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

時間:2022-09-19 04:06:24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

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

作為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我國的農產品一直都是高產狀態,近些年雖說國家加大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但依然出現了許多農產品安全事故,嚴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從硫磺生姜、甲醛白菜、有毒豇豆到致癌草莓、蘇丹紅鴨蛋等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造成社會恐慌,出現消費者不敢吃、不敢買的現象。

(二)農產品化學用藥問題嚴重

為達到高產,許多農業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藥劑,農化肥農藥等殘留問題嚴重[1]。同時,個別生產者還濫用抗生素與和激素,例如對黃瓜噴灑激素讓其生長的更長更綠,這些對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極其不利。此外,在農產品加工中也存在添加劑使用不當的現象,這些都對百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三)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提高

信息時代下,媒體的大量報道,使大量食品安全事故遭到曝光。隨著消費者安全意識的增強,開始越來越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遇見不合格的產品也會主動向有關部門舉報。同時消費者的觀念也逐漸改變,無公害、天然有機的農產品得到追捧,吃的健康、吃的安全成為新時期的飲食潮流,消費者本身已經從農產品的購買者變成質量安全的監督者。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

(一)造成農村經濟巨大損失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不但會嚴重危害百姓身心健康,對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形成重大沖擊,可謂害人害己。消費者進行抵制,農產品價格下跌,同時相關企業的信譽和口碑遭到破壞,短時期內難以扭轉。此外,作為農產品的生產者,農民的直接經濟收入大大降低,也會嚴重打擊農民對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

(二)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

我國不但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農產品出口大國,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農產品除了要在價格上有優勢外,更要注重質量安全等問題。入世后,國際市場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質量要求更加嚴格,但國內質量安全事故和農藥殘留等問題,導致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處于略勢。尤其是面對歐美高質量的農產品的挑戰,我國農產品取勝的機會大大降低,甚至出現了許多國家以質量安全問題而拒絕進口我國農產品的現象,出口形勢比較嚴峻。

(三)造成農產品產業危機

由于我國農產品的生產從個體經營逐漸向產業化發展,因此一旦出現個體的質量安全事故,也會對整個相關產業造成巨大影響[2]。例如山東個別多寶魚藥物超標事件的曝光,造成消費者對整個山東多寶魚的養殖業自發抵制,不但對涉事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對整個山東多寶魚養殖業的信譽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短時期內當地農業經濟收入難以恢復。此外,由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不合格,也會對下游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帶來損失,產品滯銷、貨物積壓、流動資金緊張,企業經營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因此而面臨倒閉的風險。

三、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方法

(一)提高農村生產人員素質

我國大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個別農民為了謀取利益而造成的,而我國的農業生產無門檻,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識薄弱,政治覺悟和思想素質普遍也比較低,因而很容易出現一時鬼迷心竅而對質量安全做手腳的現象。因此,若要提高我國整體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首先要改變農村生產的不良風氣,加大對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培養,強調質量不合格的危害,改變傳統只求產量的生產觀念,在農民中樹立以質量求效益、以質量保發展的思想觀念。

(二)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完善農產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監督管理力度不夠,對農業生產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太小,造成違法成本較低,使得許多農業從業者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試法。因此,必須強化政府監管,依靠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大力推廣ISO9000質量標準體系,并與國際安全標準化接軌,完善農產品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加大對違法生產現象的處罰力度,對極其嚴重的違法行為和屢教不改的生產者除了進行現金處罰,也要進行拘留、判刑等行政處罰。

(三)建立農村合作經濟社,形成農產品產業鏈管理

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責任制是我國當下很多農村的現狀,由于土地規模小并且分散,安全追溯的難度較大[3]。同時根據我國實際的國情,在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上,不能單靠政府的監管,還需要引入第三方共同維護。因此,必須盡快建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對農產品的生產進行合理規劃,提高農民的安全認知,便于成員之間互相監督,可以從源頭上有效的控制質量安全問題。此外,把過去單一的農產品生產進行多方面和深層次的擴充,加入下游加工、運輸、營銷等一條龍的產業發展。例如打造新型農家樂,生產安全有機蔬菜瓜果,不但為下游企業提供原材料,并向游客開展參觀、采摘、試吃、零售等活動,同時還提供住宿飲食等一條龍配套服務。在新時期下真正實現農產品的多樣化發展。不但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村額外的經濟收入[4]。同時在產業鏈的管理模式下,游客直接可以考察農家院的蔬菜瓜果生產質量情況,信息公開透明,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對整個農業農村經濟都有著巨大影響,因此我們要提高農業從業者的安全素質,加強政府監管和懲罰力度,成立農村合作社保證產品質量,促進新時期農村經濟長遠的發展。

作者:李璽 單位: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參考文獻:

[1]蔣明杰.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低碳世界,2016(18):240-241.

[2]鄭少鋒.農產品質量安全:成因、治理途徑和研究趨勢[J].社會科學家,2016(5):8-14.

[3]王艷領.淺談如何從農村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J].農產品加工,2011(11):65-66+68.

[4]薛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