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11-12 09:09:22

導語:輔導員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輔導員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現狀與對策

一、輔導員在教學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般來說,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包括教學決策與指揮系統、教學運行與管理系統、教學落實與實施系統、信息收集與處理系統和信息反饋與調控系統等5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都有確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例如,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畢業審核及學位授予工作管理、學生學業修讀評價等,需要運用系統方法將單位和包括輔導員在內的教師的工作質量管理活動組織起來,通過制度、程序、規范等手段對教師教學過程、學生學習過程、學校教學管理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形成規范、科學的教學質量管理機制,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既是學生心理輔導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管理干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與學生接觸較多,與普通任課教師和其他管理人員相比,更容易與學生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更容易成為社會、學校、任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和交流平臺。當社會對學校育人質量有要求時,當學生家人對學校管理活動有困惑時,當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最直接的途徑是向輔導員說明情況,而輔導員要向學校、向任課教師反映這些訴求時,需要一個順暢、便捷的溝通渠道,而這恰恰是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輔導員工作現狀

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學生心理、學習和生活三方面。心理輔導員由接受過專門心理學教育的教師擔任,通過開展心理咨詢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探索學生內心發展規律,掌握學生心理狀況,了解學生心理障礙,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學習輔導員一般由各學院資深教師兼任,幫助學生解決自身學習遇到的困惑,為其提供有效的指導;生活輔導員則深入學生生活區開展工作,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在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架里,包括教學、管理和學生工作在內的各個組織(個人)職責明確,隸屬清晰,有效地提升了辦事效率,但是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例如,在整個體系中輔導員與任課教師隸屬關系不同,職能區分度較大,工作環節相對獨立,存在相互交流較少、互動不足的問題,來自學生與家長的意見難以通過輔導員有效、及時地反饋到任課教師并促進任課教師教學水平的持續提升。

三、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

(一)增強責任意識,持續自我完善。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與學生密切相關,個人的能力、水平、學識和修養對學生個人成長影響顯著。因此,輔導員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對學生、學校和社會負責。一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積極開展心理指導,發揮新媒體育人功能,培育學生健康心態;豐富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積極組織廣大學生開展精神文明、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文化藝術、體育競賽、安全教育等活動;以重要節慶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為契機,開展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輔導員作為與學生聯系最為密切的人,具有示范育人的特殊功效,為學生做出表率,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激發學生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的文明修養、進取精神、綜合素質和能力。(二)堅持協同育人,暢通交流渠道。凝聚“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育人目標,樹立大局意識、主動意識,增強協作意識,完善交流平臺,建立由授課教師和輔導員共同參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和教學工作會議機制,通過集體研討、備課、開展心理案例分析等方式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推動信息共享,拓展兩支隊伍溝通交流渠道,打造協同配合工作平臺。有效利用郵件、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溝通渠道,提高溝通效率;健全質量跟蹤調查機制,鼓勵和推動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廣泛接觸社會,配合教學院部開展常態化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充分利用訪談、座談、問卷調查、主題征文等方式以及網絡等現代媒介,收集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教學、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實現學生、教師、家長、學校之間的無障礙交流,縮短信息反饋時間,提高整改效果;加強對輔導員的專業教育培訓,提升輔導員工作質量,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提供保障。(三)建立精準激勵機制,增強職業歸屬感。根據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對影響教師工作成效的激勵因素、保健因素進行認定與分析并實行“精準激勵”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發揮并保持輔導員對工作的積極性,必須給予適當而及時的激勵。一方面,對輔導員工作內容進行系統分析,劃定保健與激勵因素兩部分。根據輔導員的工齡、學歷、職稱或職務等確定的薪酬(獎金)屬于基本保障范疇,是雙因素理論中的保健因素,對輔導員進行創新性、拓展性開展工作的推動作用有限。激勵因素則是考慮其管理能力強、學生進步與成長等給予的績效獎勵,通過這種激勵給輔導員帶來幸福感,以便激發其工作的激情和熱情,提高工作效率,持續保持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評價與考核是對輔導員工作狀況和學習能力的評估和定位,對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考評要以“學生為本”,增加學生評價權重,以激發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為出發點和目標,促進輔導員之間的良性競爭。考核內容包括工作態度、管理能力、思想教育水平、工作成效、學生對其工作的滿意度等方面,考核結果與輔導員薪酬、職務晉升、參與崗位培訓機會等掛鉤。(四)優化高校輔導員管理機制,提供制度保障。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的主要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為了發揮輔導員在促進教學質量方面的積極作用,需要不斷改進對輔導員隊伍的管理辦法。一方面,規范選拔制度,不斷探索輔導員招聘新模式,優化輔導員隊伍的素質結構,給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對輔導員進行系統專業的培養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種培養方案,逐步建立分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養體系,例如崗前培訓、專題培訓、實踐培訓和理論研究等管理辦法,有效改變輔導員隊伍學歷層次高,實踐能力弱的不平衡狀況。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內部各個組成部分的協同發展,高校輔導員作為連接學校、學生、家長的紐帶,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學生學習、生活、思想的指引者,在提高教學質量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重視輔導員在提高教學質量中協作育人的作用,是提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效能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張明志.基于團隊角色理論的高校輔導員勝任力提升研究[D].西南大學博士論文,2016.

[2]申雪寒.高校輔導員管理機制論[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5.

[3]陳正芬.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博士論文,2013.

[4]李曉娟.高校輔導員工作學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博士論文,2012.

[5]周海英.關于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問題的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作者:倪 晗 宋艷輝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