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03-14 03:11:43
導語: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人們的健康生活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現階段,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劣質食品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文章簡要分析了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和威脅食品安全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如何構建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希望能夠為食品安全管理問題提供一些借鑒,僅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食品安全;質量安全管理
1食品的安全形勢
現階段,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已經嚴重的威脅了我國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指食品衛生問題,食品衛生與食品安全問題相輔相成,二者相互關聯。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眾更關注食品衛生問題,不衛生的食品會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危害,在食用的過程中,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國際食品安全委員會提出的食品衛生是指食物鏈中的所有環節都必須保證食品的安全性和食用性符合衛生條件,不會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尤其是二十世紀末以來,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技術,使得食品更加多樣化,一些轉基因食品不斷出現,在食品種類不斷豐富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問題和食品衛生問題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一些食品加工商為了自身的利益,使用不合格的、被污染的原材料進行食品加工,導致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涌現,造成食品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列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斷涌現,例如禽流感、蘇丹紅等食品安全問題,使得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極大地挑戰,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已經將食品安全問題放在了國家問題的重要位置上。
2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現階段,食品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重點關注的問題。威脅食品安全問題的因素有很多種,尤其是在食品中的潛在的不良影響因素,這些因素能夠引起人類的疾病、傷害人類的身體,這些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主要給食品帶來危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1)自身原因。這主要是指食品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質,例如,魚翅、河豚等本身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處理的不合格,同樣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2)外部因素。這主要是指食品在運輸、貯存、加工、銷售的過程中,受到一些惡劣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食品發生變質,產生食品污染。下面對威脅食品安全的各項因素加以分析:
2.1生物性危害
生物危害是源頭性的危害,一般情況下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一般情況下,食品危害的大部分都是生物性危害。如何對生物性危害進行控制是一個長久的課題,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減少生物性的危害:這些方法包括加熱和冷凍,對食物進行充分的加熱可以殺死食物中的大部分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對食物冷凍可以使食物中的有害物質保持在最低水平,一些生腌或冷藏技術能夠快的殺菌,切斷污染源,提升食物的安全性。
2.2化學性危害
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是指在食物的種植與養殖的過程中或者是食物的加工與運輸的過程中受到化學原料、農藥化肥等和化學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殘留超標,從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食品的化學性危害是引起人類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被化學污染的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很難被去除,因此,面對食品的化學危害,一定要從根源做起,在食品的種植與飼養的過程中,不要使用化學物質超標的化肥農藥以及飼料,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要保障食品的生產中不使用超標的化學物質,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2.3物理性危害
食品的物理性危害一般存在于食品的加工、運輸與銷售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導致食品在加工的過程中受到外部的污染,從而影響了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安全可靠的食品加工原料以及器皿,嚴格按照加工程序進行食品加工,在運輸以及銷售的過程中,要保障其安全性,以免食品在運輸以及銷售的過程中被污染。
3構建食品安全質量管理的控制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有利于保障食品的衛生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尤其是我國,作為人口大國,食品的銷量與儲量一直居世界前列,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建立科學合理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尤為迫切。
3.1對食品危害進行風險分析
要想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首先要對食品的危害進行風險分析,科學有效的分析食品中存在的危害會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產生哪些不利的影響。國際上最為通用的風險分析系統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以及風險信息交流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這三部分相輔相成,相互作用,能夠科學有效的對食品危害的風險進行分析,有利于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
3.2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
構建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重要的一部分是根據市場需求,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要以“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宗旨,貫徹國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在食品流入市場前,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測,不合格的產品禁止流入市場,進行食品加工的生產企業,要按照食品安全衛生生產規定進行食品的生產與加工,保障食品衛生,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可以進行食品加工與生產,食品在加工之后,需由衛生和質檢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市場準入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場,有利于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
3.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切實提高應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突發問題的能力
要想構建科學合理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就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預警與應急處理機制,這樣能夠切實的提高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能力,在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時候能夠根據問題現象,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以免危害進一步擴大。尤其是近些年,毒奶粉、地溝油事件的頻發,使得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嚴峻,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應急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危害,縮小食品安全事故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食品安全質量監督部門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隊伍的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對生產黑心食品的加工商嚴懲不貸,取締他們的生產資格,減少不合格的食品在市場的流通,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3.4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認證制度,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食品認真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這種制度也是責任制的一種體現,食品加工企業的經營者在這種制度下成為了保障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對事物的質量與安全把關,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體系,落實責任制,響應市場準入制度,健全食品認證體系,從根源上減少食品危害,維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湯天曙,薛毅.我國食品安全現狀與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2.
[2]陳錫進.中國政府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分析框架及其治理體系[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9-36.
[3]吳志偉.淺談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J].中國檢驗檢疫,2010(3).
[4]趙莉.淺談我國食品質量問題現狀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0(3).
作者:寧躍 單位:林口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質檢中心)
- 上一篇:分析中學德育中的賞識教育
- 下一篇:淺議食品質量安全預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