊重清雅、真實和諧的特點,體現了現代人追求自然、回歸自然的新理念。清水混凝土不另做飾面,可節省大量濕作業,降低造價,縮短工期,也避免了飾面層的開裂、空鼓與脫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原材料要求與配合比設計,模板設計、加工、安裝與拆除,節點細部處理,鋼筋綁扎,混凝土配制、澆筑、振搗、養護、成品保護等,這些環節與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相比均有特殊的技術要求。目前,清水混凝土在我國尤其在房屋建筑領域應用還不多,但清水混凝土必將在我國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施工企業不應忽視這一問題,應積極行動,有所作為。
為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確保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應提高思想認識,健全管理。施工企業必須健全自身管理體系,這是搞好建筑施工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礎。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質量控制與安全生產管理,必須貫穿施工全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嚴重后果。要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實現精細化施工與規范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混凝土施工水平跨上一個新臺階。
本文作者:陳翔杜偉中工作單位:杭州經濟開發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 上一篇:房屋施工質量控制探究論文
- 下一篇:市政橋梁工程施工質量問題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