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存在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12-28 08:19:04
導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存在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分析施工質量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在當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模式下,通過改進質量監督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質量監督工作的實效,從而實現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監督方式
1工程質量監督存在問題
1.1質量監督現場巡查工作手段單一
質量監督在實體工程檢查中主要為日常巡查和組織聯合檢查兩種,其檢查手段以眼看手摸、錘敲和監督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程經驗,即使增加了一部分現場檢測也是有限的輔助手段,而以科學儀器檢測的工作方法在現場很少能用到,不能科學反映工程的實際質量情況,很難適應當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的需要。
1.2監督巡查機制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1)隨著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規模與監督力量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一些大中型工程已不可能對每個工程都實現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關鍵部位聯合驗收的“三到位”監督,有關的檢查要求或聯檢驗收很容易走過場,要求得不到嚴格執行。(2)有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周期較長,當工程施工處于收尾階段時,由于工程施工缺乏連續性、駐場項目部撤離等一些原因,工程質量監督的頻次相對減少,監督力度不夠,導致施工質量問題發現不及時,給水利工程質量埋下了隱患。(3)質量監督機構在施工現場巡查時,發現的質量隱患多是口頭提出整改,極少下達書面整改通知,不但使發現的質量問題難以實現整改閉合,而且施工相關方還屢改屢犯。(4)在工程項目施工時,由于新增工程、施工變更等問題導致了設計資料、圖紙不全,使質量監督人員在開展現場監督時,缺乏針對性和準確性。以上問題的出現都削弱了監督巡查時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1.3質量監督檢查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實際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及監理企業往往只注重實體工程的施工,而隨實體工程形成相應的施工資料往往出現內容填寫不全、無日期。無相關負責人簽字、抽檢報告遲滯等,不能真實反映當時的施工過程,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直接導致了后期重要隱蔽(關鍵部位)單元工程核備、分部驗收時“做資料,補資料”的現象發生。
1.4監督人員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增強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多專業、多工種和材料設備多品種的特點,部分質量監督人員缺少工作經驗,技術專業不對口,專業能力不足,業務水平相對較低。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監督工作質量。
2改進質量監督方式
2.1強化施工現場巡查意識
建立監督巡查新機制,注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環節,同時加大巡查密度和查處力度,及時發現工程質量隱患,對查處的質量隱患和不良質量行為,認真填寫巡查日志督促整改落實,并將存在問題較多的工程項目列為重點巡查對象,該整改的堅決整改,該返工的堅決返工,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
2.2加強對工程薄弱環節
質量監督部門不可能像監理一樣,對工程實施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督,只能是有針對性地實行動態巡查。(1)制定抓重要工序、部位及兼顧一般工程的巡查制度。對于穿越、重要隱蔽工程、缺少設計資料及大型混凝土建筑物等主要工程,采用重點巡查的方法;對于基礎驗收、混凝土澆筑前倉面驗收、回填前驗收、關鍵部位施工等主要工序要進行重點檢查。(2)對于閥井、機電設備安裝等,作為日常巡視工作的重點開展巡查工作;對于發現的工程質量問題,在施工現場按照相關規范和文件實行整改,并做好施工記錄。(3)對于共性的質量問題,在監理例會中予以指出,達到提醒和改進的作用。(4)對于巡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要做好巡查日志。發現質量問題通過“回頭看”的方式實現質量問題的整改閉合,保證工程質量。
2.3驗收資料監督的抽查質量監督機構在巡查施工現場時,實行施工、監理資料結合工程實體的現場同步抽查,做好質量監督日志,督促施工和監理企業及時完成施工資料的整理和歸檔。
3結語
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模式下,加強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強化源頭控制,保障質量監督工作全面系統、深入地開展,才能發揮出水利質量監督最大的作用,從而實現水利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董文鵬 單位:河北省黃壁莊水庫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季茂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質量管理綜述[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9(4):63-64.
[2]吳曉翔.淺議浙江省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工作[J].水利發展研究,2016(4):51-52.
[3]張俊立.關于完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2).
[4]莫興榮,鄭國坤,徐勇華.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研究[J].科技資訊,2007(23).
[5]吳曉,胡淑香.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0).
- 上一篇:起吊設備制造質量監督控制探討
- 下一篇:房屋建筑質量監督機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