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圖書館服務思考
時間:2022-07-08 09:21:11
導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圖書館服務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背景
1.1新環境。2018年6月,教育部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精神,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質量、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造就堪當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大學生。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強調:“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是具有戰略地位和綱舉目張的教育。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堅持以本為本,要把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高等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1]”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本科教育會議精神,圖書館服務必須契合國家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新環境新要求。1.2新標準。由此可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已進入到提高質量和內涵發展的新階段,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務。而“專業”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要提高教學質量,“專業標準”是基礎。陳寶生部長指出“質量為王、標準先行”,有了標準才能有遵循,才能有衡量的依據,才能去監管,為此,2018年,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這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首個國家標準。涵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92個本科專業類,包括587個本科專業,涉及我國高等學校56000多個專業點[1]。1.3新問題。《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二條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應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其水平是學校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可見,高校圖書館的核心任務是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教學科研服務。《國標》是本科專業國家標準,它與高校圖書館有無關系,涉及圖書館內容有哪些,針對圖書館有哪些“規定動作”,保障本科各專業教學需要的文獻資料有哪些要求,有無“底線”和“目標”要求,涉及圖書館的學生能力培養有哪些等,為此,筆者對《國標》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圖書館服務新思考。
2《國標》中與圖書館有關內容
2.1《國標》主要內容。《國標》主要內容涉及八部分:一是概述。明確該專業類內涵、學科基礎、人才培養方向等。二是適用專業范圍。明確該標準適用的專業。三是培養目標。明確該專業類的培養目標,對各高校制定相應專業培養目標提出原則要求。四是培養規格。明確該專業類專業的學制、授予學位、參考總學時或學分,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業務知識能力等人才培養基本要求。五是師資隊伍。對該專業類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教師學科專業背景和水平、教師教學發展條件等提出要求。六是教學條件。明確該專業類基本辦學條件、基本信息資源、教學經費投入,包括實驗室、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實踐基地、圖書信息資源、教材及參考書、教學經費等量化要求。七是質量保障體系。明確該專業類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等各方面要求。八是附錄。列出該專業類知識體系和核心課程體系建議,并對有關量化標準進行定義[1]。2.2與圖書館有關的內容。從《國標》八大內容可明確看出,涉及圖書館的有兩大部分:一是培養規格中的能力培養。例如,“設計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描述為:“掌握文獻檢索;論文撰寫基本規范;能基本勝任網絡檢索能力;能夠查閱和利用相關的外文資料;具備運用文獻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又如,“金融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描述為“熟練運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進行專業文獻檢索等;熟練使用專業數據庫進行專業論文以及研究報告撰寫”[2]。二是教學條件中的信息資源。例如,“管理科學與工程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描述為:“擁有數量充足、種類齊全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紙質和電子圖書資源,本科生人均(以下簡稱生均)藏書量和生均年進書量達到國家辦學條件要求,生均圖書(含紙質與電子圖書,電子圖書冊數按授權數計算)不少于100冊,生均年進書量(含紙質與電子圖書)不少于4冊。配備滿足教學需要的中文和外文電子資源數據庫,各高校信息資源應能滿足不同層次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滿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需要。[2]”可見,《國標》中,對本科各專業學生提出掌握網絡檢索能力,具備運用文獻進行學術交流能力,熟練使用專業數據庫進行專業論文和研究報告撰寫等能力,對圖書資料提出“定量”和“定性”要求。
3圖書館服務新思考
3.1實現三個突破。隨著社會信息環境的不斷演化和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服務從資源為中心到用戶為中心再到用戶導向,從技術支撐服務到技術驅動服務再到技術引領服務,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對照《國標》,圖書館服務的根和本不變,以教學條件持續保障和學生能力培養始終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尤其對社會力量辦學的高校圖書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國標》要求,遵循《國標》,依據《國標》,以《國標》為指導,來調整、完善和強化新環境下圖書館服務,使圖書館服務轉向“三個突破”:一是突破服務持續改進。要把本科各專業文獻資源建設作為圖書館服務的根和本,必須持續達到《國標》的“定量”要求,并進行本科各專業文獻常態抽查和定期評價,及時評估、反饋、持續調整和改進,切實提高教學條件保障度,確保本科各專業文獻信息資源質量不斷提升。二是突破服務以學生為中心。要注重在圖書館服務中激發本科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優化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內容,更新教學、教材內容,切實提高信息素養課程培養目標達成度和有效度。三是突破產出導向。圖書館服務要主動對接師生文獻需求,尤其是本科生的文獻需求,圖書館不再是物理學習空間,而是以更廣義的文獻資源供給,精準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和終身化文獻需求的大平臺,同時,圖書館還演變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所有參與者充分互動的學習場域。3.2圖書館服務新思考。以《國標》為依據,筆者重點對教學條件保障和學生能力培養提出新思考。3.2.1持續改進,切實保證和提高本科各專業教學條件保障度《國標》中,對教學條件的信息資源做出明確的“定量”和“定性”要求。在《國標》規定下,圖書館必須堅持做好:(1)以《國標》為指導,保證“生均年購書量”持續達標文獻資源建設是圖書館服務本科各專業教學科研的基礎,也是圖書館開展各項服務的基礎。因此,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圖書館堅持“組織和補充的每一種書刊來源于教學第一線”的指導思想,文獻資源建設必須持續保證達到《國標》要求“生均年購書量4冊”的“定量”“底線”標準。(2)優化、組織和補充《國標》中要求的本科各專業文獻資源數量和配置《國標》中,有的本科專業文獻資源有“定量”和“定性”要求,例如,“土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在教學條件要求:“本專業相關書籍5000冊以上,專業期刊50種以上(包括電子期刊),有一定數量的外文專業期刊。本專業有關的主要現行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設計手冊等文獻資料。反映實際工程特點的工程設計圖紙、相關資料和文件。建設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課程網站,提供必要的網絡教學資源。保證一定的圖書資料更新比例,專業生均圖書進書量不少于2冊。在校本科生數超過300人時,當年進書量超過600冊即可。電子圖書每種按1冊計算,電子期刊每期按1冊計算。[2]”因此,一是要重新修改管理辦法。對照《國標》,針對本科各專業,必須進一步修改和細化文獻資源采訪細則。二是要及時反饋。定期對館藏文獻進行統計分析,按“本科各專業文獻”進行定期評估,及時評價,做好自我反饋,反饋在此環節變得尤其重要,反饋是縮小館藏各專業文獻與《國標》要求的差距,并持續組織和補充本科各專業文獻的數量和品種的有效方法,以保證本科各專業的文獻資源達到《國標》要求,真正回歸到服務好“本科各專業”的教學和科研上來。3.2.2守正創新,新不離本,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信息素養教育“全覆蓋”《國標》對學生能力培養提升提出詳細要求,“文獻檢索能力”是其中之一。目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有51個本科專業。其中28個專業開設了“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開課覆蓋率54.9%;尚有23個專業未開設。“電子信息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在“培養規格”的人才培養基本要求中指出:“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科技論文寫作基本能力。”再如,“工商管理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在培養規格的能力要求中指出:“掌握知識獲取能力: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通過課堂、文獻、網絡、實習實踐等渠道獲取知識;善于學習和吸收他人知識,并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2]”為此,筆者有以下新思考:(1)實施信息素養教育“本科各專業全覆蓋”圖書館要與教務處協同,與未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專業充分溝通,以《國標》為依據,實施“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本科各專業全覆蓋”。(2)更新教材內容貫徹教育部要求的“以本為本”精神,應用型大學要培養學生“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等精神,按照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本科生應用能力為目標,來更新教材內容。去掉陳舊、落后、重復、無用的內容,更新為契合《國標》要求的新內容。(3)持續進行教學改革,激發本科生深度學習一是要進一步減少課堂教學,采用培養本科生能力多元化教學方法,如案例式教學、翻轉教學、研討式教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文獻綜述、研究報告、組織討論、自查與互查作業等方法,來激發本科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將“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二是要改革和修改單元作業內容,充實和補充作業深度,通過閱讀、比較和借鑒專業文獻,以嚴格、勤奮、刻苦為標準,讓本科生忙起來。三是要以“腦科學”為指導,突破本科生的深度學習,促使本科生能夠深入理解、靈活借鑒,善于學習和吸收他人知識。引導本科生多提問題;增加檢索技能濃度,探索最佳教學節奏;引導本科生繪制思維導圖,科學梳理閱讀的專業知識內容等;要求本科生對閱讀的參考文獻,按照《國標》要求,撰寫規范專業文獻綜述或研究報告。3.3以“四全一高”為標準,突破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國標》提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務,要達到《國標》要求的高質量和高水平,高校圖書館必須要有一支精干、多能、高效的高質量、高水平的圖書館服務隊伍,因此,一是要求館員做到“四全”。以《國標》為依據,要求館員“全身心投入”到服務和管理育人中來;“全天候服務”,以“學生在哪里,館員在哪里”的精神,線上線下解答讀者問題,隨時保持與本科生的交流和溝通;“全過程熱情”,包括文獻資源建設、借還書、讀者咨詢、閱讀推送、知識服務等服務全過程;“全方位做好”圖書館服務、管理和面向社會開放等工作。二是要求館員突破“一高”。在《國標》指導下,突破“讀者滿意度高”。讀者評價是檢驗圖書館服務的有效措施,本科生是圖書館服務的接受者,在圖書館學習時間長、感受深,因此最有發言權。高質量的圖書館服務就是讀者滿意的服務,因此,圖書館服務首先要使本科生滿意,包括本科生對專業文獻的滿意度、對信息素養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和圖書館各項服務的滿意度等。這實際上是本科生對圖書館服務的一種反饋,倒逼圖書館要更好地了解熟悉本科生需求,來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水平。
4結語
《國標》的八大內容中,涉及圖書館的有兩大內容,它是新時代、新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重要依據,尤其是由社會力量辦學的高校圖書館,必須堅持《國標》要求的“規定動作”,切實保障本科各專業教學科研需要的文獻資料“底線”和“定量”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以服務的高質量來保證教學的高質量。
作者:王紅兵 單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