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物理力學教學質量探討
時間:2022-11-12 09:12:33
導語:高職物理力學教學質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理學科是高職眾多學科中十分關鍵的科目,高職物理的教學也是為學生以后的物理學打基礎的階段,因此,高職物理教學尤為重要。力學是整個物理學中重要的部分,力學的教學對于高職學生的物理學習來說是關鍵,文章針對高職物理教程力學篇教學進行研究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物理;力學;教學質量;措施
力學知識是高職學生物理學的學習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一部分知識,這在我國的中學物理課程設置中已有所體現。就高職學生所接觸的物理知識而言,力學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接下來對其他的物理學知識的掌握,是基礎性很強的知識。
一、高職物理力學篇常見的教學問題
物理的力學篇教學對于整個的高職物理教學而言都是重中之重,當然這部分的教學也有著很大的難度。在高職物理教程力學篇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在此對這些問題展開研究進行分析。(一)學生對已有的概念不清或缺乏感性認知。如果學生對已有的物理概念不是十分清晰,又缺乏對物理概念的感性認識,對物理現象很容易因為理解偏差而形成錯誤的概念。因此,很多物理概念應該把已有的概念作為基礎,在感性認知與原有基礎上形成。(二)學生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導致對有些概念難以理解。物理學中的很多概念的形成都在思維過程中涉及到抽象思維,因此,只有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生才能在物理學的學習中對這些概念做到深刻理解。因為很多物理研究對象都有著很強的抽象性,涉及到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歸納、理想實驗和理想模型,以及隔離出物質的某種性質,并且將新的物理量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等很多種研究方式,這些物理學的研究范式對于剛剛接觸物理的學生而言,無疑是抽象思維的最大挑戰,因此很多學生因為缺乏抽象思維,導致很難想通這些問題,進而理解不了這些物理概念。(三)量度公式的物理意義很容易被忽略。對于物理量的定義式而言,學生應該做到從質和量這兩個方面來進行理解。但是,很多學生在理解物理量定義式的時候,用到之前學習數學的方式,忽略物理量所反映的意義,僅僅將物理量的定義式作為一個數學公式進行計算,導致其在對物理量的學習以及認識方面出現偏差,做很多無用功,又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因此,僅僅牢記物理量的量度公式,再以數學的運算方式進行大量的運算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得不出結果。
二、高職物理教程力學篇在教學中展現的完美結構
在現行的高職物理學教學體系中,運動學是最先講解的部分,其次是靜力學,將動力學放在最后講解。這樣的課程設置就形成了一種從簡單到困難的逐漸遞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最先掌握的是處于力學核心地位的牛頓第二定律。在動能以及動能定理引出時,先從力對物體做功引出。在做功的特點上,對動力以及彈力進行細致研究,有利于下一步對勢能概念的引出,得出如果只有重力和彈力這兩個力做功的情況下,勢能守恒的這一概念。在這一部分的最后總結過程中,用講述一般功能以及原理的方式,來對功的本質進行揭示,引出能量的變化量度就是功的本質這一概念。在關于動量定理的討論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動量定理是用來說明狀態的一個過程,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具有瞬時關系的關系式,牛頓第二定律的適用范圍沒有動量守恒的適用范圍廣闊。這一部分的教學,意在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準確運用,讓學生可以做到將具體的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在高職物理的力學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重點掌握力學經典的核心內容,也就是牛頓第二定律,在對其深刻理解基礎上明確力與加速度的瞬間關系,從時間角度以及空間角度進行力學知識的掌握與積累,進而掌握動量、沖量與功的相關定義,進而掌握動能定理以及動能的守恒定律,以這兩者作為經典力學的主線,通過不斷添加物理條件的方式,對主線的分支進行完善,這樣就給學生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又清晰的力學結構,以一種簡單清晰趨近完美的形式,讓學生在更方便理解和記憶的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個清晰的結構圖對物理學的知識進一步歸納分析,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對學生物理學的進一步學習與研究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加強實驗演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的演示實驗對于高職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很好的幫助,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該加強實驗演示,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增強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一)采用趣味性的實驗。可以用趣味性的實驗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精力的高度集中,又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二)采用驚險性的實驗。驚險的教學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超乎學生已有認知的新信息對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進行刺激,能讓學生在滿足好奇心的同時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三)授課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課堂的講授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聯系生活實際,讓課本的內容生動起來,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覺知識與現實脫軌,進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更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四、利用力學物理圖像進行教學
(一)選取典型的物理過程。在初期的力學教學階段中,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到物理這一學科,對很多來自于日常生活的物理常識的錯誤認知也最多,比如在物體的相互作用力這個問題上,會有很多同學認為物體的體積越大,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也就越大;還會有很多同學認為物體的質量越大,對另一物體的作用力也就越大。諸如此類的錯誤觀點還有很多,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物理結果的預算,使其頭腦中錯誤的物理概念以錯誤物理圖像的形式展現,使其意識到自己經驗的局限性,促進學生對原有的知識進一步探究。如果一些物理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是沒有概念的,就應該讓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新的概念。學生在學習新的物理知識時,應該在頭腦中形成新的物理模型,進而做到對物理知識最開始的感性認知,來探究新的物理概念,學習和記憶新的物理規律。因為物理教育注重的是真實性,所以在物理模型建立的時候,選用的實例都應該來源于真實的生活,這將有利于學生在物理學科的學習與發展。(二)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分組實驗。在高職物理的力學篇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師的演示實驗以及學生的分組實驗,進一步分析實驗數據,對實驗第一階段的猜想與假設進行合理驗證。在猜想與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應該進一步鞏固所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如果猜想與假設不成立,就需要對錯誤的數據進行檢查,找出錯誤的關鍵在哪里。檢查成功的情況下,可以對實驗的誤差以及數據記錄的疏漏進行改進;檢查失敗的情況下,就要修正自己頭腦中的概念,再建立一個嶄新的概念,用來發現規律以及解決問題。(三)新概念的建立過程。新概念的建立過程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太急于求成,將物理概念直接提出以及直接灌輸給學生的方式,背離了物理圖像教學的基本觀點,也違背了發現式教學的初衷,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有著不利的影響。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直接對其灌輸物理概念,就抑制了學生思維方式的發揮,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思維能力的降低,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極其不利。而之前進行的一系列思考與實驗也都不會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起到任何的幫助作用。因此,在物理概念的教學中,教師適當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播,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得出正確的概念,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采用實驗以及小組討論的形式,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才是物理學習和研究的關鍵。這一環節中,學生遇到的困難較多,教師應該予以鼓勵,讓同學們勇于面對困難,不放棄,認真思考,合理假設,最終得出正確結果。新概念的建立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努力思考建立的概念有著深刻的記憶和理解,更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物理學習以及以后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四)提問和答疑。對于學生建立的新概念,教師應該從各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發現新的規律和糾正一些錯誤,因此這一過程中,教師的積極參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僅可以更加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同時也為其他同學提供更多的經驗與教訓,可以成為一種范例應用到以后的學習和研究中。讓學生已有的知識范圍進一步擴大,對物理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總之,在高職學生物理教程力學篇的教學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實踐內容,取代古板的理論,讓學生能夠將物理知識的研究結合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進行不斷研究不斷探索,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以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曉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高職物理教學質量[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04).
[2]張瑾.淺析如何提升高職物理課程教學的教學質量[J].職業.2015(11).
作者:史秀麗 單位: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輔導員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農村初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