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路徑研究

時間:2022-09-19 03:46:06

導語: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路徑研究

摘要: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生存的關鍵,是學校的生命線。語文作為高中必修的一門重要學科,提高其教學質量,不僅影響著廣大高中生大學夢的實現與否,而且決定著他們綜合素質的優劣與否,更關系著素質教育目標的達到與否。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要強化教育管理水平,抓住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要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抓牢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抓好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主導。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有效路徑

一、強化教育管理水平,抓住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

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平時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落實有直接關系。常規教學管理工作只有做到“要求嚴格、計劃精細、狠抓落實”,才能確保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相應做到“嚴、細、實”,最終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一)以教學制度為抓手,及時跟蹤、檢查教學制度是一種硬性的管理手段,既能讓廣大語文教師明白要做什么,也能夠使他們按照要求嚴格落實。教學制度往往會根據某一項具體的事務制定,以確保其針對性和實效性。由于高中教學事務較為繁雜,這也就決定了與之相配套的教學制度龐雜。規章制度的建立,對教學過程從計劃、備課、上課、輔導、作業、考試、總結、自習課、工作紀律、獎懲等各環節做出了詳細的規定。教師要主動研習制度,明確要做什么、怎樣做、何時做,才能有的放矢地履行好自身的義務。對常規教學工作每學期期中進行專項抽查,期末進行全面檢查、考核量化、評出等級公布。對教學違紀現象實行日查、周公布制度,從而使教學全過程實現了“嚴格、精細、扎實”,有利于提高老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及時更新、把控全面掌握教材、考綱后,教師方能確保胸中有教材、腦中有知識結構、眼中有重難點,這不僅有利于明確教學目標任務,也有利于構思實施教學目標任務的思路和方法,將語文教育導入正確的軌道。高中的教學目標各有不同,必須分年級把控。三個年級依據本年級教學思路和目標,制訂教學計劃,并組織實施。高一年級,必須依據高一起始年級的特點,可提出“小臺階、穩步走”教學原則。做好初高中知識銜接自然、平穩過渡;研究學情,調整教法,使教學適應新生;重基礎、降難度,提高學生的求知信心。高二年級,必須依據高二教學任務重、進度快的特點,提出以精練、精講為突破口,實現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練習效率最大化,確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順利通過,以取得優異成績,為高校自主招生奠定基礎。高三年級,必須依據高三復習教學“三個基本特點”“三個基本目的”,提出高三單元復習教學“五環節”“四課型”“一檢測”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

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抓牢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課堂教學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學做教互動”為原則,努力實現課堂“有效教學”最大化。

(一)更新教學觀念,努力實現課堂有效教學最大化

1.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課堂有效教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學、做、教互動”。先學,強調的是學生怎樣“學”。要求做到兩層:一是“導學”,二是“學中做”,缺一不可,以此來轉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導學”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如“學案”導學、問題情境導學等?!皩W中做”要求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伴隨著做一些基礎的習題,幫助其掌握新知識,其基本程序是“先學后做,在學中做”。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要求教師為學生“學、做”設計問題情境或思考問題、習題,讓學生去探究學、做。后教,強調的是以學定教,要求教和解決的問題均來自學生已提出的和課堂新生成的問題,這是有效教學的根本要求。交流互動是貫徹整個課堂的處理問題方法。交流互動的實質就是師生、生生討論、質疑,讓思維產生碰撞,而后達成統一的認識。2.課堂有效教學的教學設計樹立“效率在課內,功夫在課前”的思想,要求教師在課前,認認真真備課(鉆研與設計教學思路),踏踏實實寫好教案(有效實用的課堂教學方案)。教學設計(有效備課)要求:首先,對教學內容的構思設計。其次,對一節課過程中各環節進行設計:教學目標展示與解讀的設計(高三要展示解讀考綱要求),讓目標深入學生心中。引入設計,以問題情境引入為主。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設計,教師教學行為應是導學、助學。教學方法設計,重視交流互動。學生學方式的設計要重視探究性的自主學習。課堂練習反饋設計,要求做到基礎與能力結合,實現精選精煉。課堂總結設計,包括教學內容綱目、學法總結,規律總結等。作業設計,確保數量適當、難度適中、梯度合理、必做和選做相結合、重視開放性練習設計。

(二)轉變教學行為,努力實現“復習課”教學效率最優化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高三教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復習教學總體安排思路;二是復習課教學模式的選擇確定。1.單元復習教學的“五環節”根據復習教學的基本目的,單元復習教學的五個基本環節設計為自主復習—討論解疑—針對練習—拓展(綜合)練習—習題講評。第一環節:自主復習。要求:在學生做到“三清楚”的基礎上,各學科做到“一要、一導、一保”,以確保學生學習效率。學生“三清楚”:一是已熟練掌握的知識點要清楚;二是掌握不準確的知識點要清楚;三是未掌握的知識點要清楚。一要:要為學生設計一個具體的各單元知識點掌握情況統計表,使其做到心中有數,提高復習效率;一導:對學生自主學習給予恰當的指導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關鍵。方法是用“學案”導學、問題情境導學等。一保:自主復習必須給學生充足時間作保證,時間應在課上,學科正課或自習課均可,學生在課下擠時間去完成,自學效果將大打折扣。第二環節:討論解疑。在學生自主復習的基礎上,就學生發現的自己又不能解決的共性、重點問題在課堂上提出,通過生生互動討論、師生互動討論、教師精講等方式為學生解疑。第三環節:針對練習。要求練習要針對學生、針對高考。根據學生易錯、易混的知識點和高考的考綱要求去精選練習題,在課堂進行針對性訓練,通過練習發現問題。第四環節:拓展(綜合)練習。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定時訓練與不定時訓練相結合,選題質量是關鍵。第五環節:習題講評。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展示典型錯題—學生討論評價—教師點評總結—學生反思整理。在此基礎上,強化規范書寫、細心計算等。關注點是讓學生反思、總結規律,形成經驗和能力。2.單元復習“四課型”“一檢測”根據復習教學的基本環節,復習課的基本課型設計為“四課型”具體如下:“自主復習課”,學生自主復習前要給學生明確的要求,即復習的時間、內容要求、復習方式等,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復習,通過復習發現或探究問題的所在,可以借助圖形或實際例子,歸納總結出概念以及性質等?!坝懻摻庖烧n”,對于重要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地引導、點撥,進行拓展與變式,要在課堂中引起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本質上解決問題。“習題課”,設置的題目要緊扣目標,緊扣例題,要題量合適,要面向全體,要突出解題思路與思想方法,突出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具有梯度性,題型盡量全,要有明確的達標要求。“講評課”,精講點撥可以由教師講,也可以由學生講,是一個歸納、發展與提升的過程,對于課堂中的重點習題,要研討解法與思維方法,探討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對題目進行變式訓練與歸類比較?!耙粰z測”即單元檢測(單元過關考試),根據復習進度和安排,適時適度地安排檢測,測試的內容要針對復習的內容,一方面檢測學生的復習效果,另一方面達到鞏固提升相關知識的目的。

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抓好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主導

教學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是以提高教學質量、解決教學改革實踐層面上的具體問題為目標,以研究過程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為主要形式,以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持續反思為基本手段進行教學研究,實現由“實踐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以開展課堂“有效教學”為研究總目標,具體研究探索在實施“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學、做、教互動”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規定把相關的課題研究階段總結、教學論文等納入教學常規考核之中。強調教學反思。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做好以下教學反思:自己一節課的成敗之處;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教學中學生的獨到見解;教學再設計等。每學期完成一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的教研論文并列入考核中,以此引導廣大教師用研究的目光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用研究的手段改進自己的教學,能夠扭轉熱衷于進行脫離教學實際文字編輯式論文而不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假研究”現象,實現以研促教,以研促學,以研促質,最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確保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作者:江武華 單位:湖南師大附中

參考文獻:

[1]蒙小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15.

[2]石云芝.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