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分析

時間:2022-12-26 03:21:15

導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分析

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我國小學生語文作文教學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小學生語文素質的能力的提升。加強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筆者將結合蘇教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案例,具體闡述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升的措施。

一、改變教學理念,完成師生角色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不佳,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教學理念,使用的教學方法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了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理念上進行轉變,完成師生之間角色的轉變。教師要能夠從傳統的教學權威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學生要能夠從傳統的聽課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者。教師能夠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中能夠增加學生的討論和分析,讓學生能夠在進行寫作之前將自己的行文思路分享,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在講解蘇教版《我想發明的機器人》作文寫作時,根據題目教師要能夠在教學過程之中多聽學生的意見。教師要讓所有的學生能夠發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告訴所有人自己想發明的東西。在學生勇敢說出自己想要發明的東西時,他的行文思路就找到。筆者常常采用的方式是在聽完所有學生想法之后,告訴學生寫作的具體過程,首先簡要說明學生發明的東西,然后是發明這個東西的目的,這個東西的結構,最后是這個東西的特點。學生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主動提升寫作能力。

二、革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內容之中,小學語文教師主要是分析名家的作文,分析名家的寫作手法和行文思路。但是過于注重學生的寫作技巧訓練,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的結合,就會造成學生在寫作過程之中寫山水,就是青山綠水,缺乏學生自己的生活實踐觀察。在大量的寫作技巧訓練時,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學生在寫作時如果不能夠將自己的真實見聞和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就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失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要求學生寫作貼近生活,反映生活,體現生活的真諦。例如在講解蘇教版《我的父母》作文寫作,學生能夠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就需要學生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就需要要求學生能夠日常生活之中注意觀察,能夠注意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夠展現濃濃父愛和母愛的細節動作。學生在寫作過程之中常常會出現的誤區,教師要能夠及時提醒學生。學生在寫作時,不需要交代生活中每一天的全部內容,要描寫的是生活中的真實細節。在寫作過程之中結合生活細節,就能夠讓整體文章充滿感情,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熱愛生活的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加強閱讀結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小學生寫作能力得不到提升,與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不夠有很大的關系。注重學生在寫作素材上的積累,學生就能夠在寫作時有所想,有所寫。學生能夠將心中的想法與平常積累的寫作素材結合在一起,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能夠得到提升。加強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能夠將寫作與閱讀結合在一起。教師能夠為學生制定相關的目標,規定學生在具體的時間閱讀具體數目的書,就能夠幫助學生增大閱讀量,提升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講解蘇教版《春天來了》作文寫作,學生能夠將這種寫景文章寫好,除了要求學生能夠熱愛生活,善于觀察之外,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也是必要的。學生可能在生活之中觀察到了春天來了這一細節,但是沒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就不能夠用藝術手法將其展現。筆者針對這種情況,常常采用的方式是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寫作材料閱讀任務。學生可以學習朱自清的《春》,了解文學大師在描寫春天時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學生通過在閱讀大量的寫作素材之后,能夠有明確的文章寫作思路,在描寫具體景物時有豐富的內容可以寫,生活的細節可以表現。將寫作與閱讀相互結合,增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也能夠得到提升。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廣大的小學語文一線教學人員能夠在教學過程之中發現并分析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本文筆者闡述了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措施,包括改變教學理念,完成師生角色轉變,革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閱讀結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希望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之中能夠借鑒本文,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做貢獻。

作者:劉春艷 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東坎鎮沙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