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運行管理質量安全研究
時間:2022-05-26 10:40:22
導語:水庫運行管理質量安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瓦序城水庫大壩安全運行分析,對水庫安全運行管理及水資源效益進行分析初探,意在為水庫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水庫基本情況
民樂縣瓦房城水庫位于民樂縣城西南約37千米的大堵麻河上,庫區海撥高程2340~2400米。多年平均氣溫3.1℃,平均降水量499.7毫米,平均蒸發量1548毫米,平均風速2.1米/秒,最大凍土深度184厘米,無霜期157天,經由祁連山區降水和融冰化雪補給,壩址以上流域而積22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經流量833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為2.64立方米/秒。水庫總庫容21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92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060萬立方米,死庫容62萬立方米,水庫樞紐由攔河大壩、輸水洞、溢洪道及壩后式水電站組成。電站為壩后式,裝機容量1500千瓦,設計年發電量620萬度。
2大壩現狀質量分析
大壩運行至今,上下游壩坡砌石無隆起和下沉現象,壩體表面無裂縫產生,壩后無滲水現象。根據歷年來觀測成果分析,在2380.8米以下運行時,壩體測壓管水位低于設計浸潤線,測壓管位勢平穩,壩體傾度斜率小于1%。據此判斷壩體不會產生不均勻的沉陷裂縫,說明壩體穩定,運行質量良好。輸水洞在運行過程中,因左壩肩岸坡發生滑坡,導致井筒和閘門操作室洞身出現裂縫17道,裂縫后來用環氧砂漿做了補修處理,經位移觀測,未發現異常現象,表明洞身穩定。溢洪道在運行過程中,由橡膠壩改建成圓弧閘門型,運行中故障沒發生,運行正常。經泄洪,水流平穩,能夠正常安全泄洪。
3滲流穩定分析
水庫壩體滲流觀測是通過對布置在大壩0+130斷面(1#、2#、3#),0+330斷面(4#、5#、6#),0+445斷面(7#、8#)的8根測壓管進行觀測的。通過25年觀測資料整理,點繪測壓管水位過程線與庫水位過程線對此分析后,管水位與庫水位變化關系明顯。并用兩條過程線的對應峰或者谷之差,求得各測壓管的滯后時間依次為17天、28天、29天、18天、28天、30天、17天、30天。根據滯后時間把歷年來同一測壓管的管水位與相應庫水位列表,計算公式如下:Φ=(hi-H2)/(H1-H2)(公式中Φ為管位勢,hi為測壓管水位,H1為上游水位,H2為下游水位)由公式計算管位勢并點繪測壓管位勢圖,測壓管位勢變化平穩,基本呈一水平線。求得各測壓管位勢后,又對測壓管水位與相應庫水位進行回歸分析。經計算,均符合直線方程y=a+bX(式中y為管水位、X為相應庫水位),將正常高水位2388.5米代入25年實測資料分析得出的回歸方程,求出相應管水位,并點繪實測浸潤線。經比較,實測浸潤線低于設計浸潤線0.035~6.502米,且測壓管位勢平穩,故認為水庫大壩滲流穩定,在正常情況下,對壩基滲透不產生破壞。
4大壩沉陷位移觀測分析
對觀測資料整理后,以累積沉降量和累積天數進行回歸分析。經計算,整個位移變化符合曲線方程y=a+btant,且相關系數均大于相應的檢驗相關系數。從縱斷面分布看,壩鼎0+330斷面沉降量較大;橫斷面分布看,壩頂沉降量最大,上游次之,下游最小。符合土壩沉降的大小與填土厚度成正比的規律。
5大壩水平位移觀測解析
從大壩水平位移分布看,壩頂水平移量大,下游最小。從水平位移過程線與庫水位過程線比較,庫水位升高,其位移量相應增大;庫水位降低,其位移量相應減小,說明水平位移變化正常。
6運行管理建議
從水庫建成后,左壩肩岸坡蠕動達9次,雖經加固處理,還沒有完全穩定,一直處于緩慢的蠕動變形階段,需長期監測,總結蠕動規律,根治變形。水庫管理單位要加強泄洪后泄洪設施的維修保養工作,保證啟閉設施靈活。通汛設施要有有線、無線雙保險,確保險情及時向上級專遞,淹沒范圍的鄉、村及有關單位部門也要保證通訊暢通,確保險情及時傳遞,并按照河道防洪預案落實好預警措施。要加強水庫觀測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科學合理的總結分析,為水庫安全管理提供依據。
作者:王秀天 單位:民樂縣大堵麻河管里處
- 上一篇:煤礦井下機電設備安裝技術研究
- 下一篇:高校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育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