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現代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5 02:50: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貿易現代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貿易現代化

服務貿易水平衡量現代化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比較優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當今世界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旅游、技術進口、文化成為全省服務貿易進出口中的較大項目、外商投資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境外工程承包不斷增長、服務外包領域取得新進展、人才資源優勢、有勞動者綜合素質較高、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比較優勢、地理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為吉林省與東北亞國家開展服務貿易提供了巨大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吉林省提出由“觀光經濟”向“休閑經濟”轉變、文化產業優勢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隨著服務貿易在各國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已成為當今世界衡量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十一五”以來,吉林省對服務貿易發展十分重視,出臺了相應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吉林省服務貿易步入穩定快速發展、逐步與國際接軌的新階段。本文通過分析吉林省發展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初步提出了促進吉林省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吉林省;服務業;服務貿易;比較優勢

隨著世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當今世界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服務貿易增長快于世界平均水平。1983-2008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7.7%,比同期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高8.7個百分點。2008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04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3%,增幅回落了9.6個百分點,但仍高于世界平均增長11%的水平,世界排名也由2007年的第7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5位。近年來,吉林省服務貿易在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有了長足發展,服務貿易進出口實現了穩步增長。2005年、2006年、2007年全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分別實現40879萬美元、45747萬美元和66490萬美元,年均增長28.63%。盡管如此,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仍處于落后狀態,2007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貿易進出口排名中僅居第20位,落后于黑龍江、遼寧兩省,與沿海開放省份相比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相差幾百倍。應該說,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比較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一、吉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第一,旅游、技術進口、文化成為全省服務貿易進出口中的較大項目。吉林省入境旅游人數從2000年的22.3萬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61.73萬人次,年均遞增13.57%;旅游外匯收入從2000年的5803.7萬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11億美元,年均遞增17.54%。2008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中外國人達52.46萬人次,比2007年增長18.74%,占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的84.98%;港澳同胞達5.69萬人次,增長8.62%,占9.21%。臺灣同胞達3.58萬人次,減少27.54%,占5.80%。全省技術進口及文化進出口在全省服務貿易總額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查看全文

服務貿易發展規律分析論文

一、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影響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業化、服務業、貨物貿易、商業存在和生產性服務貿易等。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密切相連、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工業化發展水平是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其他因素緊緊圍繞著工業化這個基礎性因素存在和發展,進一步理清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明確各因素在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層次上認識服務貿易,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和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務貿易依托服務業而發展,是服務業的國際化。服務業的發展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工業化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如美國在電信、英國和澳大利亞在金融業、印度和愛爾蘭在IT服務外包、法國和中國在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根據本國工業化或依托別國和地區的工業化狀況,形成了具有各自優勢的服務貿易類型。一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類型不僅直接影響著該國服務業的發展方向,而且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導工業化發展方向,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

貨物貿易結構調整能夠增大服務貿易數量、質量并引導工業結構調整。一國貨物貿易結構體現了該國工業化水平和類型,貨物貿易的技術含量影響服務貿易的規模和質量。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是貨物貿易中產生最大服務貿易規模和最高技術含量的類別。我國貨物貿易中三資企業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機電高新技術產品,但所產生的服務貿易我們卻難以獲得。加大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機電高新產品出口,不僅有利于改變貨物貿易結構,加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數量、質量,而且將在引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直接為工業化服務,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生產性服務貿易也制約著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帶動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推進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和內容更新;反之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又會引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工業化發展速率,促進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社會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快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

商業存在能夠提升工業化水平。商業存在是目前服務貿易的主要貿易模式,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量的56%。商業存在的發展是以工業化為依托的,工業現代化程度決定了商業存在的類別、數量、規模和布局。商業存在對于彌補國內產業、資源和市場不足,擴大產業規模,增加利潤,促進企業技術和設備更新,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提升工業化水平都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并可帶動其他服務貿易模式的出口。我國企業“走出去”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美國相比仍有20倍左右的巨大差距。我國企業“走出去”對于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查看全文

服務貿易經濟選擇性發展論文

服務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也是大國間經濟競爭的焦點,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將是我國走向經濟貿易強國的必然抉擇。在目前我國服務貿易處于競爭弱勢的情況下,要取得后發優勢,就要進一步認識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找出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規律,在總體上科學把握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走勢,在實踐上抓住發展主線,正確選擇發展戰略,從根本上全面推進服務貿易的發展,加快我國由制造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走出一條具有我國特色的服務貿易快速發展之路。

一、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影響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業化、服務業、貨物貿易、商業存在和生產性服務貿易等。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密切相連、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工業化發展水平是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其他因素緊緊圍繞著工業化這個基礎性因素存在和發展,進一步理清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明確各因素在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層次上認識服務貿易,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和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務貿易依托服務業而發展,是服務業的國際化。服務業的發展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工業化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如美國在電信、英國和澳大利亞在金融業、印度和愛爾蘭在IT服務外包、法國和中國在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根據本國工業化或依托別國和地區的工業化狀況,形成了具有各自優勢的服務貿易類型。一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類型不僅直接影響著該國服務業的發展方向,而且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導工業化發展方向,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

貨物貿易結構調整能夠增大服務貿易數量、質量并引導工業結構調整。一國貨物貿易結構體現了該國工業化水平和類型,貨物貿易的技術含量影響服務貿易的規模和質量。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是貨物貿易中產生最大服務貿易規模和最高技術含量的類別。我國貨物貿易中三資企業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機電高新技術產品,但所產生的服務貿易我們卻難以獲得。加大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機電高新產品出口,不僅有利于改變貨物貿易結構,加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數量、質量,而且將在引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直接為工業化服務,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生產性服務貿易也制約著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帶動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推進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和內容更新;反之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又會引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工業化發展速率,促進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社會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快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

查看全文

服務貿易發展基本規律探究論文

一、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影響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業化、服務業、貨物貿易、商業存在和生產性服務貿易等。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密切相連、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工業化發展水平是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其他因素緊緊圍繞著工業化這個基礎性因素存在和發展,進一步理清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明確各因素在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層次上認識服務貿易,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和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務貿易依托服務業而發展,是服務業的國際化。服務業的發展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工業化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如美國在電信、英國和澳大利亞在金融業、印度和愛爾蘭在IT服務外包、法國和中國在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根據本國工業化或依托別國和地區的工業化狀況,形成了具有各自優勢的服務貿易類型。一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類型不僅直接影響著該國服務業的發展方向,而且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導工業化發展方向,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

貨物貿易結構調整能夠增大服務貿易數量、質量并引導工業結構調整。一國貨物貿易結構體現了該國工業化水平和類型,貨物貿易的技術含量影響服務貿易的規模和質量。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是貨物貿易中產生最大服務貿易規模和最高技術含量的類別。我國貨物貿易中三資企業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機電高新技術產品,但所產生的服務貿易我們卻難以獲得。加大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機電高新產品出口,不僅有利于改變貨物貿易結構,加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數量、質量,而且將在引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直接為工業化服務,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生產性服務貿易也制約著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帶動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推進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和內容更新;反之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又會引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工業化發展速率,促進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社會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快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

商業存在能夠提升工業化水平。商業存在是目前服務貿易的主要貿易模式,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量的56%。商業存在的發展是以工業化為依托的,工業現代化程度決定了商業存在的類別、數量、規模和布局。商業存在對于彌補國內產業、資源和市場不足,擴大產業規模,增加利潤,促進企業技術和設備更新,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提升工業化水平都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并可帶動其他服務貿易模式的出口。我國企業“走出去”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美國相比仍有20倍左右的巨大差距。我國企業“走出去”對于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查看全文

服務貿易發展論文

一、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影響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業化、服務業、貨物貿易、商業存在和生產性服務貿易等。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密切相連、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工業化發展水平是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其他因素緊緊圍繞著工業化這個基礎性因素存在和發展,進一步理清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明確各因素在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層次上認識服務貿易,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和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務貿易依托服務業而發展,是服務業的國際化。服務業的發展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工業化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如美國在電信、英國和澳大利亞在金融業、印度和愛爾蘭在IT服務外包、法國和中國在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根據本國工業化或依托別國和地區的工業化狀況,形成了具有各自優勢的服務貿易類型。一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類型不僅直接影響著該國服務業的發展方向,而且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導工業化發展方向,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

貨物貿易結構調整能夠增大服務貿易數量、質量并引導工業結構調整。一國貨物貿易結構體現了該國工業化水平和類型,貨物貿易的技術含量影響服務貿易的規模和質量。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是貨物貿易中產生最大服務貿易規模和最高技術含量的類別。我國貨物貿易中三資企業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機電高新技術產品,但所產生的服務貿易我們卻難以獲得。加大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機電高新產品出口,不僅有利于改變貨物貿易結構,加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數量、質量,而且將在引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直接為工業化服務,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生產性服務貿易也制約著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帶動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推進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和內容更新;反之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又會引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工業化發展速率,促進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社會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快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

商業存在能夠提升工業化水平。商業存在是目前服務貿易的主要貿易模式,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量的56%。商業存在的發展是以工業化為依托的,工業現代化程度決定了商業存在的類別、數量、規模和布局。商業存在對于彌補國內產業、資源和市場不足,擴大產業規模,增加利潤,促進企業技術和設備更新,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提升工業化水平都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并可帶動其他服務貿易模式的出口。我國企業“走出去”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美國相比仍有20倍左右的巨大差距。我國企業“走出去”對于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查看全文

服務貿易決擇探析論文

服務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也是大國間經濟競爭的焦點,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將是我國走向經濟貿易強國的必然抉擇。在目前我國服務貿易處于競爭弱勢的情況下,要取得后發優勢,就要進一步認識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找出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規律,在總體上科學把握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走勢,在實踐上抓住發展主線,正確選擇發展戰略,從根本上全面推進服務貿易的發展,加快我國由制造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走出一條具有我國特色的服務貿易快速發展之路。

一、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

影響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業化、服務業、貨物貿易、商業存在和生產性服務貿易等。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密切相連、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工業化發展水平是決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其他因素緊緊圍繞著工業化這個基礎性因素存在和發展,進一步理清基礎因素與其他因素的關系,明確各因素在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層次上認識服務貿易,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和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務貿易依托服務業而發展,是服務業的國際化。服務業的發展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工業化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類型和側重點。如美國在電信、英國和澳大利亞在金融業、印度和愛爾蘭在IT服務外包、法國和中國在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根據本國工業化或依托別國和地區的工業化狀況,形成了具有各自優勢的服務貿易類型。一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類型不僅直接影響著該國服務業的發展方向,而且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導工業化發展方向,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

貨物貿易結構調整能夠增大服務貿易數量、質量并引導工業結構調整。一國貨物貿易結構體現了該國工業化水平和類型,貨物貿易的技術含量影響服務貿易的規模和質量。機電高新技術產品是貨物貿易中產生最大服務貿易規模和最高技術含量的類別。我國貨物貿易中三資企業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機電高新技術產品,但所產生的服務貿易我們卻難以獲得。加大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機電高新產品出口,不僅有利于改變貨物貿易結構,加大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數量、質量,而且將在引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直接為工業化服務,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生產性服務貿易也制約著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帶動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推進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和內容更新;反之消費性服務貿易的發展,又會引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可以提高工業化發展速率,促進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社會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快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

查看全文

貿易公司財務管理現狀及策略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各種類型的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不斷興起和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發生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變革,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逐步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化工貿易公司在現代化經濟發展形勢下公司內部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化工貿易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存在的現狀;解決措施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進一步擴大,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國企業的性質和成分越來越豐富,不僅僅包括國有企業國內私營企業還有一大批外資企業也不斷誕生和發展。而且公司的經營范圍也不斷擴大,本文所探討的就是外資化學貿易公司的財政管理,化工貿易主要是以化學產品的銷售為主,比如說一些化學藥劑、化學原料的銷售和服務。但是隨著網絡虛擬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進一步萎縮,投資經營成本進一步增加,在融資力度方面的壓力也不斷加大,從而導致實體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下降。由于網絡經濟的影響,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迫切提高財政管理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一、貿易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在目前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新形式的到來,外資貿易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之間的更新換代速度也越來越快,同時還承擔著國內國外的雙重風險。中國內的發展形式來看,經濟正朝向脫實向虛的方向發展,網絡經濟的發展速度嚴重沖擊著傳統實體企業,同時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落后,制度缺失,沒有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和責任落實機制,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資源之間的共享性較差。中國外的發展形式來看,我國化工企業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在財務管理體系上還不完善,財務管理手段不科學,財務問題處理效率低下,在風險評估和預測上還缺乏科學化的手段,市場定位不夠準確。因此,貿易公司要不斷加強自身條件的優化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同時國家和社會也要積極支持,促進財務管理水平的不斷完善,加大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培養力度。

二、貿易公司在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查看全文

民族主義與世界現代化進程論文

[摘要]:經典現代化理論認為,世界現代化進程就是由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內容。其開始年代大致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考察一下世界現代化進程和民族主義的歷程就會發現,二者的產生和發展幾乎是同步的。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本文想在這方面做初步探索。

[關鍵詞]:民族主義世界現代化進程

一、民族君主國與工業革命的開始

我們考察現代化的內容時,按社會形態的領域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部分。而每一個方面又包含三個層面: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其中觀念層面是最根本的、最可靠的〔1〕。我們這樣認識現代化的話,其開始年代就不應簡單地認為是18世紀末(工業革命開始的年代),而應追溯到文藝復興時代。正是此期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制度和觀念基礎,如歐洲近代的理性主義、人本主義等都源于此。

文藝復興之后的16世紀,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西歐出現了一批民族君主國家,如英、法等國。這些民族君主國的誕生與文藝復興有什么關聯呢?文藝復興的一個重大后果就是人本主義思想的興起,它刺激了人們追求現世幸福,打破了基督教對物欲的禁錮,商業活動因此在西歐活躍起來。從事商業的市民階層由此興起后,開始反對大封建主對他們的束縛和壓榨,于是他們和企圖擴大自己權力、削弱封建主的國王聯合起來。這樣就產生了民族君主國。如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在1505年授權組成“貿易商行”及1600年伊利莎白女王授權組成“東印度公司”。國王依靠商人獲得財政上的支持,而商人則攀附國王,獲得商業特權,攫取更多的利潤。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勾結、互相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君主國建立初期,國王依靠的并不一定是本國商人。英國國王直到貿易商行建立,仍依靠漢撒同盟,漢撒同盟幾乎控制著英國最重要的商業貿易。而這一點與民族主義是相沖突的。由此可見,此時的民族君主國,在政治上是君主專制,在經濟上是少數商人壟斷貿易,整個社會的本質是官商勾結的“國王家天下”,還不存在“民族主義”。

查看全文

民族主義與世界現代化進程

[摘要]:經典現代化理論認為,世界現代化進程就是由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內容。其開始年代大致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考察一下世界現代化進程和民族主義的歷程就會發現,二者的產生和發展幾乎是同步的。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本文想在這方面做初步探索。

[關鍵詞]:民族主義世界現代化進程

一、民族君主國與工業革命的開始

我們考察現代化的內容時,按社會形態的領域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部分。而每一個方面又包含三個層面: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其中觀念層面是最根本的、最可靠的〔1〕。我們這樣認識現代化的話,其開始年代就不應簡單地認為是18世紀末(工業革命開始的年代),而應追溯到文藝復興時代。正是此期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制度和觀念基礎,如歐洲近代的理性主義、人本主義等都源于此。

文藝復興之后的16世紀,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西歐出現了一批民族君主國家,如英、法等國。這些民族君主國的誕生與文藝復興有什么關聯呢?文藝復興的一個重大后果就是人本主義思想的興起,它刺激了人們追求現世幸福,打破了基督教對物欲的禁錮,商業活動因此在西歐活躍起來。從事商業的市民階層由此興起后,開始反對大封建主對他們的束縛和壓榨,于是他們和企圖擴大自己權力、削弱封建主的國王聯合起來。這樣就產生了民族君主國。如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在1505年授權組成“貿易商行”及1600年伊利莎白女王授權組成“東印度公司”。國王依靠商人獲得財政上的支持,而商人則攀附國王,獲得商業特權,攫取更多的利潤。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勾結、互相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君主國建立初期,國王依靠的并不一定是本國商人。英國國王直到貿易商行建立,仍依靠漢撒同盟,漢撒同盟幾乎控制著英國最重要的商業貿易。而這一點與民族主義是相沖突的。由此可見,此時的民族君主國,在政治上是君主專制,在經濟上是少數商人壟斷貿易,整個社會的本質是官商勾結的“國王家天下”,還不存在“民族主義”。

查看全文

中藥國際貿易構建外產業格局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情況;如何擴大中藥產業的國際貿易;擴大中藥出口貿易的建議;結束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實體經濟,極大地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中藥在國際上的市場分布當前國際上中藥的貿易主要集中在6大板塊、中藥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當前國際上對于中藥等天然藥物產品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大、當前運用基因等高科技技術對中藥和天然植物用藥的分析增多、保護傳統醫藥是擴大中藥產業的前提、正確認識中藥與西藥主流市場的差距、加大中藥企業的科技投入、中藥的國際化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征、加大中藥的生物活性研究重點加大中藥提取物研究、中藥企業自身營銷模式的轉變要憑借中藥的原材料的優勢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等,具體請詳見。

當前,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實體經濟,極大地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對于醫藥行業來說。由于其直接關系人們的健康和疾病,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少。在此背景下,中藥企業擴大對外貿易將有助于中藥企業走向國際。中藥行業作為中國國內贏利能力較強的行業,產品利潤率高,中國中藥工業與石油工業、橡膠工業等41個工業行業相比,8項經濟指標中有7項名列前茅,其中百元固定資產利稅率僅次于煙草加工業,大力發展中藥的國際貿易有利于中國對外貿易產業格局,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

一、中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情況

我國是世界上一個大的天然植物原料生產大國,既是古老的天然植物生產大國,也是天然植物消費大國,但是一直不是中藥出口大國、中藥貿易大國。

(一)中藥在國際上的市場分布當前國際上中藥的貿易主要集中在6大板塊:一是本土板塊,即以大陸為中心,中藥產品輻射港澳臺三地。目前這一市場已經得到市場普遍的信賴,中藥發展勢頭很好。二是東亞和東南亞等和中國文化和地域相近的地區。在傳統中草藥上有比較大的優勢,中藥出口得到較大的發展。三是南亞和非洲市場,這一地區醫療條件比較落后,衛生狀況差,對中國價廉物美的中藥持有熱情的態度,有利于中國擴大出口。四是北美市場,直到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把中醫作為回歸自然和天然食品運動的一部分,才開始接受中醫(楊培,2007)。目前中藥被美國國家衛生署當作補充和替代療法,據美國《預防》雜志2007年的研究結果,在全美,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6000萬人使用過天然植物藥,這一數字占全國總人口的3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沒有一項中藥產品通過美國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審查,目前只有幾種藥品通過了FDA的新藥臨床研究預審,獲準進入臨床試驗,中藥在美國的貿易呈現市場大、使用廣泛、尚無合法地位的局面。五是歐盟市場,在歐洲,天然植物用藥市場規模較小,但是發展迅速。隨著20世紀70年代歐洲綠色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轉向對天然植物用藥的求助。2004年3月31日歐盟通過的《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和2004年4月30日通過《歐盟傳統藥品法案》給中藥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六是阿拉伯市場,早在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援外醫療隊就把中醫藥帶到了中東地區,在中東地區,保健、強壯、減肥、美容的中成藥很受歡迎,產品大多來自港臺、東南亞、日、韓甚至歐美國家。我國產品打入該市場有巨大潛力,但必須在劑型改造、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上下功夫,才能占有一席份額。目前,21個阿拉伯國家中,幾乎都開設了數量不等的中醫診所和中草藥店。1988年,阿聯酋成立了中國中醫藥治療中心,沙特、阿曼、也門相繼商討引進中醫藥專家。

(二)中藥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醫藥工業一直保持7%的增長率,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仍可能保持該速度。其中全世界中藥的年貿易銷售額已經超過400億美元,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中藥在全球的應用地區已達到45%(楊文茵,2008)。盡管如此,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植物用藥原料大國,其中藥產品在世界中藥貿易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卻是極低的。中藥出口額占全球天然藥物貿易額的7%,占全球天然藥物銷售額的3.2%,中藥貿易額占全球天然貿易額的9.4%(虞忠,2006)。據我國海關統計。我國中藥類產品的出口量不大,但是一直保持增長狀況。2005年我國中藥出口達到了8.3億美元,2005年首次出口達到10.9億美元,2007年達到11.8億美元(張中朋,2008),2008年中藥出口在金融危機中逆市上揚,僅1~9月份,中藥出口9.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其中中藥飲片出口3.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2%;中成藥出口1.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8%:提取物出口3.85億美元,同比增長9.1%;保健品出口6267萬美元,同比增長21.3%。出口額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國際市場對中醫藥進一步的認可,市場需求仍然處于平穩增長;二是上半年人民幣匯率仍處于上升,以美元計算的出口額增長;三是國內中藥材價格上升,人力、環保等經營成本上升,導致出口價格上升(商務部。2008)。

查看全文