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12-21 11:07:53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問題和對策

一、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基本情況

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隸屬于驛城區農業局,屬公益性、服務型全供事業單位。驛城區農產品質量檢測檢測中心自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己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積極認真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工作。該中心不斷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建設,嚴把農產品基地監測關、批發市場農產品市場準入關、農貿市場和超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關,認真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四項制度。近幾年來,由于驛城區政府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給予極高的重視,通過驛城區農業局努力,驛城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及相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其他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由于廣大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顯著增強,當地政府對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以蔬菜、水果要求最為強烈。農產品生產者的安全生產意識有所提高,開始注重農業投入品的科學、合理使用,以求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該中心加強了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督。積極開展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三品”認證工作,指導農民實行標準化生產,嚴格控制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時間和種類,確保生產安全。截至目前,對轄區內6個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了產地的認定和產品的認證,材料已上報正在審批中。農產品基地由原來的6個增加到7個。(原:老街的番茄、辣椒,胡廟的白桃、香椿,水屯的食用菌,諸市的南瓜,香山的蔬菜)。

二、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開展的情況

從2008年3月起,在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累計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駐馬店市區人民政府關于在城區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通告》宣傳單20000余份,及時督促指導各大型集貿市場、超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檢工作并將檢測結果公示、上報。認真填寫《農產品進貨檢查驗收臺帳》,為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監測工作的持續運行,保證了農產品的安全銷售。每月積極與市農業局檢測中心配合溝通,對各批發市場、超市進行抽檢,對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處罰,杜絕其流入市場。加大督導力度,促進檢測室建設。截至目前,市區內4家批發市場和5家大型超市都已建立了檢測室,都配備了儀器、設備及檢測人員。制定了《農產品質檢人員崗位職責制》《農產品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三項規章制度上墻公示并認真執行。

三、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重視還不夠。目前,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由于沒有專項資金,沒有建立檢測室,沒有配備必須的檢測設備儀器和電腦等現代化設備,對執法人員沒有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平時的抽檢工作只有和市檢測中心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目前該中心仍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體系不健全、技術人員不足、檢測手段薄弱等問題。以目前狀況,該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遠遠不適應時展需要。希望上級政府給予資金扶持,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重視,盡快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納入正規軌道。(二)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低。該區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中,絕大多數生產經營都以單個家庭為生產單位,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與標準化生產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農業部門較難對每家每戶的生產經營進行技術指導和有效監管。極少數農戶從自身利益出發,違規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以達到增產、增效、增收的目的,從而為該區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生產埋下隱患。不施或少施農藥、化肥的農產品留作自家食用,農藥高殘留農產品用于出售的現象在局部地方仍有出現。(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滯后。驛城區檢驗檢測工作尚處于初始階段,沒有執法資格、儀器設備、檢測手段、技術力量等,只能與市檢測中心配合開展農產品農藥殘留定性檢測工作,無法作定量分析,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所以,該區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開展相對被動。(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力量薄弱。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起步晚,行政執法經驗不足,規范執法還未理順,給依法行政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其原因一方面是人手少,工作量大,難以全面顧及;另一方面是經費少,難以維持正常工作運行,執法隊伍還不健全,導致了執法部門在執法方面力度不足。

四、對策措施

驛城區位于駐馬店市中心城區,轄區常住人口45萬人,有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及批發市場,批發市場下屬商戶將近2000家,超市近200多家,人均日消費肉、蛋、奶、蔬菜等農副產品數量大,每年有近3億多公斤糧食產品,9萬t的瓜、果、菜和15萬t以上肉、蛋、奶等產品需進入市場銷售。這么大的市場一旦出現因農產品質量引發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和諧。希望政府相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給予資金扶持,盡快建立檢測室,配備必須的檢測設備和電腦等現代化設備,對執法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盡快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納入正規運行軌道,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一)強化組織領導,爭取項目資金,把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擺上重要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影響著農業生產的長遠發展。爭取項目資金、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是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保證。項目建成后,應成立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的副局長擔任,并下設辦公室,抽調精干力量,配備必要設備,保證運轉經費,常年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積極爭取支持資金,落實具體人員,明確系統檢測職責。(二)建立檢測體系,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重要技術支撐1、積極開展無公害產地、產品認定認證及再認定認證。為使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得到更好、更深入的發展,該區應繼續向農業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針對獲得無公害產品認證的農產品,在組織批量外銷時,經抽檢合格,標貼農業部的無公害標識,方可調運。2、加強農產品的監管,保證生產安全。加強對農產品的檢測,規范市場和基地種植,積極引導農戶進行無害化生產,嚴禁農戶使用農業部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及毒鼠強等危害性大的農藥產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盡早排除。在檢測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及時反饋檢測結果,對嚴重超標的農產品禁止銷售,通過區農業執法大隊監督其銷毀。加強對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督和控制,對工作不配合的銷售商和群眾予以重罰。(三)組建隊伍、嚴格監管。1、加強質檢隊伍建設。采取招錄、招聘的方式吸納專業技術人才,對現有技術人才進行培訓,努力提高質檢隊伍素質,以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建立信息數據庫、信息等工作的需要。2、加強農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建立起綜合執法和分散執法相結合的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機制,解決關鍵季節整治農資市場“人少事多”的矛盾,不斷規范和提高農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素質和執法能力,切實負責無公害農業投入品的市場管理。3、加大行政處罰的力度,對于一切違法行為予以嚴格查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施行,為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據,也進一步奠定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方面的法律地位。而《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的出臺,又為該區加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創造了良好條件。希望各級領導給予此項工作高度重視,該區農產品安全生產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促進驛城區果、蔬、糧、茶等產業的發展,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競爭力,使該區無公害果、蔬、糧、茶生產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福強,趙建新,陳強.廣元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3(15).

[2]李志純.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的思考[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3(01).

[3]留紅濤.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2(02).

作者:王迎暉 李保華 單位:1.駐馬店市驛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2.駐馬店市驛城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